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如何设计

2016-10-12 11:17张春河尚倩
人民论坛 2016年26期

张春河 尚倩

【摘要】文章从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的特殊性出发,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提出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的指标应包括财务绩效指标、成长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

【关键词】转企改制文化企业 财务绩效指标 成长绩效指标 社会绩效指标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迈进,一大批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积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发展活力,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转企改制后的文化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具体情况怎样?政府管理部门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该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政策的优化?要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要随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将此理论应用于企业的绩效评估中,则要求企业必须依据企业组织特征、员工和管理层的素质水平等内部因素和外部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来设计企业绩效评价系统。转企改制文化企业正是一种处在外部政策环境变迁和内部治理结构变化的特殊企业类型,应该在考究其目前特定环境和自身目标的基础上来决定其绩效评估指标的取舍和组合。因此,文章将首先探讨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再根据前人相关研究提出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思考。

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的特殊性

市场化程度如何评价。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不能仅仅是形式上的企业。许多单位在转制后虽是企业体制,但却仍然是事业化的管理方式。要想真正激发企业活力、实现改革的目标,必须让转制后的企业彻底成为市场主体,打破全方位的计划管理,建立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即使企业的行为由行政化转变成市场化。因此,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价应包括市场化程度的评价。

在改革中新生的文化企业绩效如何评价。公司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经济效益是其绩效考核的关键部分。但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在这种文化体制改革中新生的文化企业不能够仅仅用一般性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因为转制企业面临和别的企业不一样的成本和负担。如对原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或遗留问题都要由改制后企业来处理和解决,经营者负担往往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绩效评估要考虑到其成长的特殊性,并能够通过绩效评价实现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激励,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主导作用,创造综合绩效最大化。

不同公益程度的文化企业的社会绩效如何评价。文化企业具有意识形态载体和经济载体的双重功能,因此多数学者都注意到其绩效评估应该既考察经济效益,也考察社会效益。但文化产业不是一个单一行业,是多个不同行业的集合,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考虑到不同行业社会效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综上所述,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是十分特殊的,它既要考虑转企改制文化企业所承担的经济使命,也要考虑其所经历的特殊变革,还要考虑到外部效益的多样性。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使用多个绩效指标对其绩效进行综合考核。

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将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在理论上进行进一步探讨,提出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应包括财务绩效指标、成长绩效指标和社会绩效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思考是站在政府和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管理部门角度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进行的组织绩效评估。

财务绩效指标。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后成为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反映企业基本市场竞争经营状况的就是财务指标。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于2002年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对我国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该体系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国内外通常使用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三类指标进行判断,所以,在参考国内外通行做法和上述《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基础上,可设计以企业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和效益状况三个指标作为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成长绩效指标。对于转企改制文化企业所经历的特殊成长轨迹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评价需求,文章认为应当设计成长绩效指标来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绩效进行评价,一方面能够考察出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在变动的外部环境中所获得的发展,预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有效地对处在较大的发展压力下的转制文化企业进行激励。

关于企业的成长绩效指标国内外早有研究,克莱夫·伊曼纽尔和戴维·奥特利(1995)构建出权变绩效考核体系,首次将生存和应变能力的评价纳入绩效范围中,以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我国,国资委于2006年发布《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认为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发展性原则”。国内的许多学者也认为财务指标通常是解释企业过去的成果,无法显示企业的未来发展,而成长性绩效指标则能够预判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高技术、高知识性的文化企业和处在动态性环境中的转制企业来说,更应当重视对企业成长能力绩效的评价。

由于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单纯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也无法有效激励经营企业,因此引入成长绩效评价指标非常重要。成长绩效指标应当包括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成长程度和成长能力的评价,即市场化程度指标和竞争力指标。关于市场化程度,《证券报社改制创新中部门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河北省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化评估和发展绩效研究》、《制度、意识与绩效——对改制后国有文艺院团市场融入的考察》均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市场化进行了思考,可以借鉴其中所使用的“所有制结构”、“企业性质”、“经营管理方式”、“产品”、“心理和行为意识”等指标来诠释市场化程度。关于竞争能力,谢洪明、王琪、王成在其学术论文《知识整合、核心竞争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中问卷调查和研究已经证实:“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组织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因此,通过竞争力来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是有据可循的。竞争力可包括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扩展能力等,可设计指标有“引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程度”、“以文化企业技术人员在总员工中所占的比”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客户数增长率”等。

社会绩效指标。基于前文对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社会效益评估的特殊性分析,笔者认为其社会效益的评估应以文化产品公共品属性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区分公共性程度的不同,来设计社会效益评估指标。这一维度的指标应当包括社会影响指标,社会公益指标和社会价值指标。

社会影响指标,是对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力的评估,也是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可以用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指标来衡量。社会公益指标,主要针对一些还承担着公益任务的转企改制文化企业而言的,在对这部分绩效进行评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入如“赠刊完成率”、“政府文告年发布数”、“公益广告年刊登/播放数”、“公益年演出数”等指标。社会价值指标,是指转企改制文化企业为社会创造的间接价值,可用“就业人口数”、“税收”等指标来评价。

(作者分别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2015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绩效评估研究”(ICS-2015-A-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蒋红霞:《企业绩效评价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②倪庆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责编/王坤娜 孙垚(见习)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