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沂蒙红哥”

2016-10-09 05:58梁茂芝
军事文摘 2016年17期
关键词:沂蒙大嫂伤口

梁茂芝

抗战时期的“沂蒙红哥”

梁茂芝

革命老区山东沂蒙山是一部翻不尽的革命故事书,沂蒙七十二崮,崮崮都有说不尽的英雄故事,“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和“沂蒙六姐妹”等女性英雄人物的故事早已名扬天下。其实,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亦有千千万万个“沂蒙红哥”,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王在瑞,就是他们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家里住进八路军的重伤员

1939年7月15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特务团与进山“扫荡”的日军,在鲁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梁水区一个叫黑土洼的地方交了火。敌人凭着手中的先进武器,向特务团阵地发起了猖狂进攻。在反击战斗中,特务团3营7连2排排长胡承业被一颗子弹从左腰贯穿,把系在身上的皮带都打断了。战斗结束后,胡承业被抬下山,当地党组织把他转移到大石屋村一位叫王在瑞的群众家里。

大石屋是个座落在山坡上的小村,只有十几户人家。王在瑞家在村东头,家里共5口人,除他们夫妻外,还有3个孩子,老大、老二是男孩,最小的是女孩,叫王妮。胡承业被送来的那天,他全家像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忙个不停。王在瑞把南屋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好了炕铺,王大嫂连忙烧水做饭。3个孩子起初还有点怯生,不一会儿就亲热地叫起了“叔叔”。胡承业感到真像到了自已家一样,原来疼痛难忍的伤口好像突然减轻了许多。

和胡承业同时负伤的还有3名同志,被安排在李崖沟、龙湾村等几个村子里。尽管团里留下两名卫生员护理他们,但是一想到部队已经转移了,他们几个伤员就觉得像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孩子,都有一种孤单无依的感觉。到了夜里,山村死一样的寂静,胡承业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既感到寂寞,又有点惶惶不安。虽说这一带群众基础较好,但目前敌人“扫荡”很频繁,万一遇到情况,自已躺在炕上动弹不得,怎么应付?自已被捕牺牲倒无所谓,怎能因此而连累房东一家呢。

王在瑞好像看出了胡承业的心思,安慰他说:“兄弟,你放心,住在我家就像自己家一样,有我们在就有你在。”

“大哥,我是怕连累你们一家。”

“哪里话,自家人甭说两家话。”

望着他那坚毅亲切的目光,胡承业不安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日军扫荡中国村庄

不久,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天早晨,胡承业被一阵急促的喊声惊醒,王在瑞站在炕前,神色紧张地说:“兄弟,鬼子来‘扫荡’了,快,我背你上山。”可是,胡承业刚一动身,一阵剧烈的疼痛又使他“哎哟”一声倒在炕上。为了不连累王在瑞一家,胡承业催他们快走。王在瑞生气地一摆手:“别说了,快!”不由分地说把他背在身上,往山上跑去。

到了一道石崖旁,他们停了下来。王在瑞瞅瞅四下无人,就把胡承业放在一棵大桑树下,动手搬掉了石崖中间的几块石头。原来,这是一个事先挖好的山洞,大桑树那低垂的树枝上的茂密绿叶,正好把洞口掩盖得严严实实。洞内长约两米,人站着直不起腰来。王在瑞一家把他抬进洞里,临走时再三嘱咐:“千万别动,忍耐点,等鬼子走了就来接你。”然后,他们把石头原样垒好,就走了。天黑了,王在瑞一家又摸着黑路上山来,先让胡承业把带来的饭吃了,然后把他接回家去。

打那以后,日军隔上三天五日就来一次,有时一天拉网两次。有时王在瑞不在家,王大嫂就把胡承业背起往山上跑。从他们家到他藏身的山洞有一里路远,山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气力。她那瘦弱的身体每次都累得满身是汗,气喘吁吁。当时,胡承业真不忍心让她背着,几次催她把他放下,可她总是说:“兄弟,见外了不是。”他只好老老实实地伏在她背上,泪水禁不住模糊了他的两眼。

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在心里永远地记住沂蒙山区的父老兄弟和姐妹们,他们确实把子弟兵当作自已的亲人。在当时,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屠刀,有多少老人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地把子弟兵认作儿子;有多少大嫂、姐妹不顾个人情面,毫不犹豫地把八路军的伤病员说成自已的丈夫、兄弟。他们是那样的纯朴、善良,又是那样的勇敢刚强!

