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看点链动资源 落地智能

2016-10-14 08:18墨影,孟庆杰
纺织机械 2016年6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面料个性化

宏观看点链动资源落地智能

当前,科技革命成为行业变革的新一轮特征,并与服装产业升级形成交汇,在国家推进智能制造的大战略下,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服装作为多学科交叉应用行业,面临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的问题,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如何实现服装装备、生产过程、制造方式、管理决策以及产品的智能化,成了目前要抓紧解决的问题。

有压力,有动力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国际市场上,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市场进入改革攻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市场需求增速明显放缓。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环境并不明朗。

其次,由于资源环境约束力的不断强化,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制造能力将进一步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同时,消费需求愈加时尚化、个性化、多元化,大众的消费观念也日益成熟,这也让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再工业化”、“工业4.0”等发展战略,新一轮产业革命来临,这给我国传统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指出了当今纺织服装行业的几大发展机遇。

当今的全球资源配置,为中国服装行业跨国配置技术资源、创新资源、制造资源、管理资源和营销资源创造了条件。日益完善的中国服装产业受到了一些发达及后发达国家的欢迎,为构筑以我为主的跨国现代产业链和价值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利时机。

同时,发达国家长期“去工业化”导致其“再工业化”面临产业结构缺失等困难,将会经历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为我国制造业追赶、并行、超越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国内,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大大拓展了服装行业区域发展空间。社会分配结构调整、收入不断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等政策,将为国内服装消费需求扩大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还应借助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让中国服装产业与发达国家同步进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标志的云经济时代。

智能装备在行动

上海威士采用六工位旋转工作台的“WS-8210B袖口暗缝自动缝纫机”,西安标准支持手机APP软件、可实施故障诊断的“GC6910一体式自动剪线平缝机”,上海欧泰科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兼容处理力强的“智能仓储系统”……这些让大脑高速运转、甚至让你目瞪口呆的智能化产品,只是CISMA2015展会“智能化缝制解决方案”主题区的一角,也是智能设备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面临“工业4.0”的袭来,服装企业对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富怡全自动薄板铣切机的问世,将会给服装企业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模板制造工具,节省人力、提高效率、没有污染。随着富怡服装模板技术逐步成熟,与之配套的CAD软件更加智能,模板切割机更加高效,服装模板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从面料进厂到服装的出厂,整个过程将全部实现智能化。”和鹰董事长尹智勇表示,目前,和鹰已经实现从面料、面辅料仓库、自动铺布机、自动裁剪机、智能吊挂、产品保管、配货的智能仓储、门店的三围测量、定制的软件、产品设计的软件等全线打通,真正实现全程“不落地生产”,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今年1月,李宁访问李宁(荆门)工业园内的合作工厂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时,敏锐地发现新引进的椭圆数码印花机时,饶有兴趣地拿起手机进行了拍摄,对“椭圆机+数码印花”的创新方案表示认可。可见,智能化设备在整个经济发展中魅力十足。

不过,当下的智能化发展也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除去很多人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还处于概念阶段,并未能真正实行外,广东爱斯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友斌在推广智能系统时还发现,需求侧在增长,供给侧却乱象横生,由于设备企业没有服装工厂实践经验,没有完整的解决方案输出,反而误导了服装制造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

适合才能做到更好

利用智能设备实现智能制造,这是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正在瞄准的方向,同时必须注意的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智能化设备,才能达到最大智能化的效果。

酷特智能是青岛红领集团旗下的个性化定制平台,是历经十二年,打造出的真正适用于自身的、业内知名的“红领模式”。

其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个性化定制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形成了以工业化的手段大规模定制个性化产品的C2M智能制造系统,搭建了一个实现用户在线自主设计、实时下单,个体直接面向制造商的C2M个性化定制平台,让用户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可坐享“造物”乐趣。

在智能设备的采购中,个性化需求格外鲜明,“对症下药”才是真理。对于时尚化的服装企业来说,除了大手笔购买新设备,花适当的钱引进“软设备”,或许也能“四两拨千斤”。

“布百试-面料成衣模拟软件”就是这样一款软设备,它可让面料一秒变成衣,一举解决了传统模式下“面料打样→制版→成衣”的难题,成为了面料销售、采购、服装设计师的必备软件。它至少能带来三大效果:打样、看样不用等;看样全面,视效逼真;提升下单几率,增加下单量。

智能化设备的高投资能否带来高收益?这一众多服装企业担心的问题,正通过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安徽天长市汇隆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文龙是曾为了“淘”一台全自动缝纫机,连续追踪了快两年的设备迷,他感慨,“以前我们总是在算账,一台设备几万块,不大愿意投入,但现在工人工资飞涨,我必须考虑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悄然生变。

“服装不像以前那种做法了,现在能用自动化设备的要尽量用。买设备首要考虑的不应是价格,而要看功效比。”陶文龙还强调,采购设备要完全围绕生产需求,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率,使用率越高回报越大。一般来说,缝制的产品越复杂,设备成本回收得越快。

对于个性化且昂贵的智能设备,除去买好设备外,用好设备对服装企业来说,也格外重要。陶文龙长时间关注过智能吊挂产品,但他发现,在很多服装工厂里,吊挂完全就是个花架子,“只是替代了工人传输衣片,而没有体现出吊挂的整体价值”。

而全面推广单件流、模块化生产模式的波司登,早在2010年便投资1000多万引进了瑞典铱腾(ETON)智能吊挂系统,如今已成为波司登的门面招牌。经过几年优化运行,在生产效率、软硬件知识、管理水平、生产现场、工人受益等方面表现优异。

其实,服装智能的推进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上下游链动的资源整合效率,这需要的是产需双方及相关配套方的持续协作努力。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面料个性化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衬衣面料三维虚拟展示系统的开发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热销面料及辅料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男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