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的六原则

2016-09-27 19:16谢林勃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陶行知原则

谢林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57-01

有效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常见形式,也是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众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学生的社会经验又不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注重有效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提问应坚持以下原则:

1.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内涵与外延要明晰,杜绝问题含糊不清或理解有歧义。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明确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到问题,迅速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明白问题的指向,或错误的理解问题的内涵与外延,最终只能是完全背离了问题的原意,造成了思维的混乱,无法实现提问的初衷。高中政治教师要明晰问题,就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和流程,根据教材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沿着预设的思路进行问题的切换,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学生对政治教学内容的自主思维加工。如在讲《生活与哲学》"运动是有规律的"时,明确教学目标-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然后设计教学思路:通过近半个世纪气候变化异常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逐层明确问题:气候异常是天灾也是人祸,天灾能避免吗?请你概括一下规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人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吗?面对天灾人应有何作为? →怎样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中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相反,如果政治教师提出:你能谈谈对规律的认识吗?学生不知道是问规律的含义、特征还是人与规律的关系,这样既阻碍学生的积极思维,又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

2.全员性原则

所谓全员性原则就是问题的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素养的合格公民,所以,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活动。政治教师提问中要克服偏爱某些学生的现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抢答、抽答、辩答等多种方式,促使全体学生都去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政治生活》"民主决策"时,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后,你有没有意见反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反映?如果你的意见被采纳,你有何感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对高考制度改革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同学想通过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很多同学认为自己的意见如被采纳肯定非常兴奋,同时也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于是,本课重点问题-"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3.适中性原则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不能想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问,否则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从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学生会毫无思考的机会。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水平,切忌提出不切实际或过于深刻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可以不加思考直问直答式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知识贮备,在遵循认知规律原则的前提下提出适中的问题。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然后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几种消费行为有哪些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你都认同这些消费行为吗?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对四种消费行为能作较为全面的分析,此时抛出:以上四种消费行为对你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有何启示?切不可首先就提出:我们的消费行为有哪四种类型?你会理智消费吗?虽然学生都有消费的经历,但一开始就问"消费行为有哪些类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时机不成熟,"你会理智消费吗"表面看好像直入重点,实质是问题太难,没有对几种具体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是很难回答的。

4.思考性原则

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思维或心理障碍,要及时启发指点,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和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成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标。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疑问,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合作方式解疑点拨、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明辨是非"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流行事物",并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流行事物?(2)它们为什么会吸引我们?(3)这些流行事物的价值何在?(4)追求流行事物有何利弊?你打算怎样做?学生讨论后认为,流行的东西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被新的流行事物所代替。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命运交响曲》在一百年前就流行了,它到现在还很流行,怎么能说流行是短暂的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甚至开始怀疑前面的结论。这正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时机,笔者又提出新问题:(1)《命运交响曲》的来由?(2)它是不是流行歌曲?如果不是,它和流行歌曲有什么区别?(3)它能流行下来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说明了什么?最后,在学生的讨论中,笔者适时进行点拨和总结。由此,使学生认识了"流行"和"经典"的区别,更学会了通过分析明辨是非。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政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整体设计一堂课的提问,将学生思维层层引向深入。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心中要装着整堂课,让提出的许多问题按一定的逻辑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不断深化。如果政治教师设计的问题杂乱无章,琐碎不堪,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学生却没有办法找到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学生的思维处于凌乱的状态,最终无法形成对政治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有效的政治课堂提问,应该避免问题过多而繁琐,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使所有问题环环相扣,由具体到抽象,部分和整体相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如在讲《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时,我先通过投影展示了古今中外名人对金钱的看法及我们周围普通人对金钱的看法,然后设置了五个问题:(1)金钱是什么?是万能的还是万恶的?(2)金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3)金钱应该怎样获取?不该怎样获取?(4)金钱应该怎样使用?不该怎样使用?(5)你的同学把 "压岁钱"全部捐给玉树灾区,你怎样看?设计的几个问题紧紧围绕"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一重点,层层深入,从理论到实际,从书本到生活,加深学生对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整体认同感。

6.评价性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平等待人"时,笔者引用了陶行知"不坐人力车"的例子,并根据教材要求,设计了以下问题:(l)材料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出陶行知尊重、平等对待人力车夫?(2)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3)你从陶行知的言行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对这些问题,学生经过阅读思考不难得出结论。这时,有学生问:"难道因为人力车夫辛苦,我们就要像陶行知一样不坐人力车吗?如果大家都不坐人力车,车夫就要失业了,所以陶行知的做法不对。"此言一出,得到许多同学响应,也让其他同学产生了疑惑。笔者首先称赞并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学习的是陶行知尊重劳动人民、平等待人的精神以及善良的品质,要学会尊重劳动人民,不能用歧视的眼光看他们。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虽无定法,但必须要有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有效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提问的主人,我们得教育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陶行知原则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