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研究

2016-10-14 19:34赵向威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问题与对策

赵向威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20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迅猛发展,体育经济发展也已经被提上了发展的日程。单是,现阶段国内体育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各式各样的诸多问题,例如:相关产业规模不大、体育产业化的水平不高、体育市场管理不完善等。面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该文首先概述了体育经济的语境内涵,以及在分析了国内体育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出发展体育经济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有序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体育经济 发展条件 问题与对策 支付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120-02

体育经济的目的是以生产及经营的视域为基本点,将大众体育及其与之关联经济行为进行相互绑定,最终生成一种特殊的产业进行发展[1]。通过阶段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经济发展路径不难看出,一个国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体育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高的地位。毋庸讳言,目前国内的体育竞技产业的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一些发达国家比,仍然有着比较大的现实差距。但是同样的,这种客观的差距也是转变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推注力,更加清楚地说明国内体育经济的发展也必会占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直流。

1 体育经济的概念

体育,属于较为独立的活动领域。体育经济也可以解释为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独立机构,有着独立的财务活动,并且拥有这一领域的专家、干部、教学和科研[2]。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体育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已经逐渐被大多数民众认同。可以预见,唯有在国民经济中独立创设一门与之相关的科学理论,方可推动体育经济在当下发展建设中所能体现的价值和效果。

对比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大多数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各式各样的体育服务的一种经济行业,可以说也是“体育服务业”的统称集合。体育及其相关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消费以及和体育活动息息相关等全部的经济行为,都可以纳入到体育经济的领域。具体来说,可从三个维度进行解释:一是经济类型,主要是说国家通过体育需求刺激作为初始化的动力源、通过体育创造的形象影响力作为基础条件,进而规划处经济发展的类型;二是经济发展要求,主要是说国家为了实现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所创设打造的一种运行模式;三是产业体系,主要是说国家所创建的体育行业或产业在内的,和工商等各业共同发展着比较特殊的经济运行系统。

2 发展体育经济的基本条件

2.1 基础设施的建设

体育经济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究其原因,体育经济必定是与大众性体育健身运动息息相关[3]。所以,制约体育运动发展的唯一因素就在于体育经济受到限制。毫无疑问,体育活动的形式各种各样,然而其中同样的地方就在于必须要一定的体育空间场所以及相对应的基础设施。这也是体育经济得以发展最为常规的一个条件之。由于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一般意义上属于政府规划建设中的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其建设的主体并非以单纯的营利作为终极目的,所以,体育经济并不会全部受到国内市场经济机制的太大约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可以说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然而对比国内的人口比例,仍然还远不能满足全社会的体育基础设施需求。

2.2 大众的支付能力

假使大众匮乏最基本的体育消费支付能力,所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定就如空中楼阁,大众的支付能力从本质上影响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程度。随着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大众可支配经济的数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在体育消费的比重也正在悄然增长。

3 发展体育经济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在我国市场经济已然非常成熟的形势下,部分公益层面的体育事业以及经营层面的体育产业更应当实现相互统一。最大限度上实现体育社会经济,就一定要伴随体育事业整体的跨越性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唯有实现体育产业化,通过成熟的市场经济有效机制来对体育资源进行一一分配,一一激发各环节的积极属性,方可达到体育事业大发展的目的。对此,体育部门必须要提高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企业一起联手办体育及其周边活动。

政府加大强化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持主要可从几个层面进行引导:一是財政拨款,这也是体育经济发展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意义直接代表着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肯定态度。在预算管理上,财政对其投放的区域、结构等展开统一的管理,优化预算的支出结构,在资金、福利层面给予社会各级更大地优惠政策;二是对体育产业中存在的各种诸如税收政策进行优化:在体育发展中,为了鼓励企业及个人对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国家财政部门可以在税收上给予其减免等优惠。或者给予减免;三是在政策上支持体育场所的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等政策,以便体育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开发。在土地征用环节上,对体育基础设施以及体育场馆的建设,采用行政土地划拨的形式给予企业及个人最大地支持。

3.2 促进体育经济产业化发展

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的其着力点应重点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推动原有的体育事业单位向企业制度转变,达到体制层面上的发展转型。能够确定的是,这也是体育经济发展产业化转型的基石,换言之,是体育产业化转型最为明确、具体、立竿见影的一种表现。体育事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深化的改革,因此,促进体育迈向产业化的转型,自然而然就需要从体制的内部开始转移。政府部门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形势下所长时间生成出僵化的体育体制,让体育产业的经营部门更能够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推进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资产重组,使体育产业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毋庸讳言,现阶段,国内的体育产业仍然存有相当规模上的均衡化以及粗放化管理的现象。利用资产重组,建设健全各大型的跨区域、跨产业、跨所有制的体育产业经营集团,并且适当的协调国内体育产业的结构,可以让国内的体育产业形成兼容有序的市场格局,营造出自由的竞争环境,最终从本质上,推动体育产业经营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产业经营企业或个人如果要实现有效发展,必定要完成产业体制的创新、管理创新。以个体层面的体育产业经营来说,必须要为自身定好位,知道自身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改要拓展什么内容,需要克制什么诱惑,才可以真正地深化自身的经营特色。相反,一旦体育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思路不定,没有经营特色,浮于表面,就必然无法发展壮大。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经济属于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单元,体育经济产业的发展是一项有前景、有潜力,并且充满潜力与机遇的产业。加大加强发展体育经济产业,对推动国内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于促进市场繁荣,增加就业以及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许松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2] 刘成云.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3,17(4):101-105.

[3] 贾桂云.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J].学术探索,2012,10(3):89-97.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问题与对策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NBA联盟管理模式对CBA联赛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