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困境与出路

2016-10-14 16:15马丽丽田庆爱刘庆娜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出路学分制学生管理

马丽丽+田庆爱+刘庆娜

摘 要:高校学生宿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分析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方面面临的新问题。对如何加强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充分发挥高校对学生育人功能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生管理;出路

前言

在教育改革大踏步前进的今天,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成了众多高校探索的新途径。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这对高校学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分制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生可以在规定的培养计划时间和课程体系内,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完成学分课程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可以说,学分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制体系,极大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加强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对象发生了改变

学年制下,有固定的班集体,大家的培养课程是一致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是相同的。宿舍成员基本上有相同的作息时间,学习生活都有一致的场所,基本上可以做到“同出同入”。在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下高校宿舍管理基本上采取的是“学校—学院(系) —辅导员—寝室长”的管理模式。学生相对集中,容易管理。在学分制下,同宿舍成员兴趣爱好不一,选择的课程不一致,上课地点、作息时间完全不同,就产生了“同住不同出、同出不同入”的现象。宿舍管理模式也就变成“学校—学院(系)辅导员一学生”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管理难度和复杂性。同时,由于现在高校的学生主体是9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这部分学生有着性格上的弱点,个性强、包容性弱等等。学生的集体观念弱,兴趣爱好不一样,宿舍成员间要开展集体活动的难度增加,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对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宿舍概念在新环境下逐渐淡化,宿舍成员凝聚力降低。而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和对象也发生了转变。以前的寝室长基本上形同虚设,辅导员必须直接管理学生个体。这给辅导员的宿舍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二)学生管理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传统模式下,辅导员作为宿舍管理直接责任人,所带学生人数较多,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多半还是依据规章制度采取一种带有强制色彩的指令性管理。这中间就缺乏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很多工作“重检查、轻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在学分制下,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就会导致宿舍成员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结合学分制下学生群体的特点,从学校层面到辅导员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三)学生管理的途径发生了改变

传统学生管理更多的强调一种共性管理模式,依据规则制度,学校对学生采取同一管理模式。这个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应服从于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学校对宿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途径主要还是依靠硬件设施,和一些强制性手段。比如学生宿舍按时熄灯、关门、组织开设相关安全教育课、主题班会以及到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从客观上对学生思想和习惯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过于强调教育的目标性、可操作性这就造成在宿舍管理上呈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大家参与活动的心态和积极性也存在问题。大多数时候还是本着应付差事的态度,活动效果不理想。而在学分制下,传统的宿舍建设和管理模式就体现出了较大的局限性。管理模式单一、途径单一、针对性不强,忽视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建设。因此,学分制下需要改变当前的管理模式,结合网络多媒体教育、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健全学生宿舍管理的多样化模式。

二、学分制下学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学生宿舍建设的投入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随着90后学生主体的到来以及学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宿舍设备实施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高校宿舍以前一些落后的设备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高校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高校在进行宿舍相关建设的过程中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实际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建设多级别的学生公寓,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学分制下,学生个体差异性大,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困难。一个辅导员很难对分散在不同宿舍都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多方联动机制,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部门都有义务对学生负责。高校的后勤部门、保卫部门等等都是与学生生活分不开的,应该联合起来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中来。充分发挥后勤宿舍管理人员对学生宿舍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学校应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水平和人员素质,不定期的举行相关业务培训,从单一的人工管理逐步探索实施数字化管理。各部门应协同工作、分工明确,对宿舍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做好相互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实时互通,从多方位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块。高校要以新生的入学军训及其他形式的入学教育为切入点,让新生尽快从心理上适应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融入新的大学生活,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惯宿舍成员。对高年级的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激发他们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避免学生将时间多过消耗在上网游戏上。学校要在充分考虑学分制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管理规定并对原有的各项规定中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进行适当的修订。学校应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科学、合理、可量化的考核,通过评比、考核来激励学生。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现在高校基本实现了校内信息化,电脑、智能手机等成为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必备可少的一部分。学校应借助网络这一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另外,通过互联网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方便的课程查询、选课等工作。通过完善学校网络,尽可能的为学生与辅导员、老师之间搭建交流平台,如微博、QQ群等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分制下,同一专业的学生由于选择的课程的不同,导致作息时间各不相同,这种作息时间的差异性给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因此,在辅导员对学生宿舍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建立顺畅、及时的交流管理模式。能全面、实时的掌握学生动态和信息,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学分制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学生管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高校学生管理作为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学生思想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学分制的下学生的具体特点,从多方面加以建设,从多维度进行考虑,最终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涛.高校学生管理转型期学分制学籍管理体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张纯.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探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

[3]赵晶媛.试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4]郭春晓,柳松.高校宿舍氛围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潜在影响及现存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猜你喜欢
出路学分制学生管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