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研究

2016-10-14 01:34王骏飞李孝东
价值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校企合作

王骏飞 李孝东

摘要: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是推动我国高校联姻企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从高校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针对如何实现合作成果赢利最大化,构建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成果合理转化机制。对确保高校圆满履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results of the university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riage enterprise in China. Aimed at how to achieve the maximum profit of the cooperation, the reasonabl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It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of the sacred mission,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create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wer.

关键词:教育科研成果;校企合作;网络平台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network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5-0223-03

0 引言

高校教育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针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采用不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创造性的智力加工,生产出具有学术价值并带有增值意义的知识产品。

未来高校科研市场的走向是校企合作。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多集中在高校,平时很难接触到市场和企业,这导致了高校教师无法准确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市场和企业的各项情况,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很难被企业直接用于生产。面对这种形势,高校教师只有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才能保证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走向市场。一方面,企业更了解市场的走向和需求,而且企业在现实生产中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及时地掌握当前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有利于高校更及时地掌握市场的动态,如此一来高校的科研工作将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需要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企业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支持,只有科研者源源不断的将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才能不断完善相关的技术,进而增强企业的科技力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校企合作对于高校和企业两方都是双赢的选择,同时校企合作也是未来高校科研走向市场的趋势,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更好的促成校企合作转化科研成果。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高等院校是产学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密集存在着大量的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产业技术升级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举足轻重。然而,由于高等院校相对比较封闭,造成很多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都没有向社會生产活动中转移,客观上阻碍了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有资料显示,我国高等院校每年的科研成果有近万项,其中成果的30%以上都是极具科研价值的,属于前沿技术,然而真正被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大概只有10%,与很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完成研究项目之后,便进人了档案室,始终没有走出“立项一论文一授奖一职称评聘”的怪圈。长此以往下去,必将影响到我国的长远发展。

2 高校教学与高校科研成果的关系

高校的职能主要有两个,分别是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发现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类问题,科研的初衷往往都是为了这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可使科研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通常接触和研究的都是世界上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高校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在提升,而随着高校教师各项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也必定会得到有效提高。

科研和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矛盾对立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对科研和教学的辩证关系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发展。

3 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3.1 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决定创新人才发展空间的因素主要是选修课的数量和课程的质量。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课程知识,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还能够将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掉。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择优录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同时学校的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加,帮助高校在竞争激励的教育行业取得一席之地。

3.2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因此,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充电。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高校教师可以不断取长补短,积极吸取最新科研成果的益处,修正和补充自己科研成果的不足,如此可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更有效的高水平科研活动。

3.3 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换句话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多个主体,比如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政府、科技成果开发者等。每个主体都在整个科研成果转化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也和各个主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1 高校存在不合理的评价机制,科研导向偏离社会應用目的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评价高效科研人员水平高低的标准都是获得课题和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等,因此很多科研人员都将自身的精力放在了追求科研成果获奖、提高科研论文水平等方面,忽视了应用和推广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的重要性,无法真正发挥出科研成果的优势。

4.2 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渠道不畅

当前很多高校尽管设有科研部门,但是科研部门主要负责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不负责科研成果转化,因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渠道不畅。

4.3 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高校很多科研人员都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究其原因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的,促使科研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者未能得到奖励,其积极性难免会下降,久而久之便使得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4.4 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支持

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通常是依靠企业和风险投资机制,但当前社会企业生存压力大,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新技术转化中;金融机构处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也不愿将资金投入到转化周期长、风险大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此外,政府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也是有限的。

4.5 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法律缺失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法律的缺失是造成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顺序相连的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5.1 成果实验研究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课题实验研究,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或者材料等,之后进行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该阶段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小于25%。

5.2 成果的中试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在实验室成功的前提下,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进行中试生产出小批量产品,然后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试销,并记录相关经济数据,该阶段推广成功的可能性是25~50%。

5.3 成果的规模化阶段

这一阶段为产业化或商品阶段。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要达到规模化生产,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选购或制造设备、选定厂房、训练工人、开拓市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甚至建设新的企业并需要大量的资金,成功率50~70%。

5.4 成果的管理营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的管理,对产品生产后进行宣传、销售,做得好的成功率可高达70%以上。

6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需选取合适的模式

6.1 技术转让模式

技术转让是指高校或科研院所将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通过大学科技成果转让专业机构、国家或地方技术转让中心等专业中介机构,以合同、契约等书面文件的形式转让给企业,由企业对其购买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试验、中试、试制生产、产品试销、商业化、产业化的一系列过程,并承担此项科技成果的全部风险和利益。

6.2 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是指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等。我国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结合,将其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近年来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因此技术合作模式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6.3 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学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中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最高级、最紧密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有:高校提供技术、文化等软件条件,企业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作为合作一方的高校对共建的经济实体有自己可接受的管理方式和思考;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的关系。

6.4 自建经济实体模式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一些拥有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的高校逐渐开始意识到专利技术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用其创办经济实体。这些自建经济实体由于依托高校,人才济济,再加上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大多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甚至成为了同行业的佼佼者。

6.5 自建大学科技园模式

目前,高校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个更为成功的模式就是其利用自身的优势自建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利用其所具有研发人才、研发机构、研发场地、实验设备建立研发基地,吸引社会资金、企业及人才到园区创业,同时利用科技园把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的优势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7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典型

7.1 以服务为宗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位于随县开发区的天星粮油科技有限公司集人才、技术、产品、品牌等优势资源于一体,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自2011年经随县科协搭桥,公司与武汉工业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科研基地”和“食品学院毕业生科研实习基地”。三年来,天星粮油科技自主开发多项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期间科研成果硕果累累,2011年6月,公司被纳入国家油菜籽收购、加工、存储重点企业行列,填补了随州食用油加工业空白。2012年3月,公司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开发研究的“油菜籽深加工研究与副产品利用”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13年联合研发的“米糠油精炼新工艺和米糠蛋白及多肽制备新技术”经省科技厅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公司共申报专利技术9项,获授权7项,待批2项,企业不断开发、积蓄和沉淀的许多技术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中,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鼓勵内部创新的同时,天星粮油还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深化产学研合作。“要合作,就跟高端合作。”企业一直注重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目前,企业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学院签订“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较强的技术支撑。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拥有资金同时也了解市场,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可大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7.2 建立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南大学为了和企业技术创新更有效地结合,不断的创新合作模式,曾应用过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无锡分校无锡研究院等模式,后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2005年东南大学5.5亿科研经费中横向经费约占三分之二。2004年学校与省内包括沙钢集团、徐工集团等数家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4项,总经费3800万元;2005年与企业合作获得江苏省科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6项,总经费8350万元,均列全省高校第一。“十五”期间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合同总金额达80495.1万元,平均年增长率12.25%。

8 结语

未来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工作重点是加强高校与企业可持续的深度合作。高校具有强大的学科优势,企业具备雄厚的生产优势,通过两者的强强联合,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合理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如此,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我国更快的成为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黄艳霞.澳大利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最新政策体系探析[J]. 高教探索,2015(11).

[2]刘小乐,于叶青,张爱群.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保障机制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4).

[3]Xu Guoxing. Collegiate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

ures [J].Higher Education,2013(06).

[4]李军. 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06).

[5]陶建华.浅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03).

[6]翟天任,郭宁生,魏海燕.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10).

[7]马艳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构建创新[J].未来与发展,2009(05).

[8]王旖旎,杨槟煌.地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2).

[9]张明艳,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03).

[10]陈丽贞,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06).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校企合作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