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6-10-09 11:03谢振都林绍鹏林庭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谢振都 林绍鹏 林庭凯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第7、14、28天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4、28天的血清S-100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8—188—04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其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及生命的危害较大。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脑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可溶性S-100蛋白在脑损伤后进入体循环,其浓度变化可对脑损伤的程度进行反映。为进一步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本次实验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学原则。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且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严重肝肾疾病及心肺疾病,无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9岁,平均(61.8±5.9)岁,患者中有25例基底节外侧区出血,15例基底节内侧区出血。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0~81岁,平均(60.6±6.5)岁,患者中有,24例基底节外侧区出血,16例基底节内侧出血。患者的入选本次研究的标准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程小于12h,出血量在30~60mL,同时,本次研究排除血肿破入脑室、继发性出血、多灶性脑出血、混合型卒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给与患者进行控制血压,并进行脱水、抑酸、防止感染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首先,观察患者的血肿位置,然后学则相应的仰卧或者侧卧体位进行手术。然后寻找穿刺点,在穿刺点周围对患者实行局部麻醉,并采用CT进行观察和定位,确定手术穿刺的平面、方向以及长度等情况。采用电钻驱动的YL-1型穿刺针,将患者的颅骨以及硬脑膜钻穿之后,将穿刺针更换成钝圆头塑料针芯,然后缓慢的推入到患者的血肿标称之中,并拔出针芯。然后接引流管,吸除血肿表层液态部分,再继续、采用钝圆头塑料针芯,向下推进,指导血肿中心。在血肿中心,利用引流管缓慢的抽吸血肿,然后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有效的冲洗。等到血肿清除之后,拔走穿刺针,并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

1.3标本采集

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病的24h以内以及第3、7、14、28天,对患者进行肘静脉静脉血抽取,抽取量为2~3mL。而健康组在进行体检时对人群进行采血,采血完毕之后,立即在常温下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3500r/min,时间10min,然后留取上清液,置于-20℃的冰箱之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NES和S-100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其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S-100蛋白试剂盒使用美国Sigma公司制作。进行测定时,严格的按照试验的步骤进行。

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指标

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病的24h以内以及第3、7、14、28天以及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同时,通过对患者头CT的复查,计算出患者在术后的血肿和水肿的体积。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如下,基本痊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以上;显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在46%~90%之间;好转: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在18%~45%之间;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患者的病情恶化。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治疗的基本痊愈率加上显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和处理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术中指标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NSE水平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24h内、第3天的NSE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8天,观察组NSE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24h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S-100蛋白浓度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8天,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I评分比较

在治疗后的第3、7、14、28天以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2.4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和水肿体积对比

在治疗后的第3、7、14、28天以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水肿和血肿体积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6。

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在老年人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具由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而基底节区脑出血,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之中占有者非常高的比例,在我国大约有40%的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基底节区脑出血。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之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着最高的致死率。患者出现脑出血之后,会于较短的时间在颅内形成血肿占位,从而对患者的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使脑组织的血流量减少造成缺血和缺氧,最终出现脑水肿。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相关的脑组织损害,时间越久,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而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能够最直接并且最有效和迅速,并且以最小的伤害程度对血肿进行清除的手术。在医学上有研究表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采用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观察组4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在首次就清除了50%左右的及血量。并且通过与进行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5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的结果与以往专家的研究结果相近,说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着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之中,采用了NSE和S-100蛋白浓度的检测,作为评判的标准。因为NSE是存在于人体内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质之中的一种特异性的物质,对于人体脑损伤有着非常敏感的反应。在患者出现脑出血之中,血清内的NSE就会呈一种动态的变化,与患者的血肿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拥有者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用来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评定。而S-100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酸性钙离子结合蛋白,该蛋白的血清浓度会因为脑出血患者出现的血肿,将脑组织和周围神经元破坏之后释放,而大量地提升。研究表明,血清之中的S-100蛋白浓度和患者的脑损伤范围、脑损伤程度以及巨噬细胞和血脑屏障被破坏的程度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从而可以对患者脑组织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程度进行有效的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有着相比于保守治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明显的减轻脑损伤、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