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喜剧特色

2016-09-29 03:08刘晓玲
现代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形象孔乙己精神

○刘晓玲



孔乙己的喜剧特色

○刘晓玲

摘 要:《孔乙己》是悲剧小说,他这个人则是罪恶的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人物。但鲁迅先生在该小说中从来没有忘记过要读者在阅读中除了痛恨封建的旧制度的同时,关注该人物的喜剧性特色,包括孔乙己形象的喜剧性,语言的喜剧性,以及精神状态的喜剧性,文章揭示了“短衣帮”与穿长衫唯一者孔乙己喝酒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孔乙己 喜剧特色 形象 语言 精神

一般人都认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典型的悲剧小说,孔乙己的人生是悲剧人生,鲁迅先生借此控诉科举制度的罪恶。这自然有其不无道理的一面。但人们在读这一作品时,深切感受到的更有其喜剧的一面。孔乙己的形象,孔乙己的话语,孔乙己的精神世界无不令人们感到可笑,而这种可笑所传达的恰好就是一种喜剧美感,如《西方文论选》第八十七页云,只有笑才能使作品具有喜剧性,只有笑才能使作品传达出喜剧美来。

一、孔乙己的形象喜剧的一面

传统上孔乙己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总是表现为一种悲剧形象,他是封建科举制度下受残害的一代知识分子,他迂腐懒惰,穷困潦倒,自卑虚伪,自恃清高,自我安慰,滑稽可笑,一生悲惨。反映了封建制度这一枷锁对人的摧残,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人的精神麻木,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无情以及社会的腐朽没落[1]。但根据鲁迅先生关于美学范畴的思想内涵,会发现孔乙己的形象完全符合“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美学范畴,即撕破了封建制度与封建颓废传统文化的华美外衣,撕开了封建制度与封建颓废传统文化的伪善面具与那块遮遮掩掩的“遮羞布”,尽管他使用各种手段试图掩盖各种自以为不是的方面,试图强打精神地避开自己的各种阴暗面,但依然暴露了自己的全部,反而使自己更显可笑,成为了人们的笑柄,从而使人们更能深刻地领会封建制度下的假丑恶,使得封建主义丑态百出,尽显拙相,万劫不复。

从外貌描写上来看,鲁迅先生略带夸张地强化了孔乙己“站着喝酒”与“穿长衫”的极不协调性,“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样的描述是生动而又传神的,喜剧味也不缺。

如上所述孔乙己这个人物,据鲁迅先生描述,他是个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其形象本身充满了矛盾,但是其产生的喜剧效果表明,这一作品完全是喜剧性的。从形式上讲,它不缺喜剧性,从内容上讲,它喜剧味十足,整个作品的喜剧美依靠的就是“笑”,“笑”是人生活美的体现,也是人的生活美好的写照,一方面,笑能让人开心,另一方面,笑也是各种复杂的事让人哭笑不得的一种不笑,《孔乙己》带来的“笑”至少兼顾了这两者。

二、孔乙己语言喜剧的一面

读过《孔乙己》的人都知道,孔乙己是个说话满口之乎者也之人,当小孩望着他的茴香豆不肯散去时,他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其话语叫人半懂不懂的,封建传统文化使他深受毒害,以至于穷苦不堪,尽管如此,可是他依旧视这样的封建传统文化为珍宝,连他的绰号“孔乙己”也被视为他的名字,因为“孔乙己”都是从他所标榜的写在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而来,闻听见此,谁都会发现这孔乙己的话语着实让人感到可笑。孔乙己的语言及其同时伴着之传神动作,如用指甲蘸酒写字,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等,在所有读者的心里留下非常深刻而又难以磨灭的印象。现在从鲁迅的作品中选取一些孔乙己的话语以示佐证:

他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当有人说“你一定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时,他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他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下来则是“回香豆”的“回”的四种写法及“君子固穷”的那点自尊,“者乎”,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使得其所在的店内外快活起来;又有一次,孔乙己如往日来到店家的柜台前,依旧是那句“温一碗酒”,店家则说着要他还钱,孔乙己则是表现得很颓唐,仰面作答,“这……下回还清吧。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店家还打趣而又取笑地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他也略知店家话语之意味,便显得不服,争辩地说,“不要取笑”,店家接着孔乙己的话语说“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打断腿?”时,孔乙己则似乎很在乎面子,耳语一般地说“跌断,跌,跌……”。

