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版话剧《雷雨》的舞台节奏研究

2016-09-28 10:08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雷雨话剧

颜 铮

(辽宁广播电视台 辽宁 沈阳 110300)

明星版话剧《雷雨》的舞台节奏研究

颜 铮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300)

【摘 要】川剧艺术家周慕莲曾说:“表演能不能感动观众,不在于演员在台上拼死拼活,而在于演员的表演是否恰到好处。”这说明只有有效把握住整个舞台的节奏,表演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观众才能对表演“念念不忘”。文章简单表述了话剧舞台表演中的节奏,包括语言节奏、肢体节奏及全剧节奏,并以明星版话剧《雷雨》为例,深入研究了如何正确把握舞台节奏,以为戏剧舞台表演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话剧;雷雨;舞台节奏

《礼记·乐记》中有记载:“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意思是:“音乐,是人心所动之结果;声音,是音乐的形象;文采节奏,是为装饰声音。”[1]由此可见,对于一部戏剧来说,节奏是必不可少的。

一、话剧表演当中的舞台节奏

节奏,即音乐中所出现的具有强弱或长短规律的现象。节奏有强烈的时间感,体现了音响节拍的变化及重复。不管是生活还是艺术,节奏都存在于其中,戏剧也不例外。舞台节奏是在空间次序及时间流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舞台节奏集生命律动及艺术动作于一体,使戏剧各环节连接流畅,整部戏剧具有很强的韵律感。话剧表演中的舞台节奏主要包括内部节奏、外部节奏及全剧节奏,内部及外部节奏主要通过语言和肢体来体现。

第一,语言节奏。语言在话剧舞台表演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语言是体现角色心理活动的主要方式。在排演的过程中,演员的语言节奏体现了角色的性格和内心情感,角色的台词、独白无不是诠释角色的重要方式,台词节奏的快慢、独白情感的表现都是在刻画角色形象,使得整部剧更具感染力。语言节奏还受文字节奏的影响,通过语调及声音的变化可改变语言的节奏,从而展现舞台节奏。

第二,肢体节奏。肢体节奏是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表演动作是辅助演员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包括心理动作、形体动作、声音动作等。在话剧表演中,肢体节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好肢体节奏才能使角色塑造得更立体,使角色形象更加富有内涵,同时能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内心及态度,加强戏剧的感染力。

第三,全剧节奏。全剧节奏是指整个剧本的贯穿动作及潜台词的整体节奏。舞台节奏决定了整部剧的基调,戏剧的舞台节奏主要体现于整个情节的起伏及情绪的张弛之中。在排演时,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都要注意把握好舞台时间及空间,并处理好各角色的情感变化,同时结合整个剧情的节奏,体现各角色的神韵。

二、如何把握话剧《雷雨》的舞台节奏

就导演角度而言,只有正确把握舞台节奏,才能更好地为舞台服务,表现戏剧所要体现的深刻内涵。

(一)正确把握剧情矛盾

《雷雨》的最经典之处在于集中体现了各类矛盾,包括阶级矛盾、情感矛盾、伦理道德矛盾及家庭矛盾等,这些矛盾借由四幕场景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若矛盾只是单纯地一个接一个地表现,则无法达到预期的舞台剧效果,只有正确把握矛盾,做到张驰有度,才能突出矛盾,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

明星版话剧《雷雨》给予观众一种震撼,使观众能跟随剧情一步步向前走,在观看结束后仍意犹未尽。就导演角度而言,明星版话剧《雷雨》充分尊重原著,同时正确把握了剧情中的各个矛盾,并进行了合理安排,在每个矛盾出现前都会适当地加入舒缓的情节,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在体现周朴园逼繁漪喝药这一矛盾之前,导演安排了一个温馨场面——母子谈心,接着周萍入场,整个舞台的气氛便开始紧张起来,节奏也逐渐加快,这就为繁漪被逼喝药的悲凉作了很好的铺垫,整部剧张驰有度,使观众能迅速抓到重点。

常言道:“看一出节奏紊乱的戏,好比听一个口吃讲故事,世上没有比这更不愉快的事。”相反,看一出节奏明快的戏,则可以让人获得享受,感受到震撼,就如明星版话剧《雷雨》。它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人物及事件间的矛盾,既不过分突出阶级矛盾,也不留下伦理道德矛盾,使整个话剧更贴近实际生活,加强了真实感和节奏感。由此可见,对于话剧舞台节奏的把握,首先要正确把握剧情的矛盾,一定要尊重原著,同时结合实际的时代背景,而不能依照个人的喜好随意处理。

(二)正确处理人物行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哪里有生活,哪有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节奏。”[2]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有节奏,就连人类最普通的活动,如吃饭、喝水、走路等也如此。同样,舞台剧中的每个人物也都有其特定的节奏。

因时代需求不同,每个时期的舞台剧《雷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此外,由于演员所处的年代不同,表演节奏也有所不同,从而给不同时期的《雷雨》打下了各时代的烙印。身为导演,应深入挖掘演员的节奏特征,结合场景需求以融合演员的节奏,将其融入整个舞台剧之中。排演粤剧《李香君》的阿甲曾说:“人多的场子,一两个人很热闹,其他人却冷冷清清的还不成,又要大家有反应,需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行动找到目的。”[3]因此,在排演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主角的行动,还要使在场主要人员的行动与主演保持相同的节奏。

