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这份情
——记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老会长谢克金

2016-10-11 06:59詹鄞森
红土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闽西龙岩老同志

詹鄞森

特稿

就因为这份情
——记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老会长谢克金

詹鄞森

他最后一次参与对龙岩编制“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讨论时,动情地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就必须确保革命基点村不掉队,建议在规划中要体现对革命基点村的攻坚特殊和倾斜”。

他退休后,从组建成立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到20年风雨春秋,一颗心扑在闽西的老区建设上,奔走调研,建言献策,尽其所能,无怨无悔。今天,他终于可以退了下来,安享晚年。他说,我对这20年的自我评价是:“用心,尽职,4个字”。

这最后一次的会议,闽西老促会会长谢克金做好了新老会长工作的交班、衔接后,深情地介绍了他为什么选择来老促会工作的感受与体验。他说,为什么要组建老促会?老促会是做什么的?要怎么做?

1995年,谢克金从龙岩地区组织部部长位置退下后,老同志伍洪祥、熊兆仁等也刚好从省领导位置退下来,他们一再对他说,你是土生土长的干部,退下后也别无去处,许多老同志都满腔热情地要求成立老促会,北京的老领导陈丕显、杨成武、项南、江一真等,都非常愿意做这件事,你把龙岩离退休的老同志组织起来,一定要把龙岩地区的老促会成立起来。

就是为了老同志的这份嘱托,谢克金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份担子。他说,新中国解放时,我才14岁,60多年来,我目睹了新旧两个社会,通过对比,感触很深,还是共产党好。同时,我对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有很深的感受,深感有责任为老区人民继续做一点事。我到老促会发挥余热,度过余生,是最合适的地方。当时正是全民经商热,很多老板出高价要聘请我。我说,我没有多大的本事,只想为社会做一点工作,也让生活过得充实。

谢克金与蓝其鉴到连城竹制品企业调研

谢老说,闽西老促会开创之初,无钱、无人、无地方办公,遇到不少困难。怎么办,一是节约开支,尽可能与有关单位合作,办一些不花钱、少花钱的事情,花了不少心血,才度过难关。找到办公的地方后,我们就去找机关里一些淘汰的办公桌。老促会成立的第一件事,邀保险公司共同协办,解决考上大学的“五老”后代上大学困难问题,把捐资助学这件事搞起来了。近几年来,政府非常重视,每年都拨给一些钱,用于搞农村示范点建设和实用技术培训,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好事。

近年,谢克金得了两次重病。他说,病痛袭来时,大病之后,我一直在继续干还是不干上纠结,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就是因为这一份情。这就是因为我们老促会有一批老同志,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他们把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看得很正常,从不因一有病就在家等死,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为老区做一点事。我想,许多老同志都走了,有的病了,从不说出来。上杭老促会的王道容得了肝癌,开刀出院后,照样干;永定的江仁芳也是得了癌病,开了两次刀,人很瘦,也是与我们一起参加调研。新罗区老促会的郭榕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死还惦念着老区人民,老区的工作。20年来,一些老同志相继离开了人世,但他们对事业的忠诚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阳光的生活心态,一直鼓舞和鞭策着我向前走的力量。人生苦短,日子宝贵,人要活得乐观,活得有意义。讲到这些老同志时,谢老的声音又哽咽了。

“老促会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谢老说,许多领导都讲过一些话,提的高度也很高。但是我认为,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广东的省委书记汪洋说得特别好,特别深刻,我就是以此勉励自己。汪洋说,老促会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代表共产党的良心。他还对老促会的同志说,“老促会不在于办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问题。你们的存在,就能给在职的干部提一个醒:千万不要忘了老区,不要忘了老区人民”。这就是老促会存在的意义。

谢老说,解放几十年了,老区的观念在许多领导干部中,逐渐淡忘了。80年代末,一些文件、会议不再提老区这个词,认为解放已经30多年了,不要再分什么老区新区。这个问题引起了当时一些老同志的强烈反弹,需要有一个组织为老区人民说话,于是从北京到全国各地,纷纷自觉组织起来。

在此背景下,才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冒出一个“老促会”组织。闽西是当年的中央苏区、著名的革命老区,龙岩是全国第一个建立老促会的地级市,这也是闽西党政不忘老区、不忘老区人民的重要体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任中央领导都来过闽西,都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习近平任总书记后,多次到老区视察,都在讲不要忘记老区。谢老说,这就是老促会存在的意义。

谢老又深情地说起老促会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他说,老促会是一个群众组织,工作完全靠自觉,可以大干,也可以小干,甚至可以不干。我们按照发挥余热的精神,既不能过热,也不能没有一点温度。越位不行,不干更不行,对不起自己。谢老说,我的认识是,满腔热情的为了老区人民,可以少干一点,抓小事,做实事。我把老区工作的定位是,从实际出发,抓基点村这个载体。闽西是山区,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是老区的地区,基点村又是在山区的山区,发展不平衡,是一般人注意不到的地方,这正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地方。老促会是无钱无权的组织,抓大不合适,没有这个能力,抓基点村正是适合老促会发挥作用的地方。

谢老说,我们有的只是一腔的热情,就是要坚持接地气,了解群众想什么,有什么困难、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再根据自已的能力,来考虑怎么做,工作才会有成效。要做就一定要做实,不要做虚。党的十八大后,许多吃喝风被刹住了,但讲大话、讲虚话,搞形式主义的人还有,千万不要把精力消耗在虚事上。我们都是离退休老人,能够做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消耗在花架子上。我20多年来的体会是,一是抓调研,二是抓点,三是培训,四是助学,实实在在做一些事。老促会工作,要坚持想好了再去做,做就一定要做好,农村工作往往要连续抓几年才会出成效,不能半途而废,搞半拉子工程。老促会工作对象是农民,我们坚持一条原则,凡事要做群众想做的事,一定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再好的事情,老百姓不愿意干的,都不要勉强去做,凡是要推广的事,都要坚持以点带面,让群众看到好处,再去推广。

说到老促会的调研工作,谢老说,要充分发挥老促会常务理事的作用,调研工作是老促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驻会人员力量有限,仅靠驻会力量是不够的。从历届老促会常务理事人员结构看,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当过部门领导,情况熟悉,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观察分析能力,20年来我们一直依靠这部分力量去做调研课题,成果还不错,我们的许多调研文章还是有一定的高度,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许多观点、建议,还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说基点村的毛竹示范基地问题,土坯泥房改造问题,都正在一步步发挥成效。当然,老促会的同志,也必须不断的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参观考察,多看些书报,如订阅《红土地》《中国老区建设》刊物,才能接触新事物,开拓新视野,认识新常态,作出新贡献。

(作者:龙岩市老促会常务理事)

猜你喜欢
闽西龙岩老同志
区域水资源配置思路与方案——以龙岩江流域鱼枧水库为例
走近“红色闽西”主题采访
GPON技术在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闽西灯笼点燃乡村狂欢
闽西山区艺术扶贫的“她力量”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WORDS AND CHINESE ONES IN TRANSLATION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老同志书画摄影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