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心理预测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6-10-13 07:35公艳艳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龄教师职业职业倦怠

公艳艳

(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远程教育】

基于教学心理预测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公艳艳

(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119)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对陕西某高校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远程教育教师总体幸福感指数为78.63,远远高于全国常模指数;远程教育教师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在人口学资料上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发现健康状况、学校满意度、职业认同、职业倦怠、成就动机与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职业认同可以预测教师职业幸福感。本文试图通过提高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促进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专业化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缺少对教师自身心理因素的关注,而教师的幸福感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重要归宿。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注增多,但对远程教育教师的研究较少,而远程教育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独特特点,而远程教育教师由于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多依赖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进行非实时异地交互学习,师生之间的交互较少,教学效果的反馈能力较差,因此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可能更低一些,本研究通过对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和特殊性的调查实证研究,找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和解决策略,并为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教学效能感的提高、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和现实支持。

一、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陕西某高校远程教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6份,回收66份,有效问卷60份,

(二)研究工具

1、教师职业认同量表。采用魏淑华[1](2008)编制《教师职业认同量表》,量表共18题,包含四个维度: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教师职业认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93和0.834。

2、成就动机量表。采用由挪威OsloF大学心理学家T.Gjesme和R.Nygard1970 年编制,中文修订版由叶敏仁修订[2]。量表共为30题,分别测定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成就动机越大,再测信度0.77,效度为0.58。

3、教学效能感量表。教学效能感问卷采用俞国良、辛涛等[3]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共27个条目,5点记分。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5、0.64。分数越高,代表教学效能感越高。

4、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选取Maslach[3]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共22个条目,,5点记分。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成就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3、0.64、0.60。分数越高,代表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成就感越低。

5、总体幸福感量表。段建华(1996)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二、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结果分析

(一)职业幸福感总体情况分析

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为78.63,男教师幸福指数为80.91,女教师常模指数为75.5,全国常模指数男性为75,女性为71,我校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均高于全国常模。职业幸福感各分量表指数如下图1:

(二)职业幸福感的人口学资料差异分析

1、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及各分量表在性别维度的差异比较。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性别维度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及各分量表在性别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6,p=0.431)。具体分析发现除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外,职业幸福感总指数及各分量表得分,男性教师得分略高于女性教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所教学科维度上的差异分析。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所教学科维度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及各分量表在所教学科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0.480)。具体分析发现,除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外,理科教师在职业幸福感指数及各分量表得分略高于文科教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理科教师中男性教师较多的原因。

3、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教龄维度方差分析。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教龄维度方差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忧郁和愉快的心境量表在教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462,p=0.043),5年以下,5-10年,20年以上与10-20年教龄教师在忧郁和愉快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p<.05;5年以下与10-20年教龄教师在职业幸福感总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5,见图2;10-20年与20年以上教龄教师在对情感和行为控制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p<.05,见图3;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其它分量表在教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4、 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学历维度的差异分析。在学历维度的方差分析中,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差齐性。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学历维度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在学历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38,p=0.532)。具体分析发现,除对健康的担心和松弛紧张因子外(t=2.784,p=0.013),职业幸福感指数及各分量表得分上本科高于研究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研究生更担心健康,更加紧张或者焦虑;而本科生对生活更容易满足,心情更愉悦,总体幸福感更强。

5、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职称维度上的方差分析。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职称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分量表在职称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0,p=0.696)。具体分析发现高级职称教师总体幸福感指数较低,精力也有限,但彼此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可能与高级职称教师年龄较大、精力有限、子女成年、处于空巢期有关。

(三)职业幸福感与各因素相关分析

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与人口学资料、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职业倦怠等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健康状况、学校满意度、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p<.05),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负相关(p<.01)。见表1。

表1远程教育教师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四)职业幸福感与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以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成就动机、教学效能感为自变量,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职业认同可以预测教师职业幸福感。回归方程为总体幸福感= 6.868职业认同-18.27职业倦怠+0.345教学效能感+138.364。见表2.

表2远程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三、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结论

(一)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及教龄发展趋势

总体上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高于全国常模,显示教师职业优势。在人口学资料上,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学历、职称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部分对普通高校教师幸福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可能与远程教育特点有关。远程教育教师忧郁和愉快的心境量表在教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10-2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较低与其他组,10-20年教龄教师存在更多忧郁心境,对行为和情感控制得分也较低与20年以上教龄教师,可能与此年龄阶段教师进入发展的瓶颈有关,有研究发展从教10年左右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分水岭,更可能产生职业倦怠,而且此阶段家庭、职业压力均较大,情绪更容易波动,教师心境以及对情感的控制力较差。

(二)职业认同感、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可以预测远程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关分析发现远程教育教师与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存在正相关,与职业倦怠存在负相关;回归分析也认为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职业倦怠可以预测教师职业幸福感,二者的结论一致。职业认同感及教学效能感越强,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幸福感越强;相反,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个体体验到的幸福就会减少。鉴于此,远程教育教师通过职前培训、增加学术交流、增加师生反馈,完善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轻松的学校环境、减轻压力、心理疏导和干预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体验自身职业价值,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减轻职业倦怠,对已产生的职业倦怠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唤醒职业兴奋点,增加职业投入度,体验职业幸福感,从个体心理角度激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部需要和动力。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叶仁敏,KuntA.Hagtvet.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3):14-16

[3]俞国良,辛 涛,申继亮.教师教学效能感: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27(2):159-165.

[4]Maslach C SchaufeliW B LeiterM P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nnual. 2001: 397-422.

[5]黄海蓉.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责任编辑张君宽]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Psychology to Predict the Teacher Occupation Happiness of Distance Education

Gong Yanya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Xi'an 710119)

This research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vestigated the teacher occupation happiness sen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the statu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ult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sense of happiness,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index was 78.63,far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 index;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overall sense of happiness and every factor in the demographic data; correlation analysis found significant related health status,school satisfaction,occupation identity,occupation?burnout,achievementmotivationandoccupation well-being;regression analysis found that,effectiveness,teaching occupation burnout sense,occupation identity can predict teachers'occupation happin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mprove teachers' occupation happiness sen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Occupation of happines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5-28 退改:2016-06-20

公艳艳(1982—),女,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SGH13530)和2010年中央电大课题(编号G10AQ3805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728

A

1008-4649(2016)03-0020-04

猜你喜欢
教龄教师职业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