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2016-10-14 19:09顾先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户外运动大学

顾先宇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73

摘 要:现如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开始流行设置户外运动,这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可以算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设置户外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信息素质不断发展,甚至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影响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户外运动的因素又是多个方面的问题。该文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可行性做出具体的论述,希望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大学 公共体育课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73-02

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对于高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形式都具有新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项目,户外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肯定,甚至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文章主要针对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可行性进行具体的论述,将户外运动可以带来的意义进行分析,以促进户外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

1 户外运动类体育课的定义

户外运动来源于英语,在我国的开展得比较晚,属于一种现代化的体育概念。在狭义的角度上来解释户外运动,就是带有一定的探险性质的体育项目。在广义角度上讲户外运动就是包括远足、漂流、滑雪等户外运动,在我国比较广泛的户外运动就是陆地户外运动。高校体育户外类教学具有很多的限制因素,在实施的过程中表现得不那么专业,但是却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其社会效应也很好。我国的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有关户外运动的教育纲要,促进户外运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2 户外运动体育教学的意义

大学阶段的学生即将要在社会上进行工作,但是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自身的好奇心还比较重,大学生具有追求刺激的心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生理和信息的发展需求也不能进行满足,因此就要在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可以弥补传统高校体育运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2.1 教育性

户外运动是一种健身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调节身心的发展,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可以始终保持好的心情,让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动力。

2.2 趣味性

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大自然,让学生将紧张心情进行缓解,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现如今我国的大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他们还面临着就业方面的压力,长期下来,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引发抑郁症,让学生去参加户外运动,让学生玩的过程中进行放松,忘掉烦恼。

2.3 实用性

大学生在参加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学生的创造能力也会得到创造,其自身的团队意识也会创造,参加户外运动,学生和学生之间要进行交流,可以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同学之间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其具体的交流面也会不断拓宽。促进高校人际关系可以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具备严谨的做事风格,学生自身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

3 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具体要求

3.1 对于安全性的要求

户外运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自身的挑战性,但是具备挑战性的同时就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在户外运用设立的同时,要设置安全保障机制,这样可以保证户外运动可以顺利地实施。在户外运动任何一个阶段或者环节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学生对于户外运动的认识本身也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处于对学生安全性的考虑必须要全面。

3.2 对于活动模式的要求

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在我国开展得比较晚,在我国高校内部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模式,这套模式要符合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对于户外运动的教学规律也要符合。在我国高校的现阶段,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以专业课的形式参加户外运动,而非专业的学生要参加户外运动,可以借助公共体育课的模式,或者是学生社团的形式等。但是户外活动还会受到区域因素、学生经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在高校中的体育形式主要是以小组团体的形式组成。

3.3 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户外活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科学合理地参与户外运动的基础就是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掌握一定的户外基础知识。教师要想帮助自己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户外运动,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户外运动基础知识,而且和各个学科之间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交叉。教师要想指导户外运动顺利地进行下去,其自身的户外运动技能技巧一定要足够娴熟,也需要体育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其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也要不断得到加强,户外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发生什么意外,教师要首先做到临危不乱,及时想到解决措施。

4 高校户外运动的不足以及针对性的措施

4.1 各个方面不够支持

户外运动近些年才开始在我国高校中兴起,属于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大学阶段的学生的精力较为充沛,具有很强的探险精神,因此户外运动正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一个平台。在户外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源不足。资源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就是支持力度。和其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较,户外体育运动需要更多的经费,而且家长、教育部门等各个方面对于户外活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他们都不同意学生去参加户外活动,认为这样的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就需要借助各种媒介对户外运动进行宣传,使家长和教育部门可以对户外运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主要是要明确户外运动的重大意义,只有得到各方的支持,才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户外运动当中。

4.2 教学模式太过单一

户外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形式要对待户外运动,户外运动的组织和管理形式要不断得到创新。但是户外运动目前会因为师资力量或者场地原因等方面的不足,大多采用的制度普遍都是选项制和俱乐部制,这就是现代户外运动的主要形式。户外运动的理论教导课和具体的实践缺乏一定联系,也不能进行合理的比例分配,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局限了学生的视野。

这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将户外运动的具体活动内容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将攀岩和越野等内容引入进来,使户外运动和学生具体的需求更加匹配,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进去,对户外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4.3 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由于我国户外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较晚,因此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还不够充足,其专业技能也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关于户外运动的建设力度也不够强,培养专业户外运动的教师的力量也比较单薄。

户外运动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有关于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将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要给予过多的关注,使户外运动的水平可以整体得到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大学公共体育课增设户外运动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的论述,对户外运动进行简单的概述,对于户外运动的作用和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且针对户外运动的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娟.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增设啦啦操项目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 胡跃梅.江西省部分民办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

[3] 赵源.厦漳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田径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户外运动大学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冬季户外运动
至善
试析我院公共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利弊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