明星版话剧《雷雨》的主要演员大多是国家一级演员,经验丰富且表演素质较高,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每个演员都有特殊的习惯性节奏,需要花费很多功夫来进行节奏配合的处理。如周朴园接见鲁大海这一场景,场面丰富,人物众多,如内心复杂的周老爷、对父亲唯命是从但对工人却非常凶恶的周萍、天真而富有正义感的鲁大海以及懦弱的鲁侍萍,要使这一复杂的场面看起来自然、和谐,就需要各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倘若某个演员太过积极地表现自身,就会导致整个场面失衡,而若某个演员在处理自身行动时表现得相对消极,则又会导致自身角色的内心情感无法充分表达出来。明星版话剧《雷雨》则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场面,使得画面丰满、人物各具特色,其将周朴园设定为场面主导,在把握自身节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极度复杂的内心情感,再配合鲁大海的鲁莽、周萍的帮衬,使得整个场面立即丰富起来,鲁侍萍的“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一句的节奏是最难把握的,若把握不好会导致整部话剧的节奏及气氛被破坏,进而使得话剧的效果较差。

(三)充分体现人物情感

舞台剧节奏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物情感的体现,《雷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话剧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非常细腻,明星版话剧《雷雨》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

《雷雨》首拍于建国初期,为与时代要求相符,当时的《雷雨》重点突出了阶级矛盾,主要表现工人阶级及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于其他矛盾只是有所提及,并未侧重刻画。为此,演员在表演时将侧重点放在了表现人物的某一个特征上,如将周朴园刻画成恶霸形象,因伦理道德问题因素的影响,一并将繁漪和周萍设定为主要角色。新时期的明星版话剧《雷雨》在经导演慎重考虑之后将剧情主角设定为繁漪,因剧中一切矛盾都来源于繁漪,针对周朴园也进行了改善处理,将其形象刻画得更加真实,让观众看到了剧中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明星版话剧《雷雨》侧重刻画人物情感,这与原著中丰富的情感线索相符。

在剧中,鲁贵始终保持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不管是其发现周萍与四凤的情感,还是对周萍与繁漪奸情的阐述,同时他又是整个事件的串联者,剧中各种矛盾因鲁贵与鲁侍萍的婚姻而联系在了一起,整部剧的高潮部分在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遇,这使得整部剧迅速饱满起来。由此可见,整部话剧的节奏都是源于人物的情感矛盾而体现出来的。因此,在编排时导演务必要了解并掌握剧中各个人物的内心情感,并将其充分体现出来,更好地掌握整部舞台剧的节奏。

(四)注意舞台节奏及气氛的影响

舞台剧会根据剧情所需营造相应的舞台氛围,而舞台气氛与舞台节奏的联系非常紧密。每一出舞台剧都是生活的一个缩影,为此,舞台气氛必须与剧本当下的生活气氛相符,从而体现出剧本当时的时代背景。

相比之前的话剧《雷雨》,明星版话剧《雷雨》的技术及道具都有很大的改善,舞台气氛的营造及渲染也恰到好处。整部话剧的外部环境都是通过灯光的明暗来体现,同时剧情氛围利用追光、明暗度及音效来营造。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舞台气氛,再加上剧情的发展,观众才能身临其境,体会其深刻内涵。

从导演角度来说,要想达到这种良好的舞台效果,就必须整体把握整部话剧,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原著,并紧跟时代发展,深入挖掘剧本中的深层内涵。不管是时代技术还是舞台技术,明星版话剧《雷雨》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震撼。整部话剧不但表现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还展现出了时代背景下的伦理道德矛盾,使整个剧情跌宕起伏。在人物行动方面,利用台词的停顿、音调的轻重变化、语速的快慢等使得情节及矛盾更加突出,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使观众能随着舞台节奏走入剧情之中。此外,此剧紧系故事的各类情感纠葛,充分表现了每个角色的内心情感,如周朴园虽冷酷无情但仍带温存,人物情感更加真实,贴近实际生活,使得整部话剧丰富而又饱满。由于时代及科技的发展,舞台效果营造得非常好,配合剧情的发展,观众不再仅处于观赏角度,而是能感同身受地去思考、体会,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三、结语

话剧舞台表演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舞台节奏是整个表演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整个表演的进程以及各环节的相互衔接,是戏剧表演行为的灵魂。因此,导演必须把握好舞台节奏,注意深入研究各角色的情感及性格,同时注意整个舞台效果,为演员塑造出生动、立体的角色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从而加强话剧的舞台表演效果,让更多的人接受、认可并支持舞台剧。

参考文献:

[1]崔志杰.戏剧舞台表演中对节奏的巧妙把握[J].大舞台,2013,(02):5-6.

[2]李松.浅谈《雷雨》舞台节奏的把握[J].理论界,2012,(05):107-108.

[3]张仁书.导演的舞台节奏处理[J].中国戏剧,2011,(08):56-57.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14-02

作者简介:

颜铮(1982-),男,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本科,辽宁广播电视台,三级导演,研究方向:传媒业态研究、电视节目研究、传媒品牌营销、影视戏剧导演创作。

猜你喜欢
雷雨话剧
雷雨天使用手机会引雷上身吗
话剧《坦先生》
雷雨天
《雷雨》中的“雨声”
雷雨
话剧《二月》海报
雷雨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