一家老小都成了勤务员

在胡承业养伤的半年时间里,记不清王在瑞一家背了他多少次。有一次,敌人进山重点“扫荡”了3天。他们一家人惦记着胡承业饿肚子,第一天的下午,王大嫂就冒着生命危险上山给他送饭。她装做上山拾柴禾的样子,背着筐子,把饭放在筐子里面,上面盖上一些柴草。胡承业听说日军就在附近,劝她不要再来了。她一声没吭,第二天又照常来了。他再三劝王大嫂不要再来送饭,她不高兴地说:“兄弟,你把俺当成啥了?只要有俺在,就不能让你饿肚子。”每次送完饭,她都细心地把石头按原样垒好,并随手用搂柴禾的耙子把附近的脚印抹去。胡承业在洞里的大小便,也都是她弄到远处去埋掉。由于她的细心关照,敌人几次从他藏的洞口旁走过,都未发现。

在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密封锁下,当时的医疗条件是很差的。所谓治疗,也只是擦一点红药水。到了夏天,胡承业的伤口化脓了,生了蛆。王在瑞一家不嫌脏,及时为他洗换衣服,擦洗伤口。胡承业当时连件替换的衣服也没有,不好意思脱下让他们洗。王在瑞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让他换上,自己找件烂衣片披在身上。看见那沾满脓血的衣服,胡承业自己都有点恶心,可王大嫂每次都把它洗得干干净净,晒干、叠好,放在他的炕头上。

有一次,敌人连续“扫荡”了几天。由于来回折腾和藏在潮湿的山洞里,他的伤口严重恶化了,腰部肿得老粗,伤口溃烂,直流血水,剩下的一点红药水也用完了。王在瑞二话没说,跑十几里山路,到山下的小药铺里抓来草药,让王大嫂熬了熬,并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食盐也放上了。他打听到南瓜瓢子能够消炎,又从自家地里摘来一个大南瓜。药熬好后,他们又动手为他脱衣服,但衣服被血污粘住,掲不下来。王在瑞就用热毛巾敷在他的伤口处,一次、两次……足有一顿饭的工夫,才把衣服揭下来。王大嫂心疼地说:“兄弟,你真受罪了,这都是日本鬼子作的孽啊!”他们用药水慢慢地清洗伤口,然后把南瓜瓢子敷在伤口处,一直忙到半夜。

擦洗伤口后,胡承业感到舒服多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天还没亮。他一偏头,见北屋里射出一缕微弱的灯光,窗户上映着王大嫂的身影。“这么晚了,她还在干什么呢?”胡承业怎么猜也猜不出。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模范党员合影

第二天早晨,王在瑞拿着一条又厚又软的绷带进屋来:“兄弟,你嫂子连夜给你缝的带子,我来给你围上。”胡承业顿时明白了,心里一阵激动,接过那条用干净的布和棉花做成的柔软绷带,千言万语堵塞在心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日军对沂蒙山区的“蚕食”“扫荡”,给根据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东西被敌人抢光了,土地荒芜了,一年收的粮食少得可怜,只靠吃糠咽菜,喝点地瓜糊糊度日。

王在瑞全家大小5张嘴,只靠巴掌大的一块地,本身生活就困难,现在又添上他这个伤号,就更揭不开锅了。但为了给胡承业补养身子,他们每天晚上都给他熬小米粥、摊煎併、炒小豆腐吃。白天做饭怕被坏人看到,他们一家就晚上推磨压碾摊煎饼。可他们一家却喝地瓜面稀粥。胡承业不忍心吃两样饭,饭摆上来,难以下咽。每当这时,他们5岁的小女儿就趴在他的炕边,缠着他,亲昵地叫着:“八路叔叔,你快吃,吃饱了去打日本鬼子!”望着她那天真稚气的样子,听着她那感人肺腑的话语,胡承业这个在战场上流血负伤都未曾掉过一滴泪的汉子,这时也不由地落下泪来。就这样,每天小王妮都把饭端到他的炕头上,站在那里看着他把最后一口饭吃下去,她才露出甜甜的微笑。

夏夜,屋子里又闷又热,蚊子嗡嗡直叫,王在瑞就把他扶出来,让他在院子里乘凉,3个孩子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战斗故事。一天,该喝晩汤了,王在瑞的两个儿子还没回来,王在瑞、王大嫂和胡承业都很着急。这哥俩大的才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天黑了还不见回家,怎不叫人担心呢?胡承业催他们快去找孩子,王在瑞让大嫂留在家里招呼他吃饭,他自己去找了。可胡承业怎么也吃不下去,就对大嫂说:“你也快去找吧,回来咱一块吃。”王大嫂却装着不在意地说:“不要紧,他爹去了,你先吃饭吧。”正说着,两个孩子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各抱着一捆青草。王大嫂嗔怪道:“你俩野到哪儿去了,天晚了也不回来?”

