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2016-10-08 13:02兰军邓丽云
荣誉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态律师年轻人

兰军+邓丽云

专注成就专业 细节决定成败

林炳昌先生出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後,就加入香港廉政公署担任高级调查员,1980年赴英国修读法律,1985年回港後成为执业律师。他对於处理不同法律范围案件经验丰富,从业三十多年,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应对能力,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案件不胜枚举。

专心、专注、专业,是林炳昌先生从业以来的经验总结。律师,就是接受委託人任命,为其提供相关法律帮助,帮助其解决问题。为客户排忧解难,说到底也是属於服务行业。他强调说,作为律师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望而卻步,或者一开始就消极放棄。要有敢於挑战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勇气。只有专心、专注,真的投入其中,才能成就专业的水平。

其次,当经手一个案件时,一个专业的律师应该懂得如何去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个案件表面上看可能是这样的,但是如果细细分析,可能里面还有许多的小问题,这就需要把小问题先找出来,逐个解决,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细节决定成败,正如他所说的,小问题也可能影响大问题。从细处着手,用专业知识一一攻破。

韩愈在《进学解》中有言:“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毁於随。”意思是说:学习由於勤奋而精通,但它卻能荒废在遊戏玩耍中;事情由於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卻毁灭於不经大脑的随性中。其实学习如此,工作亦是如此。

关於这点,林炳昌先生深有体会,也给年轻後辈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当客户把案子交到律师手中,是出於信任,那麽律师就有一份责任去把问题解决。他几乎一有时间都在思考接手的案件,简单的案件当然不必花太多心思,但遇到大的案件时常常都是没有休息的,甚至连睡觉前都在思考怎麽处理。所以在开庭的时候,别人时常会诧異为何他连极小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这都是功夫做在事外了的原因。他分享经验说:“要多花心思,多思考,思考是一个通向成功很重要的习惯。”

工作之餘,他喜欢去爬山,山路崎岖,艰难前行,征服山顶给人一种战胜困难後的成就感,对於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放鬆的锻炼身体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因为,在爬山的几个小时里,可以沉下心来安静地思考问题,一举两得。

心怀坦然 善於管理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当律师打官司亦不例外,没有常胜将军。林炳昌先生经历过事业巅峰的辉煌,也遭遇过低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说,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接受一切结果。“有些案件的结果可能並不如自己所想,甚至你认为是必赢的。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心中应当都要有一个思想準备。”正如他经常对客户说的:我不能保证一定会赢,或者一定会输,但我可以保证的是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如此,所有的结果都能心怀坦然,这何尝不是久经磨练得出来的人生智慧?

1991年林炳昌先生与搭档一起成立了林炳昌律师事务所,1996年成为独营执业者,至今已二十餘年了。在挑选员工时,他亦注重心态,几番交流,察言观色间便有了初步判断。“专业方面在学校毕业就已经接受过考察了,我不担心。但是对於处理问题的心态很重要,做律师,一定不能怕问题,更不能逃避问题。”

在管理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平衡互动式管理。即在事务所大家更多的不是一种上下关係,而是提倡平等的互动交流,对於一个案件大家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大家共同探讨,员工有什麽意见提出来,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或者可以带来新的启示。毕竟律师行业都是为了处理客户案件,当然,作为老闆和领导,我可以有决定权去推翻其他意见,但最终我都会听听意见是否合理。”他解释说。

履行社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年轻人的问题是香港社会普遍关心的,林炳昌先生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保持着清晰的看法:其实不单是香港,很多国家也一样,说到底还是整个青年人的出路问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工种逐渐被科技所取代,香港社会现在的年轻人出来工作也多以服务行业为主,相对於以前可选择性小了。即使是创业,以前的机会也会比较多一些。”所以,他认为年轻人面对着出路问题,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便很容易把心中的不满迁怒於社会。

所以他建言说,政府应该多给予年轻人关心,现状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起码应该多给年轻人看到未来的希望。再者,就是要从心理上去平衡年轻人的心态,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传播正能量。

香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不同,使用的法律体系和内地的也不同。林炳昌先生不仅普通话流利,还熟悉两地的法律,他曾经常到内地交流,还在清华大学进修国内上市法律的课程。他说,内地与香港的联繫越来越紧密,在法律方面虽然大方向无法融合,小的问题还是可以借鉴交流的。

每个人都属於社会的一份子,都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作为律师行业的资深人士,林炳昌先生也一直积极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他曾任香港律师公会刑事法律及程序小组主席,以专业服务行业超过二十多年。平时也积极加入义工队伍,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言:“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的,不能说社会给了我多少,我再去回馈多少。真正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

关於履行社会责任,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是非要做多大的贡献,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到,可以是给遇到的每个人一个微笑,亦或者是为需要的人让个座、开个车门,给予身边的人关心……“也许正是一个微笑,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生命影响生命,如果每个人都展现出内心的美好,将会提升整个社会的氛围,香港也一定会更好。

培根在《论读书》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林炳昌先生从中学起就喜欢历史,所以积淀成了如今的智慧。现在每天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分享说,多读书,也要会读书,比如专业类的书籍很多书内容有交叉,所以要学会找重点。

他还喜欢旅遊,因工作原因,他经常需要去不同的地方处理案件。閒暇之餘便趁机放鬆遊玩一下。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忙碌,但充实着。心怀坦然,从容地面对现在的、以及将来的一切。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

猜你喜欢
心态律师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年轻人如何理财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年轻人
还是“看掐架”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