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探析

2016-10-14 19:34王保龙孙振波李淑元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体育

王保龙 孙振波 李淑元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31

摘 要: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德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下,应创新德育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当前国学热的形式下可对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补充。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嵌入到学校德育,可实现拓宽德育的方法、手段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双赢局面。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背景下,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 民族传统文化 学校 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131-02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释义

谈到体育,大多数人马上想到的是现代竞技体育,比如:足球、游泳、体操、射击、田径等,这是我们脑海中的体育,也是我们关注的体育。[1]而有这一种体育,长久以来,就在我们的身边,融入我们的生活,铸入我们的文化,但却被我们忽视、忽略,这就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总属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范畴,“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存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性。广义的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定和不断地修正,传承、发展,凝练了各民族体育发展的精神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模式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体育的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它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所呈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精神价值的体育文化综合体。当下文化是社会各界的一个热词,社会各层都在追逐自身的本体文化,这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迎来了契机。如何将民族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播开来,尤其是如何在高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通过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同时能够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思想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规范。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内容层次缺乏,总是简单重复相同的内容,缺乏循序渐进的德育素材,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民族传统体育包含的项目丰富多样,如,武术、龙舟竟渡、赛马、射术、拔河、象棋等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极具代表性,至今仍在广泛开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剖析可发现其蕴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例如:习武先习德的人文主义教育情怀始终贯彻在武术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龙舟竞渡的集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锻炼学生体质的同时也将德育内容自然的渗透到了学生的潜意识中。通过在体育课程中教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带入课堂,不仅不会占用额外的授课时间,还能达到丰富德育内容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每一项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包含的德育内容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素材、新的选择、新的思想。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德育形式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媒介,高校德育的开展形式长期以来处于手段较为单一的境地,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千篇一律的进行讲解,很难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谓言传身教,借助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强健体魄,也能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修养。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内涵,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鲜活的德育教材。传统“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均属体育的范畴,旨在教人强体魄,明礼仪。“孔子在教授射箭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从德性的角度来陶冶弟子的道德情操,他说:“发而不失正鹤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3]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自身的道德规范,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将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内化到个人思想认识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使德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也能避免学生产生视听疲倦,有利于改变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的局面。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育人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对“礼”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作为子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难以越此雷池。“寓德于体,以礼行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之中。[4]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展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归其原因在于其对当代人的育人价值和健身价值,其育人价值愈来愈被当代人所重视。观之全国,民族体育盛会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始于1953年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成功的举办了10届,赛事的级别和规模并不逊色于全运动会,当然民运会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的发挥着育人作用。近些年逐步壮大的中华龙舟大赛也在向世人展示这些传统体育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反观学校,在学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通过体育的载体更好地传播传统体育的德育思想是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精神垃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我国传统文化寻根求源,以期改变当下道德规范低下的現状,国学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借此契机充分体现其德育价值服务于当代社会。

3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久经时间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的是民族古老习俗的沿承,有的是久远过去生活的再现;有的来源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有的是生存智慧迸发的火花;有的在古朴中演绎着豪迈,有的在温柔中彰显着勇气,这些盛开在祖国各地的传统体育之花,经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流传到今天,成为每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传统体育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根植于我们的历史、丰富我们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学校德育开展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的许多内容自然也是直接可以成为德育资源的。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进行发掘、整理和扬弃,最终对其加以整合与运用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从思想上重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对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5]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在实践中,从技术操作层面,具体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这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德育价值转化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颇多,所体现的德育价值是也不一样的,在具体实施德育转化的工作时应区别对待,选择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13-14.

[2] 江月兰,张建雄.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剖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121.

[3] 王军.论礼射及其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6):124.

[4] 施吉瑞.体育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扬州大学,2010.

[5] 符灵荣.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6]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荟萃[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7] 王智慧.我国名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1):75-77.

[8] 马波.跨文化传播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4):456-457.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体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怎样在幼师音乐课程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