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位军事奇才的命运看MBA何时有用

2016-09-28 22:19宫玉振
商业评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苏联红军刘亚楼参谋长

宫玉振

在中共党史中,来自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基本上是一个负面的形象:身为“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代表人物,这位洋大人既不审时,又不度势,遇到重大军事问题独断专行,犯了一系列严重的指挥错误,直接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其实李德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来华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份傲人的简历。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参加过德国巴伐利亚革命,几次被捕,但几次都逃了出去。后来李德去了苏联,加入了苏联红军,并参加过乌克兰战役和白俄罗斯战役,由于战功显赫在苏联红军中晋升很快,做到了骑兵旅的参谋长。他还在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而且在学习期间,各科成绩全优。

与李德相比,另一位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刘亚楼,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早在红军时期,刘亚楼就是林彪手下的师长。林彪任抗大校长时,刘亚楼先后担任过抗大训练部部长和教育长。1939年初,中共中央安排刘亚楼赴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刘亚楼也因此成了李德的校友,接受了系统的苏联军事教育。苏德战争爆发后,刘亚楼加入苏联红军,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后,刘亚楼化名王松,以苏军少校参谋的身份,随出兵远东(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到了中国。

1946年6月,刘亚楼迎来了他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四平战役之后 ,东北民主联军面临着从传统的运动战向“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作战模式转换,急需一位懂现代大兵团作战的参谋长。林彪和罗荣桓联名向中央军委推荐刘亚楼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一职。刘亚楼果然不负所望。他到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司令部入手,大刀阔斧进行正规化建设。建立了高效的司令部机关,刘亚楼这个参谋长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刘亚楼也因此成了林彪口中“全军最好的参谋长”、“天生的军事家”。

同样是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同样是执帅中共的军队,为什么身为共产国际顾问的李德如此失意,而曾经只是苏军少校的刘亚楼却成就了辉煌功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德生不逢时,而刘亚楼则适逢其会。李德出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的时候,中共领导下的红军还处于草创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李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到的正规的军队建设和大兵团的作战原则,很难在中共军队中发挥作用。刘亚楼则不同。刘亚楼从苏联回国时,中共的军队经过近20年的发展,正在成为一支正规的作战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刘亚楼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和苏联红军司令部机关所受的训练,正好是部队在这一阶段极其需要的。

今天的MBA毕业生,实际上也面临着当年李德和刘亚楼同样的问题。不可否认,部分MBA毕业生进入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后,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固然有MBA教育和MBA毕业生本身的问题,但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正规程度越高的企业,MBA毕业生的总体表现往往越好,MBA教育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而草根程度越高的企业,MBA毕业生的适应性往往越差,甚至有些还不如没有受过MBA教育的同事。

从李德和刘亚楼的不同命运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能力其实是有不同需求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MBA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命运,就是企业所处发展水平最好的折射。

因此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用人的时候,就不应该盲目地对背景华丽的MBA毕业生心怀艳羡,而是一定要想清楚,在自己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是不是一定需要MBA?这样也就可以避免一旦MBA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不如预期,就走向另一个极端,说所有的MBA其实都不靠谱。相应地,MBA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机会的时候,也应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自己所受的MBA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有用?在什么地方有用?怎样才能更加有用?

或许,对于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思考清楚了,就会少一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多一些辽沈战役的辉煌。对于MBA毕业生来说,则是少一些不幸的李德,多一些幸运的刘亚楼。

猜你喜欢
苏联红军刘亚楼参谋长
刚柔相济的刘亚楼
将军嗜睡扭转战局
“苏联红军”来了
王维国当好防灾决策“参谋长”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林彪也“家暴”
从陆军名将到空军统帅——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
刘亚楼智斗陈长捷
苏联红军对日作战中的战斗英雄
苏联红军部队主官体制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