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的原因和对策

2016-09-26 14:08张鹏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信贷商业银行

张鹏

摘 要:银行不良贷款一直是制约我国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往往有着数额庞大,而且逾期时间长,清收困难,投放地点集中等特点。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且难以清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信贷的质量问题、信贷的结构失衡、清收手段单一、法律监管不到位、银行内部体制问题、政府的干预较弱等都是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字: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贷款来预先消费或者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但是,贷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这些不良贷款有着数额庞大,贷款逾期时间长,清收困难并且贷款投放地点集中等特点。由于没有专门的清收部门,普通的银行工作人员面对这些积压已久的贷款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应对,并且再加上贷款个人或企业的不配合,地方政府干预力度不强等外部因素,清收不良贷款的难度一直居高不下。

而且这些清收困难的不良贷款不仅影响着银行的日常工作,也损害着其他纳税人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不良贷款同时影响着贷款人的诚信记录。长期下去,银行可能会产生“惜贷”的情绪,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着其他守信企业或者守信个人的贷款,并且不良贷款还会使银行盈利能力降低,更会降低银行本身的资信等级,危害巨大。所以,如何改变不良贷款清收困难的现状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问题现状

不良贷款乃是不良资产的一种,应当将其剥离,然而在剥离的同时银行也会蒙受损失,并且银行会为其提供一定的坏账准备,这就束缚了银行的资金,影响银行的利润率等各項指标。我国自1998年开始,通过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将贷款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后四个属于“有问题的贷款”,其不能在规定的期限或者按照可以接受的方式还款。而次级、可疑、损失这三个等级下的贷款也被称为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截止到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不良贷款额已达11,863亿元,比2015年第二季末增长0.86%,与2014年同时期相比增长54.3%,不良贷款数额已经连续四年持续增长。由于此造成的坏账风险持续增加,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根据2015年前三个季度银监会对各商业银行的统计(如下图),可以看出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第三季度的2.35%,大型商业银行次之,最高为第三季度的1.54%。相比而言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其第三季度为1.19%。

总而言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处于逐渐增长的状态,应当予以解决以维护正常和谐的金融环境。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的原因分析

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原因多种多样,但是集中在以下几点上:一是信贷的质量,二是信贷调整结构失衡,三是银行清收手段较为单一,四是法律监管的不到位,五是银行本身的原因。下文会对这五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2.1 信贷质量因素

信贷资产的质量一直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具体表现在信贷资金在存量上有着包袱重、增量的质量低等缺点,并且其“两多、两少”问题,“三化、三高”问题显著。两多表现在信贷资金的投放与沉淀多。两少表现在信贷资金的回收和银行利润的较少。三化表现在银行短期贷款的长期化、长期贷款的固定化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三个方面上。三高则表现为逾期贷款的比例、亏损挂账的比例、工业企业(以国有的大中型企业为代表)占用的资金三方面的居高不下。使得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致使银行超负荷的经营甚至是亏损经营。

2.2 信贷调整结构失衡

信贷调整结构失衡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当前信贷资产的经济成分分布不均衡,其中国有以及集体所有制客户的贷款比例较大,占全部贷款金额的90%及以上,但是乡镇企业、私营个体、股份(股份合作)所有制、三资企业以及个人客户占的比例很小大概为8%上下。

第二,当前信贷资产在行业中的分布也十分不合理。其中传统行业例如:煤炭、内贸、纺织、化工等的贷款占到全部贷款的80%以上,但是新兴行业例如:服务通讯、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业、医院、科技、学校等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15%左右。

第三,当前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安排的不合理。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0%左右,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总额的20%左右。

第四,当前信贷资产业务结构组成也是有问题的。比如,在信贷资产的种类上,传统贷款(流动资金、固定资产等)占全部贷款总额的95%左右,但是在新贷款种类如房地产、个人的消费以及其他中长期贷款等仅占5%左右。

第五,现有的信贷资产的客户分布情况也不合理。现实情况是,在现有的法人贷款客户里,信用等级为AA级的贷款客户为2%上下,信用A级的贷款客户在10%左右;而信用等级在BBB级及以下的贷款户占总法人客户数的87%以上。

