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论战中的思想路线问题探究

2016-10-14 23:24洪礼维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洪礼维

摘 要:中苏论战的内容极其丰富,从思想路线高度可以深刻总结其得失、教训。论战发生和不着实质的理论原因在于:两党囿于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已有经验和定型模式,没有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不足。

关键词:中苏论战;思想路线;社会主义运动

能否搞好社会主义运动,遵循什么样的思想路线至关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实际,运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新原则、新结论于新的实践,社会主义事业就顺利前进;反之,不顾时势变迁,墨守成规,即使搬用马列主义词句和一般原则,社会主义事业仍将遭受挫折。中苏论战中,就其所显示的思想路线而言,今天我们仍可以剖析许多值得记取的经验教训。

一、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来源、应用于日渐深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因此,必然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而进入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特质。泯灭这一特质,它就失去生命力;增强这种特质,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就能巨大增强人们认知和改造社会主义必然王国的本领。

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逐步进入新的时代环境。社会主义者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把马列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社会主义、战争与和平等基本原理运用于研究变化了的时代环境,得出新结论,并据此制定出适时的社会主义新战略。

中苏两党考察了其时世界形势。它们普遍低视资本主义,高看社会主义,认为帝国主义基本失去调节能力,社会主义接近成熟,很快就要全面地取代资本主义[1]。这样的评估直接表现在两党相关战略上。究其原因,除了陶醉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恰当估量,还在于其时共产党人没能结合新的实际,准确理解列宁“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其实,“垂死”仅是“过渡”,决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即将死去。“过渡”时期可以很长。帝国主义阶段,生产接近最全面的社会化,资本主义到更高社会形态的过渡时期的特点,已经形成和暴露;而帝国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从整体看有了崩溃一角的现实可能性,但并非仅指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死灭性。它们推断:既然资本主义是快要埋入坟墓的过时事物,接替者社会主义就容易超过它,简单抛弃资本主义是自然的;既然社会主义替代了资本主义,它就强有力,是去除了资本主义弊端的健全事物。因此,当时的社会主义社会被认为具备了马列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同时,由于对马列的共产主义两阶段论作了简单化理解,以为运用这些现成结论就可以大致回答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无需对其作深入研究。这样,从现实社会主义的不发达状态出发,揭示其发展阶段问题,就根本不可能了。

中苏两党还把缺乏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马恩列关于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的观点,当作不可变更的标准来裁判现实生活,结果造成重大偏差。

上述思想路线的偏差引起两党战略的偏差,也引起它们不着实质的争论。不能否认,两党曾力图发展马克思主义。

赫鲁晓夫抓住二战后和平力量空前增长,超过帝国主义战争势力的历史现象,具体分析了列宁提出帝国主义论的历史条件,大胆提出许多关于战争和和平的全新观点[2],高扬和平旗帜,致力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和平和发展端倪初现时,敏捷追赶时代潮头。

中共注重探索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斯大林问题刚刚揭露,毛泽东就运用唯物辩证法初步总结社会主义矛盾问题,随后逐渐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为马列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新鲜内容。在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上,毛泽东第一次突出了反和平演变和培养接班人的战略意义,后来国际共运的严重挫折显示了毛泽东这一战略思想的深邃。

二、在实践中正确对待已有经验和定型模式

一个长时期国际共运内部存在把已有经验和定型模式绝对化、神圣化的倾向,不坚持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就是发生这种倾向的基本原因。

中苏论战中,“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观点尖锐地反对 “和平过渡”

新观念。这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已有的成功经验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暴力革命原则不可能像“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规律那样在全人类普遍地、永久地适用。暴力革命是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在以往条件下所选择的革命道路,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今日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国内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政党领导力量等迥然不同于过去不发达国家;还有,重大改变的世界局势及其对各国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所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针,无产阶级政党独立摸索适合本国特点、不一定绝对摒弃暴力革命的和平解放无产阶级的道路,是有理由的。要允许摸索,由人民群众长期的革命实践最终决定取舍,不能简单地拘泥成例,防止思想僵化。

论战中赫鲁晓夫指责中共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确方针。这是以一己之得评议别国的做法。此外,中共制定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大搞群众运动,防止修正主义滋长,与把战争年代的阶级斗争经验和习惯做法直接搬用到社会主义社会显然有着联系。

斯大林模式问题是两党争论的重要内容。双方其实在理论上都肯定斯大林模式,对计划体制曾认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只是在具体解释时才显出分歧。殊不知,他们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实质问题在于,斯大林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是特殊条件下的苏联社会的选择物。当它难以适应新环境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可以对其根本革除而非细枝末节的修补。社会主义具体模式的取舍只能以实践为转移,不能被以往的定型模式所束缚。

三、严格依照历史唯物主义评议斯大林问题

能否科学评议斯大林问题,直接关联着怎样看待相当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的大问题。斯大林的功过是非总是紧密联系着一段时期苏联社会乃至国际共运的主要历史,他的正确方面和错误方面,都是艰难探索、首创共产主义全新世界的前辈无产阶级馈送后继者的极其宝贵的财富。正确评议斯大林问题,对于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国际共运,都有难以估量的价值。要完成这项历史任务,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苏共20大开始冲破斯大林迷信,激荡起思想解放的热潮,但没有真正完成上述历史任务。赫鲁晓夫以非科学方法,轻率地谋求解决这一复杂、严肃的时代难题。他没有想到,斯大林错误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在时代、历史、社会等客观要素综合形成的背景下的领袖个人能动选择的结果;即便领袖诸多个人因素中,性格也不占决定位置。可赫鲁晓夫把揭露出来的斯大林极其严重的错误基本上归因其性格不良、个人品质不端[3],并采取了一些对斯大林作人身攻击的不恰当方法;同时,在总体上坚持斯大林所创立的体制。这些就在国际范围内造成思想混乱和恶劣印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产生斯大林错误,社会主义不比资本主义优越,苏联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等。这样反而掩盖问题的实质,找不出根治错误的正确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提醒人们,像斯大林这样的严重错误绝不是单一原因所能解释的,更不是主观性格所能神秘决定的,而是很多复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说斯大林个人性格不起作用和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要全面挖掘出深层次的根源,并据以求得全面的对策。必须看到,斯大林问题发生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创的艰难岁月,发生在原来封建军事性浓厚的帝国主义国家被初创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斯大林的实践活动深深受制于苏俄社会的落后性。斯大林出身于弱小的被压迫民族的一个农奴家庭,其社会、阶级地位强烈地培育他崇尚权力和追求公平的理念;他的革命生涯主要在俄国,对西方民主没有多少感受,这制约其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关注;他有比较明显的形而上学思想,对辩证法讲得少些。

中苏论战所及斯大林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可以得到恰当的说明。

苏联集体化运动中,斯大林违背马列关于无产阶级需要改造小农但不能暴力剥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给农民阶级以巨大伤痛。大清洗运动,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浓烈的个人崇拜氛围和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化理论,以及斯大林的权力、专政镇压思想,分别构成引发灾难的政治、社会、理论和个人原因。斯大林强烈的大俄罗斯优越感是导致俄少数民族悲惨遭遇的因由之一。斯大林大国主义思想作祟,长期推动奉行“暴力输出革命”的思想和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出现,也能找到历史、现实和思想的原因。

由于缺乏上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战中的许多争论不着要害。

参考文献

[1]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声明[N].人民日报,1960-12-06.

[2]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的总结报告[N]. 人民日报,1956-2-18.

[3]吴冷西.十年论战[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1963-)、男、籍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现为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讲师、硕士学历、研究生学位、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