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课欣赏与德育

2016-10-08 00:53熊立庆
求知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中学美术德育

熊立庆

摘 要:教书育人,自古是老师的职责,中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美术技巧的同时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德育,使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美术;德育;美术欣赏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要扮演教育人、塑造人的角色。在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育人工作。而在育人工作中,应以德育为重要工作中心,做到德育为先,综合发展。作为中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讲授较为重视,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如今,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美术教材前面都编入美术欣赏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对此内容直接忽略。从某种角度来讲,美术欣赏课涵盖知识相对较广,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对其加以重视。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画,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历史进程。中国画植根于华夏民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越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中华各民族思维方式、文化素养、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完整艺术体系。学生可以在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同时了解艺术。不同民族的人们对艺术有共同的美好追求,不同地域和民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人们热爱、歌颂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从平凡的劳动中揭示出劳动者美好的心灵,从而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大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栋梁之才。

在“传统纹样”“欢欢喜喜过新年”这两课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既能领略它的古朴之美,又惊叹于它日新月异的神奇变化,自豪于中华传统艺术的无穷生命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传统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一课,使学生通过欣赏西方绘画风格,掌握写实作品的绘画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画欣赏水平,增强其语言与文字运用能力,并充分表达自身感受。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艺术名家们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伟大精神,并充分感受著名大师的情感表达方式。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各大学校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在备课阶段,通过网络技术搜集教学资料,并将其制成课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及图片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边放映课件,一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欣赏课件的同时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再加上语言描述,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详细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野兽派马蒂斯的《舞蹈》;后印象派梵·高的《向日葵》;中国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名作。通过向学生讲解各流派风格的名家名著,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各大作品的精神内涵,了解绘画技巧的准确运用,开阔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挖掘其内在潜能。同时,还能通过以上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在美术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作为美术课程教师,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创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其综合能力。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美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成为健康积极的审美主体,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海峰.浅谈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8).

[2]祁 杰.谈中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山西青年,2013(14).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中学美术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