2.3 清收手段单一

清收手段单一也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在基层的商业银行中,清收不良贷款用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将其与对员工进行考核时的绩效直接挂钩,但是这样的手段对待那些金额较小、清收难度较低的不良贷款有明显的效果,然而对那些有着较大清收难度、金额较高的不良贷款往往难以起到明显效果。清收手段的单一就造成了有些职工和干部有着明显的畏难情绪,他们采取消极观望的办法,宁愿暂时遭受损失也不愿意坚持原则,去啃下这些硬骨头,去打这些硬仗。

2.4 法律监管不到位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法律对不良资产的清收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法律监管并不到位。缺少了法律的约束使得不良贷款的违法成本大大下降,故在此背景下欠债人能够毫无顾忌的阻挠清收程序的进行。

2.5 银行内部问题

最后,由于银行在其自身内部运行的体制、运营机制、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清收手段单一僵化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给予那些不良贷款的承贷人以可乘之机。虽然不良贷款的清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落实到实际时却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有些领导人员在绩效考核目标达成后并不愿意触及到深层次的矛盾,故对一些不良贷款采取了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而且一些不良贷款的承贷人本身就与某些银行领导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加上僵化的运营机制、不合理的贷款结构,这些共同阻碍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难的应对措施

3.1 劣质贷款用户贷款的审查和监控制度

首先,银行应当建立起对于劣质贷款用户的审查和监控制度,对于这些用户,在其贷款时应予以高度关注,并对其贷款抵押物品进行彻底核实,以免其“空手套白狼”,应保证在贷款不能收回时能顺利的对其抵押物进行控制。其次,对于这些用户,银行应当严格对其还款流程进行监控,当其还款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小损失。

3.2 成立独立清收部门

上文我们提到,当前大多数银行并没有独立的不良贷款清收部门,不良贷款的清收直接与业务员的考核绩效挂钩。所以,银行应当成立专门的清收部门,用专门的人员来追收不良贷款,这样可以减少基层业务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因基层工作人员的畏难厌战情绪以及某些“老赖”长期拖欠不还所导致的损失,并且用专人办专事更可以提高不良贷款的清收效率。

3.3 市场化手段推进不良资产清算

对于因企业经营不善或者破产引起的不良贷款有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清收。

第一种,对该企业进行债权重组,利用第三方企业或个人,让其全额或折价购买破产企业的债务,以适当延长该企业的还款期限,将债务转移到第三方,补救或者减少银行的损失。

第二种,对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让该企业破产,银行作为债权人按照法律上的相关规定进行清偿。

第三种,债转股份,这是针对那些背景较复杂、以及将其破产进行清偿都比较困难的企业,作为债权人银行可以选择把债权变成股权,并从中获得分红来清偿债务。

第四种,转卖,即银行将不良资产转卖给其他企业以此来清偿债务。

3.4 强调岗位责任

作为银行应当分清信贷清收和岗位清收的界限。大多数银行在对不良贷款进行清算时,往往会让原本不属于清收部门的人员借调到该部门进行清收工作或者直接让其离职(或者下岗)进行清收,当清收结束时再将其调回原岗位。或者某些领导人员干脆指派那在工作中犯错误的职员进行清收。这样会导致其余员工对于清收人员和部门有所误解,而不愿意去做清收工作,这对清收工作极为不利。所以,银行应当分清岗位间的界限,即清收人员就是清收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让其他部门的人员来充任,并且拿出适当补贴给清收部门以及做到在清收部门人员晋升方面、奖金等待遇方面公平合理,免除其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清收工作正常有序的進行。

3.5 开展系统清偿

对于不良贷款的清收来说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仅要靠银行内部各部门间的配合,更要依靠社会上各职能部门的相关配合,只靠银行一方进行孤军奋战,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清收标准的。所以,作为银行领导人员,应与社会各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协商,并且获得他们的帮助,那么这将会对不良资产的清收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不良贷款,如果能够进一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这样一来清收工作将会事半功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银行出现不良贷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是不可回避的,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单单靠遮蔽、靠掩饰、靠拖延、靠稀释、靠得过且过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只有正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不在文字和数字上做文章,不自欺欺人和掩耳盗铃,脚踏实地地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以及一心一意的对这些不良贷款进行清收,强化信贷管理制度,改革银行运营体制,强化岗位责任,还应与社会其它职能部门联合进行系统清偿,加强对于清收部门的管理,最终从源头上消除不良贷款对于银行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林煌.试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的法律风险[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01:42-45.

[2]衷诚斌,张德鹏.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1,06:62-67.

[3]杨小河,李锋.浅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04:20-22.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信贷商业银行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