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大选再现“丑陋辩论”

2016-10-11 06:31
环球时报 2016-10-11
关键词:辩论希拉里选民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章念生 张朋辉 ●本报驻新加坡、德国特约记者 辛斌 青木 ●本报记者 邢晓婧

美国总统大选最后一个月的狗血剧情让全世界看呆,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名年近七旬却愈战愈勇的候选人各自亮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招招直逼对方要害:希拉里那边赶在第二次辩论前两天突然抛出特朗普自夸调戏已婚女性的下流视频,打得共和党阵营落花流水;特朗普这边则赶在辩论前约两小时,不知用什么手段请到3名指控克林顿性骚扰的女子和1名希拉里担任罪犯辩护律师的强奸案受害者,把性丑闻这张牌又狠狠地甩了回去。北京时间10月10日上午9时,美总统大选第二场辩论正式登场,90分钟的辩论毫无悬念地成为一场赤裸裸的人身攻击,特朗普宣称“上台后要把希拉里送进监狱”,而希拉里则说“我觉得他整个人就不行”。“这是一场肮脏的辩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华盛顿邮报》写道:“今年的竞选运动是恶毒的,对热爱美国政治体系的人来说,今后数年他们都很难称赞美国的民主体制是世界最伟大的。”

台上台下“恶毒交手”

特朗普与希拉里的第二次辩论于当地时间9日晚9时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上演。外界都没猜到的剧情,是辩论前特朗普突发奇招,邀请曾指控克林顿性侵犯的3名女性,还有1名希拉里担任罪犯辩护律师的强奸案受害者召开记者会。4名女性一致为特朗普拉票,其中有一位这样说:“我到这里来是为了支持特朗普。事实胜于雄辩,他也许说了一些不好的言论,但是比尔·克林顿侵犯了我,希拉里威胁了我。我觉得这没有可比性。”

这次辩论由CNN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两名主持人共同主持。当主持人介绍特朗普与希拉里出场时,在辩论前已经分别狠狠黑了对方一把的两人没有握手。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说,这个细节“暗示这会是一次恶毒的交手”。

与上次辩论不同,这次辩论采用市民大会形式,会场提问的民众都是盖洛普挑选的没有作出决定的选民,第一个提出的问题就颇具讽刺意味:两人是否认为总统候选人的行为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主持人把问题引到下流视频上,“你做过那样的事吗?”特朗普斩钉截铁地表示“没做过”。希拉里趁机揭他的伤疤:“我想所有看过该视频的人都再清楚不过,特朗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特朗普根据女性的外貌从1到10评分……”特朗普抢白:“你们看看比尔·克林顿,不知恶劣多少。我也就是说说而已,他可是付诸行动了。”希拉里则引用现任第一夫人米歇尔的话回应说:“人家走低俗,我们就走高尚。”

纵观整场辩论,特朗普给人印象深的话更多一些。当希拉里引用林肯总统的事例说明在国会做事如何困难时,特朗普反唇相讥:“林肯总统可从没撒过谎。”当谈到叙利亚和难民问题时,特朗普说:“现在,IS已出现在32个国家。祝贺你(希拉里),干得好!”而当希拉里质问他的逃税问题时,特朗普毫不客气地揭露希拉里的盟友“巴菲特、索罗斯什么的”都在逃税。

在攻击希拉里“邮件门”时,特朗普表示,若他入主白宫,将任命一位特别检察官,调查希拉里的电子邮件使用情况,誓言将希拉里“送进监狱”。CNN称,“这是此次辩论最令人错愕的时刻。”

“现代史上最俗气的辩论”

美国媒体对这场辩论的评价普遍不高。《华盛顿邮报》批评称“性爱录像”的字眼甚至出现在传统上庄严的美国总统辩论之中。《纽约时报》认为,特朗普在辩论一开始就指责克林顿的婚外情,硬生生将这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变为“现代史上最俗气的辩论”。《华尔街日报》称,这场激烈辩论的人身攻击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无以复加的地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称,这无疑是一场“黑暗辩论”。

英国《金融时报》10日称,按照任何历史标准,威胁当选后将竞选对手投入监狱本应会终结候选人的竞选之路。不过,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扭曲的背景下,两位候选人的交恶用现代美国历史标准衡量没意义。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竞选争斗让美国的民主“陷入19世纪才有的辱骂大战”。双方都在走极端,彼此不信任对方的任何表态——第二场辩论让这种分裂进一步加深。

“第二场辩论使美国政治经历丑陋一夜”,《旧金山纪事报》10日称,这次辩论展示了美国政治的衰败。候选人不再围绕政策差异辩论,而是在个人恩怨方面磨刀霍霍,这与大多数选民每天的抗争和关切毫无关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埃里克·希克勒认为,这无疑是美国总统政治历史上最丑陋的一幕。

