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恒大俱乐部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2016-10-14 19:09方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运动损伤

方斌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49

摘 要:对洛阳市恒大俱乐部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的100名爱好者进行问卷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析羽毛球对运动员造成的损伤主要是与羽毛球动作相关的关节和肌肉群的损伤与拉伤等。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以技术动作不规范、身体素质低、准备活动以及场地器材差为主。该研究是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解决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推动羽毛球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羽毛球爱好者 运动损伤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49-02

羽毛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未经过体育训练的人群中很容易产生损伤,羽毛球在洛阳开展情况相当乐观。但是在平时的运动中由于人们防护意识较差,未参加专业的羽毛球训练,容易在平时的运动中产生一些损伤,不仅影响到短期的运动、工作,并且有可能会伴随终生。所以该文对洛阳市恒大俱乐部经常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人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经常导致损伤的原因和损伤部位,为羽毛球运动在洛阳更好地开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

洛阳市恒大俱乐部受损伤的100名羽毛球爱好者。

2 结果与分析

2.1 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部位调查结果与分析

羽毛球爱好者部位损伤统计如表1所示。

2.1.1 肩关节损伤

肩部的损伤是在羽毛球的运动中比较普遍的损伤,占到18%。因为在羽毛球每个技术特点当中,都是右臂后引,肘关节上提,腰部带动大臂,直至闪腕屈指发力,使得肩关节组成健袖的4块小肌肉长时间处于大负荷状态,很容易造成肩关节损伤。

2.1.2 手腕、肘关节损伤

羽毛球的技术动作要领中多以手腕的活动发力为主导,手腕的超负荷运动,在没有经过合理的恢复过程下,容易出现羽毛球持拍手手腕的三角软骨的损伤,在研究调查中发现,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没有经过专业地指导与训练,持拍手手腕的三角软骨在做动作时的损伤占到23%。羽毛球中手腕的活动还要依靠肘关节的带领,肘关节由内向外的强制性的拉伸也容易导致“网球肘”的出现。

2.1.3 膝关节、踝关节损伤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在训练中的利用越来越高,也带来羽毛球的快速变革,羽毛球对速度、力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步法上尤为凸显,前后场步法的衔接和连贯等。在步法移动中对下肢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所承受身体运动产生冲力也是巨大的,所以膝关节踝关节受伤情况在羽毛球运动中比较常见。在调查中损伤人群比最多的一个部位,有45%之多。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前跨步,后蹬步,腾跳步,交叉步等一些专业的步伐。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群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去组织进攻,而未经过专业训练的爱好者只是强制自己的身体做过分动作,将压力施加在脚踝和膝关节导致膝关节很容易产生劳损,踝关节导致韧带撕裂和扭伤。

2.1.4 腰部损伤

研究表明腰部有损伤占14%。是损伤比较多的部位之一,因其中的技术特点和要求,腰部要不断地后伸、弯曲,并且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做出高质量的球,如在对方在后场的吊球、在前场挑后场高远球、头顶位置的后场正手球、后场扣杀球、后场的反手高远球、以及吊球等都需要腰部肌肉牵引带动肩关节肘关节发力,是发力的核心部位,需要加强该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减少损伤的产生。

2.2 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准备活动和其他一些原因,分别占到损伤总数的57%、29%、9%和5%。

2.2.1 身体素质较差

身体素质原因导致的运动损伤在整个损伤中占到57%,一方面是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前场与后场的脚步灵活变换很容易造成那些柔韧性不好的羽毛球爱好者韧带损伤与踝关节扭伤。另一方面是力量所导致的损伤一般是由于击球位置靠后身体力量欠缺,使用蛮力击球从而导致损伤的产生。出现损伤是由于在平时运动中羽毛球爱好者缺乏身体自我保护意识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在比赛中做出很多超出身体素质的动作,造成损伤的产生。

2.2.2 技术动作不规范

研究表明,技术动作的不规范也是造成羽毛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大部分未接受过专业地指导,未经过专业和经过专业训练在损伤情况比例为9∶1。在羽毛球运动中有很多需要在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选择,比如,对方运用逼反手战术,本方可以选择反手技术和正手头顶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导致发力不正确,导致利用身体蛮力击球,造成腰部、腕关节或者膝关节损伤。因此,从接触羽毛球伊始就应该争取掌握规范的动作和发力,减少损伤的发生,熟练地掌握羽毛球正确的握拍、步法等技术不仅可以预防运动损伤,还能有利于羽毛球技术的提高。

2.2.3 其他原因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就是跑动较为多对场地设施要求也比较高。场地要是太硬的话,地面对下肢关节的反冲力就越强,膝、踝关节的负担就越大,就容易造成下肢损伤。而且不适合的球鞋、球拍磅数和其他设备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还有练习者的个性、气质类型、心理特征、不良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线情况、气温的高低,都可以引起运动损伤。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由于羽毛球爱好者对身体素质、技术动作和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运动中出现了手腕、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外加没有专业的指导员进行指导与康复恢复,让不少的羽毛球爱好者在旧伤没有彻底恢复好境况下再次增添新伤,加重了损伤的程度与范围,阻碍了羽毛球的普及发展。

3.2 建议

3.2.1 加强个人在平时的身体素质的练习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应该在打球的初级阶段进行一些专门的素质练习,比如说跑步,哑铃操;不但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而且可以更好地做出羽毛球的动作。

3.2.2 寻求专业的指导,学习正确的羽毛球技术

在业余时间应该学习关于羽毛球正确的挥拍姿势和发力方式,将正确的发力姿势和动作固定下来,减少损伤的发生,从网络上下载专门的教学视频,或者请教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不但可以将专业技术固定,而且可以为专业指导教练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洛阳市羽毛球事业的发展。

3.2.3 平时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损伤加重

当受伤以后尽量停止羽毛球运动,损伤康复以后应该加强外部防护,佩戴护腕,护膝等相应护具保护损伤的部位以及对损伤的部位加以保护,防止损伤的发生。业余的羽毛球爱好者应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损伤措施,在平时损伤出现时能够马上处理,减少损伤对身体的损害。

參考文献

[1] 李建萍. 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及常见慢性损伤致病因素的运动学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1.

[2] 郑天敬.谈羽毛球运动常见损伤及其预防对策[J].大众商务,2009(12):147-148.

[3] 唐念.业余羽毛球运动人群运动损伤的调查与 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95-98.

[4]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调查与分析运动损伤
中职护生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词块教学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青少年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崧厦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