读罢上述属于孔乙己所说的话,不难发现,孔乙己的语言处处打上了古代知识分子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烙印,因受其毒害,他瞧不起劳动人民,可他不知道可敬的劳动人民比他有钱,比他有能力,比他有面子。虽自己不能高就,穷困潦倒,甚至连营生的能力都没有,但却死要面子,说话依旧是遮遮掩掩地那么不敢正视眼前的事实,令人感到可笑之极。

三、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喜剧的一面

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践踏与蹂躏以及后来军阀混战之后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国民忍饥挨饿,在痛苦不堪中挣扎,受尽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与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可谓灾难深重,孔乙己则是这种年代中国很多国民中落魄背时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他虽然也称得上“文人”,但他却是一个让人瞧不起的穷文人,他为何穷?首先他是读书人,而那时因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些读书人比较露骨的意图就是为了捞功名利禄,具体来说最起码也得捞个秀才,接着便是捞钱、捞官、捞资本,而他孔乙己却连二分之一个秀才都捞不到,非但得不到作为知识分子受人尊重的地位,反而落得个“君子固穷”的地步,失去了作为一国国民起码的生存权与人格尊严,在各种打击之下,他们失去了依靠,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的“名分”没有了,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土地已被“强人”抢占或瓜分,令人可笑可恨的是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为求生存而一有反抗,就惨遭杀戮,他们被践踏与蹂躏我大好河山的侵略者描述为“东亚病夫”与“狗”,如在充满悲惨史的旧上海的租界,就有如此不通人性的告示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国民是一国之主的权利丧失殆尽,加上军阀割据以及封建主义的残酷压榨,也完全失去了国家的保护,在这种状况下一部分国民奋起反抗,绝不逆来顺受,另一部分国民,因受各种原因如思想受封建主义毒害、生活入不敷出以及身体虚弱等的影响,精神萎靡不振,轻视劳动,自认命苦,或者是只得四处逃命,如躲藏、流浪、乞讨等。虽说鲁迅先生把孔乙己看得“高人一等”,即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根据鲁迅的描述,在鲁镇的酒店里,站着喝酒的多是短衣帮,他们是一些极度贫寒、地位极低下者,笔者以为,孔乙己是封建传统文化的卫道士,肯定会在心理上自以为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好像比短衣帮“强了一些”,故他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直至最后牺牲[2]。因为鲁迅先生就是这么认为的“只有长衫的,才踱进店里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首先,为什么要喝酒?或许人们从来没有去做过任何关注,一般人便会认为喝酒的目的就是显示日子过得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好像是为了尽享人生。但未必全是这样,当时他们所处的背景告诉我们,这可能是当时国民的一种麻木与绝望的表现,即人已失去了要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或认为自己并不会有未来,所以精神颓废,今日有酒今日醉,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过一天算一天,及时行乐。在欣赏孔乙己这位悲剧人物在“喝酒”方面的喜剧性精神特点时,不得不感叹唐朝诗人罗隐所做《自遣》诗的非同凡响,即“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奕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此处喝酒者可有“借酒消愁”之嫌,穿长衫的唯一者的孔乙己与那些短衣帮们也并非富裕之“花花公子”,他们原来不是在逍遥而是在借酒消愁,这也是笔者不同于其他学者的一点看法。这使得人们仿佛看到了在传统文化颓废到极点时的许多国民,特别是男人们的精神状态。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则是这许多国民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孔乙己可笑的话语则折射出了他那可笑的精神状态,它在让人痛恨旧时代的枷锁之余,更使人们获得了许多的笑料,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

总之,尽管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孔乙己》的悲剧色彩,但它的喜剧特色却是存在的,可从作品关于孔乙己的形象、语言以及精神等方面体现出来。无疑,为将来对《孔乙己》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YBA401]。)

参考文献:

[1]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EmBMY0F4oO7XiEV_XsAhxO-uOy3viF-Vph8tvEwPFTPq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47f7ef01008sv5.html

[3]张维良.《孔乙己》主题的再认识[J].安徽教育,1986,(11).

[4]李雁玲.为什么让小伙计来叙述孔乙己的故事[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12).

[5]袁秀菊.笑在其外,悲乎其中——谈《孔乙己》中“笑”艺术[J].陕西教育,2005,(5):47.

[6]吴海中,曹玉民.浅谈小说的喜剧氛围在悲剧内容中的作用——读《孔乙己》有感[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7):36.

(刘晓玲 湖南长沙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410000)

猜你喜欢
形象孔乙己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