“我们上山去割蚊子草了,给叔叔熏蚊子。”胡承业听着,一把把他俩拉过身旁,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终生难忘老区人民的救命恩

王在瑞一家老小对胡承业的关怀照顾,令他终生难忘。另外,村里的其他群众也无时不在关心着他,今天这家送来煎饼、明天那家拿来鸡蛋。每次日军“扫荡”时,他们都帮助王在瑞一家把他转移出去,在敌人面前丝毫不透一点风声。

转眼到了初冬,立冬后的天气十分寒冷,山风刮在身上犹如刀割似的。当时胡承业身上还穿着夏季服装,王在瑞一家3个孩子也都穿着薄薄的单衣。为了不使他们愁上加愁,他在他们面前总装出一副若无其实的样子。但不管怎么咬紧牙,寒风刮在身上还是直打颤。村长王在炳看到后,把自已身上穿的一身棉衣脱下来给了胡承业,还把家里惟一的一床新棉被也送过来。当时胡承业说啥也不要,可他们不由分说,一齐动手给他换了下来。

大石屋村的干部、群众和王在瑞一家不仅在生活上精心地照料胡承业,而且在精神上也想方设法安慰他。大伙怕他一个人呆在屋里,时间长了烦闷,一有空就来和他拉家长,说闲话,劝慰他安心养伤,还向他请教一些抗日救国的道理。王在瑞整天让3个孩子陪着他,为他解闷。

更令胡承业感动和难忘的,是中秋节的那天晚上。圆月早早地爬上了东山,山峦、树木、房屋到处一片银辉。多好的一个中秋夜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此刻,那一轮明月牵动了胡承业思亲的情丝,他想起自己十几岁时就失去了母爱,与父亲、哥哥、姐妹一起逃荒要饭的情形。如今,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了呢?

他正呆呆地望着明月出神,王在瑞一家人走了过来,“兄弟,是在想家吧?”说着,王在瑞坐在他身旁,大嫂和孩子们也都围坐下来。王在瑞把手里的一个纸包打开,拿出一个月併,笑着递给他:“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个团圆节。你们这些人为了打鬼子,也是为了俺过上好日子,不能和家人团聚。来,咱们一块吃个月饼吧!”胡承业心里骤然间像燃烧了一团火,感动地望着一家老小:“大哥,你太破费了,家里这个样子,哪来的钱?”“你甭问了,快吃!”“叔叔,快吃月饼,可甜了!”

胡承业接过那个小小的月饼,却感到份量有千斤重,他要分给孩子们一大半,王在瑞忙拦着他:“别分了,这里还有,我买了半斤呢。”胡承业知道半斤月饼只不过两三个,哪里够全家人吃的?再说,看着面前那3个可爱的孩子,他哪里能吃得下去。于是,他硬是把掰开的月饼塞给孩子们一人一块,留下的一小块,他放在嘴里嚼了嚼,只觉得像蜜一样,一直甜到心窝里。

吃完月饼,王在瑞和胡承业拉家长,很晩才去睡觉。躺在炕上,胡承业怎么也睡不着,他对着窗外的明月,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说道:养好伤后,一定要多杀日本侵略者,来报答王在瑞一家,报答沂蒙山区人民的再生之恩。

半年后,胡承业的伤口全部愈合了。这时,部队领导来看他,并接他归队。胡承业临走那天晚上,整个小山村忙碌起来了。王在瑞一家为他收拾行李,缝补衣服和棉被,村长从家里拿来一大包煎饼,还有的人拿来鸡蛋。第二天天刚亮,王大嫂就早早起来,给他煮了几个鸡蛋,王在瑞又为他检査了一遍行李,全村的人把他送到村口。

沂蒙山区百姓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要分离了,胡承业心情沉重地像灌满了铅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当听到王在瑞嘶哑着嗓子说“兄弟,在外要多保重身子骨,以后路过这里来家坐坐”时,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哗哗落了下来。他紧紧地握着王在瑞的手,用颤抖的声音说:“放心吧,大哥、大嫂、乡亲们,我永远忘不了你们,一定要回来看你们!”

胡承业归队后,继续战斗在打日寇的最前线。打垮了日本鬼子,他的枪口又对准了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全国解放后,他转业回到家乡的江苏省盐城市供销系统工作,工作稳定下来后,他非常希望去山东沂蒙山探望王在瑞一家,可终因种种缘故迟迟没有成行。十年动乱期间,他又受到了错误批判和不公正处理,更觉无颜去面对王在瑞两口子了。

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给他落实了政策,1982年初,他又办理了离休手续。这时,他更加思念起王在瑞夫妇,按年龄推算,他们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不能再等了。1983年7月的一天,胡承业终于重新踏上了山东沂蒙山革命老区这块令他魂牵梦绕大半生的土地。非常遗憾的是,王在瑞夫妇都已经去世了,在他们儿子的陪同下,胡承业来到他们夫妇的坟墓前,站了很久很久……

责任编辑:彭振忠

猜你喜欢
沂蒙大嫂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沂蒙壮歌》
大嫂大,二嫂小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伤口“小管家”
街上来了新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