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贵州南部经济重心的“独山自信”

2016-09-30 02:45李坤
当代贵州 2016年26期
关键词:贵州建设发展

李坤

在独山县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其目标格外引人注目:到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力争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建成贵州南部经济重心。

独山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未来五年,独山要在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上建成贵州南部经济重心,是自我加压,彰显其跨越赶超的勇气和自信。

建设贵州南部经济重心,独山的“底气”至少有三点: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300多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贵州,第一站便是独山;民国时期,贵州历史上第一条铁路黔桂铁路途经独山,彼时商旅云集,成为贵州南部重镇;抗日战争期间,独山前进机场不仅供盟军作战飞机起降,还是著名“驼峰航线”的重要中转站。如今,随着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以及贵南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独山已成为连贯西南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贸易通道,是贵州面向东盟经济贸易圈的重要节点。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东汉时期,毋敛(今独山境内)学者尹珍问学中原,归里后传播汉文化,影响深远;清代朴学大师莫与俦和“西南巨儒”莫友芝等群儒并起,诞生了独特的“影山文化”;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抗战文化、花灯文化、饮食文化等同样熠熠生辉。

三是发展势头强劲。过去五年,独山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创造多个“率先”,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时,独山主动融入“泛都匀经济圈”,以“都独同城化”建设为契机,加快黔南州副中心城市建设,使其在黔南乃至整个贵州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

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独山经历过爬坡过坎的彷徨,奋力攀高的跌宕,也承受过转型发展的“痛楚”,但跨越赶超的脚步从未停止,启示至深:

紧盯目标“不折腾”。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些年,独山始终坚持发展思路不动摇,始终着力打造“一城六区八镇”发展格局不动摇,始终围绕“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工业新区、商贸物流中心、休闲宜居城市”四个定位和着力打造贵州南部经济重心不动摇,一茬接着一茬,一任接着一任,一抓到底。

干事创业“不懈怠”。不等不靠不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优化招商投资环境,“走出去、引进来”,一批大项目入驻园区,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独山大学城、甲摆大型水库、都柳江源湿地保护区、保税仓库等重特大项目“无中生有”;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行“区镇合一”,深入实施“六个城乡一体化”工程,以及推进出租车上市、殡葬改革、企业改制、教育改革等重难点工作,改革红利空前释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埋头苦干“不张扬”。不沾沾自喜,不搞形象工程,坚持民生优先,补齐发展短板。在建设南部经济重心大潮中,独山历炼了一批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五加二”“白加黑”,用“辛苦指数”换百姓“幸福指数”,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补齐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教育医疗、生态移民等短板,城乡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发展的态势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沿着既定目标,独山正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猜你喜欢
贵州建设发展
寒露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