“第二场辩论猛谈丑闻、鲜谈中国”,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有关中国的讨论在这次辩论中大幅减少,两人总共只提及“中国”一词4次。其中,特朗普老调重弹称中国7%的GDP增长率都“像是一场全国灾难”,他还再次指责中国向美国倾销钢材,“扼杀我们的钢铁工人和钢铁企业”。希拉里则反讥特朗普买下这些中国钢材来建房,又称一旦她当选,将任命“贸易检察官”来确保中国不会“占我们便宜”。同样,涉俄罗斯话题也只是一带而过,希拉里警告称“要对俄罗斯的入侵和野心保持警惕”,并称“支持对俄罗斯和叙利亚的战争罪行提出起诉”,而特朗普则再次重申自己与莫斯科毫无干系。BBC称,美国大选由于电视直播完全成为了一场真人秀,从而激发了民粹主义,损害了民主的真正内涵。

选民不满而且痛苦

很多选民在观看了第二次辩论后感到失望。选民格里菲思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最近爆出的丑闻令人大跌眼镜,选民的愤怒和不满是显而易见的,回答选民关心的问题,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现在美国总统的选举制度,像民主党的‘超级代表制、特朗普成功获共和党提名,都值得反思。”在当天辩论场内负责电梯运行的工程师鲍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对今年的两位候选人不抱期待,但还要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对选民来讲会是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

圣路易斯市居民达芬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今年的选举是最不寻常的一次,两人的形象、风格、相互攻击之猛烈多年未见。他说非洲裔在选举中经常遭遇严重政治不平等,之前在亚特兰大,达芬尼居住的非裔社区,在投票站外还有长长的队伍时,政府竟然就能关闭投票站,剥夺他们投票的权利。

“不间断的人身攻击,相互暴露丑闻,简直乌烟瘴气,让人感觉恶心。”谈及对近期美国大选的印象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舆论总说这两个人烂,实际上是两个政党烂,精英政治本身烂,或者说美国政治制度已出现问题。”

“民主成为唯一的输家”,德意志广播电台评论称,超过1亿人观看了第二场对决,谁赢得这场充满性、暴力和权力的争斗,都不是很光彩。最大的问题是,这场大选折射出,美国民主正变成媒体文化和社交媒体的碎片。

特朗普被指“二辩”进步大

CNN和民调公司当晚对观众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拉里在此次辩论中明显取胜。57%的人支持希拉里,34%的人支持特朗普。但CNN称,这位美国商业大亨此次表现好于观众的预期。而保守派新闻聚合网站“DrudgeReport”的民调结果是一面倒地挺特朗普:在13.2万投票者中,有11.8万人认为特朗普赢得了第二场辩论,占89%。

“希拉里错过了决定性的机会”,德国《世界报》认为,希拉里本来可以利用特朗普的视频丑闻,给对手毁灭性的打击,相反她没有第一场辩论时那么自信,经常处于被动防守。特朗普则绝处逢生,获得喘息的机会。ABC广播公司称,特朗普的表现有助于延缓大批共和党人放弃对他的支持。

10日,《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到的3名中国知名学者一致认为,从目前来看,希拉里的赢面要大一些。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第二场辩论最大的看点就是刚被爆出歧视女性丑闻的特朗普如何应对,在丑闻缠身、品格能力不断遭到质疑的背景下,特朗普表现镇定,对自己的风格不加掩饰,从这个角度看,这一场他的进步更大。但从辩论中同样可以看出,希拉里深具华盛顿政治精英风范,对很多问题、特别是外交问题的拿捏非常到位,在从政经验上与特朗普相比优势巨大。

“整场辩论并不精彩”,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辩论中讨论政策成了其次,双方没有“正面接招”而是在“互相揭短”。但总的看来,还是希拉里占上风,特朗普没有通过这次辩论扭转局面。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说,特朗普在辩论中表现再好,都很难“洗掉屁股上的屎”,很难挽回形象。希拉里一直为女性权益奋斗,美国女性选民多于男性(因为长寿),所以希拉里优势明显。

美国《野兽日报》形容此次辩论是美国总统大选的“冷酷预演”:“这是一场充满怒气的街头厮杀,一个是最有经验的总统宝座角逐者,一个是无所畏惧的电视真人秀老手。”在这场辩论中,特朗普几乎整场站着,希拉里则经常趁对手发言时回座位坐一会儿,给外界身体状况不佳的联想。有趣的是,在辩论结束时,两人都夸赞了对方的坚持:希拉里夸赞特朗普儿女的优秀和对其父竞选的不懈支持,特朗普则夸赞希拉里“是个斗士”。朱锋对《环球时报》说,他颇为感叹这两位七旬老人犹如两只“打不死的小强”,还在坚持做最后的争夺。▲

猜你喜欢
辩论希拉里选民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变色啦!
庆城县南庄乡扎实开展选民登记工作
同影子辩论
参考译文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