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历史符号学

2016-10-11 01:14
华声 2016年17期
关键词:默克尔李克强奥巴马

张怀东

回到此次G20上,谈历史凸显独特的历史文化,很直白的潜台词就是中共需要对历史负责,因此很慎重,提出的方案均为诚意之作,因此经得起检验。

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两次到中国参加国际会议,每次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会晤的地点都具有历史色彩,且每次谈话习近平主席总是会提到历史。

9月3日晚,习近平与奥巴马结束G20三个小时的密集谈判后,在西湖宾馆宜人的夜色中散步,并在凉亭茶叙。

习近平问奥巴马:“你还每天锻炼身体吗?”

奥巴马回答说:“当然,通常会跑跑步、举举杠铃……还会打打篮球,但是受伤多了,水平也下降了。”

但两人没有在体育锻炼问题上深入交谈,习近平将话题转向古色古香、环境幽雅的杭州西湖国宾馆的历史,它原是一位龙井茶商的私家园林。坐在一把古朴的木椅上,习近平向奥巴马解释了龙井茶的含义,然后两人开始欣赏周边被假山和花草围绕的亭台楼阁、小桥水榭。

2014年11月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与奥巴马在中南海涵元殿会晤,随后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夜会奥巴马。

瀛台桥上凭栏远眺,习近平介绍了瀛台历史,并大谈中国历史,从中国文明重视“大一统”,到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解释了缘何中国对主权看得更重些,原因就在于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往往最为敏感。这是中国长期面临历史忧患所造成的。

最后,奥巴马用了非常动情的一句话概括:今晚,我这辈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理念以及习近平的思想。

习近平2014年10月主持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曾提到对历史的看法。他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这番讲话,意在提倡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的确可以为执政者提供古老的政治智慧,但是令人不解的是,缘何习近平屡屡在外交场合向奥巴马普及历史知识?

喜欢这样做的还不止习近平。2016年6月李克强在有着近300年历史的颐和园接待了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李克强亲自向默克尔讲解自然人文景观,“故宫是外宾游览北京的首选景点,而颐和园排在第二位。”李克强指着远处山顶上一座塔式建筑说,“那是佛香阁,是18世纪的建筑。这边的桥叫17孔桥,都是颐和园的著名景观。”

位于德和园内的大戏楼,始建于1891年的大戏楼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上中下三层舞台中间均有天井相连,内设绞车、水井,可以演出雪花纷飞、泉水喷涌、神仙天降等惊险壮观场景。默克尔当即好奇地问李克强“这里现在还有演出吗?”

从中国的国民文化看,历史以及家学渊源本身就是常见的谈资。美国人爱谈未来,中国人爱讲历史。从文化上,中国就是一个崇古的国家。小到个人历史(个人经历),大到国家历史,溯源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生态。因此在外交场合,表达自身立场时谈到自己国家的历史,一方面中国人比较擅长,另一方面对方也听得进去。因为深厚的历史经历,本身就是中国的独特财富和无形资产。

从政治学角度讲,外交无小事,符号由于更有寓意,更易于表达某种意思,因此经常被用于国际政治之中。

民族国家的大规模出现是二十世纪的政治特色,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重视国家的尊严,讲究国家之间的礼仪,大量关于内政外交的政治符号随之诞生,从一次庆典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礼仪,无不折射出符号广泛存在于政治实践中。

谈历史,实际上在中国的话语语境中,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符号意义和潜台词。

某种情况下,谈历史是外交谈判中,间接向对方传达自身观点的途径。

李克强今年6月接待默克尔去颐和园绝非单纯做导游,更重要的是为中德工业对接谈判铺垫。

李克强现场不着痕迹地普及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精湛的传统工匠精神,带领默克尔领略中国历史上工业操作的精妙,是暗示对方不要小瞧中国。

在置身历史优越感中的颐和园,李克强向默克尔提出要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远比在一般的会谈谈判桌上更有效果。

习近平2014年11月在瀛台向奥巴马详细解释中国为何对主权问题敏感的历史,本身也是为中美磋商南海东海等一系列矛盾做引线,让美国了解中国立场,并非是为了对抗针对美国,而是有着特殊的国情。

今年5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傅莹谈到南海局势螺旋上升时就曾指出,“观察中国不能忽略历史维度。中国虽然正在成长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历史的烙印仍然深刻,我们这个国家是在帝国主义铁蹄侵略和践踏之下跌跌撞撞进入20世纪的,中国人民无法忘怀曾有一个多世纪的屡遭外敌入侵、强权欺凌的屈辱经历,那是国家和民族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正是基于此,中国人民和政府始终对涉及领土主权完整的问题抱有极强的敏感性,绝不会允许那样的事哪怕在局部重演,这是外界在看待和判断中国时必须了解和考虑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傅莹和习近平,都是意在当下,谈古论今,为可能失控的局势找寻另一种解读思路,提醒对方换个视角看问题,是用历史为自身的国际政治立场做注脚。

而就此次杭州G20峰会来说,中国主场最重要的任务是提出中国的世界经济治理药方。而在外界对增速下降的经济也抱有疑虑的情况下,如何让各国对中国方案有信心?

不只是谈历史,强调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在杭州随处可见。此次杭州G20的会标桥的图案,是杭州特有的文化符号。会议期间的座椅——圈椅起源于唐代的汉族传统家具。会议从邀请函、到节目表、菜单都用丝绸制作。为参会领导人提供的文件是以卷轴的形式出现的,配以镇尺、玉印。

且不说此次G20各国领导人来到杭州这座名胜古迹浏览游玩一番的同时,必然会了解杭州历史。置身古色古香的会议现场,习近平亲自向奥巴马讲龙井茶、讲西湖宾馆的繁盛历史,本质是将今日杭州放在“千年繁华的苏杭”去看的。这从一个侧面映射中国在经济领域的主张并非是为了应对一朝一夕,而是有着长远的历史使命。

正如习近平曾指出“历史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此次大会上中国提出的世界经济治理思路,面临着历史的终极考验。西方政府的责任是任期责任,经济出现危机甚至还可以申请破产,而中国政府长期执政地位的现实,造就了其无限责任以及对历史负责的隐形拷问。

2012年11月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梦时就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亦说明了习近平政府的执政目标,是放在实现复兴的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这是世界各国观察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必须知晓的前提。落到此次G20上,谈历史凸显独特的历史文化,很直白的潜台词就是中共需要对历史负责因此很慎重,提出的方案均为诚意之作,因此经得起检验。

摘自微信公众号“思想者参考”

猜你喜欢
默克尔李克强奥巴马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特蕾莎·梅——英国版“默克尔”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默克尔即将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