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之比较

2016-10-14 09:38林沈丹
党史文苑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新加坡价值观核心

林沈丹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在背景、内在特征及最终目的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在基本国情、所依存的传统文化、推进程度等方面有差异。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比较研究

1991年,新加坡以白皮书的形式提出共同价值观,其宣传与践行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以24字从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倡导,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新加坡共同价值观与我国核心价值观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研究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和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为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借鉴和经验。

一、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相同点

(一)两者确立的背景相同。经济方面,中国和新加坡经济现代化促使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人均GDP从6000美元上升至10000美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新加坡类似,中国在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加坡和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显著增强,此时,建立一套与经济现代化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新加坡和中国领导人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政治方面,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都有保持政局稳定的相同诉求。罗伯特·达尔曾说,“政治体系中的领袖通常维护一套持续和统一的信条,这些信条有助于说明和证实他们在体系中进行领导的合理性”[1]p78。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统一信条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体现,它的构建有助于加强对执政党的政治认同。新加坡在政党政治方面是一个一党为主的执政环境,其人民行动党居于统领地位。由李光耀带领的人民行动党一直注重政治的稳定和保持人民行动党执政的长期性。一套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和价值诉求的共同价值观有助于增强人民行动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与新加坡类似,中国政府致力于执政党稳定性建设。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随着日趋明显的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不断席卷中国大地,党的地位面临各种挑战和冲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有助于维护党的威望和声誉。

文化方面,新加坡和中国都面临着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新加坡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受到了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严重影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利于国民团结统一的西方思潮冲击着新加坡国民的传统思想。1989年1月,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在会议演讲时指出,“我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态度和人生观,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都有了改变。传统亚洲价值观里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观念,在过去曾经支撑并引导我们的人民,现在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化、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2]。而与新加坡相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日益激烈,像“意识形态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等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有着极大的对抗和冲击。同时,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至上的观念使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见义勇为的精神受到极大破坏。新形势下,中国只有构建一套全新的、适时的、前瞻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力量,防止别国的思想侵蚀。

(二)两者内在特征相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都体现了优良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合一体的内在特征。深入分析中国和新加坡的价值观可以发现两者整合了东方和西方、国内和国外、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明,尤其是两国都致力于把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结合时代价值观进行创新和发展,既不丢失传统价值的根基,也吸取了现代文明的精华,体现出优良传统和时代文明相结合的整合性特征。1991年新加坡政府经过各方面探讨和研究后,最终制定和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其基本内容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共同价值观提出之前,新加坡一直强调儒家道德教育。李光耀结合新加坡的实际需求对儒家道德进行创新发展,最终归结为重要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后来为了让新加坡其他少数民族消除对政府过分强调儒家文化的担心,促进新加坡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儒家“八德”教育思想转变成共同价值观。一方面,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深层内核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对儒家优秀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新加坡根据多元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的实际进行价值观创新。由此可见,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具有优良传统文化和时代文明相结合的内在特征。与新加坡相似,我国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三个倡导”反映的是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即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回答了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和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而在中国古代历来就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美德,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及修身就是对个人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层面的要求。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倾向于将对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当今,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世界文明的时代精华,体现出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融合一体的整合性品质。

(三)两者的最终目的相同。中国和新加坡的价值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价值观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最核心的范畴,它不仅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而且会形成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它主导、指引、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促进人们带着十足的干劲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之中。新加坡自独立以来,致力于发展经济,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跻身于亚洲前列,巨大的经济成就背后离不开制度、文化、价值观的协助和推动。从国民敬业精神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看,新加坡在共同价值观的推动下,国民遵循严格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精神,其中必然蕴涵着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形成良性竞争,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从国民和国家共度经济难关来看,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倡导公民吃苦耐劳、克己奉公、国家利益至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遭遇金融危机时表现得非常突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国民表现出对政府的全力支持,这为新加坡顺利渡过危机创造了良好的秩序和条件,最终扭转了新加坡经济发展状况。从良好的社会风气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看,良好风气促使社会稳定和秩序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为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与新加坡相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倡导为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精神食粮,并指明正确方向。

二、中国核心价值观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差异

(一)两者赖以存在的基本国情不同。社会制度方面,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新加坡自独立之日起只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社会基本阶级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内,一切体制、政策、法律、思想、文化、宗教、价值观念都是为了使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和财产安全得以实现,其充当的是资产阶级的保护伞。共同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上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则是为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一种意识形态产物。与新加坡相反的是,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其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其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可知,两国意识形态以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差异标志两国建构的价值观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社会发展程度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相反,新加坡早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两国发展程度的不同意味着价值观建立基础和推广方式存在差异。

(二)两者依存的传统文化积淀不同。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文化之中,以文化为根据和依托。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核心价值观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内涵,是文化内核的一种形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最深沉、最持久的核心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其文化积淀深沉丰厚、灿烂辉煌,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从纵向来看,经历了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繁荣、魏晋南北朝玄学昌盛、隋唐儒释道共同发展、宋明理学广泛传播;从横向来看,中国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研究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真理性认识,形成了囊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有“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经济管理思想;“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治国理政思想;“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的社会伦理思想;“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道德品质思想。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赖以存在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宽广深厚的。而与中国相反,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所赖以存在的传统文化却非常浅薄单调。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传统,因此,在这种多民族文化影响下,新加坡很难找到统一而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其传统文化根基分散浅薄而很难为价值观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没有赖以存在的深厚文化积淀,其本身的积极构建也正是为了能够“挖掘”出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文化深度和动力源泉。西方文化是外来文化,其文化底蕴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是新鲜的,并不久远。因此,新加坡只能在单一的儒家文化内核寻找其立足的思想根基和活力源泉。

(三)两者推进程度不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倡导与践行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在新加坡,已经形成了由执政党发动、政府主导、全国公民参与,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团体和组织、全国性活动、新闻媒体、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多种途径进行价值观建设的立体网络。”[3]p235在教育方面,新加坡十分注重将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价值观的倡导与培育。在政治方面,新加坡公务员带头践行共同价值观,以身作则,用共同价值观的精神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环境方面,新加坡每年要开展各种社会性活动,像“国民意识周”“文明礼貌运动”“尊老爱幼运动”“忠诚周”“华族文化月”“马来族文化月”“印度族文化月”等等活动,这些活动为公民的共同价值观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网络媒体方面,新加坡非常注重网络媒体环境的净化。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以共同价值观为准则对媒体进行严格管制,另一方面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功能,加强对共同价值观的传播。两者互为手段,相互促进,为新加坡创设了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从法治保障上来看,新加坡把蕴涵共同价值观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并用法治的强制力量为共同价值观的推行保驾护航。新加坡法律渗透于国家的方方面面并且非常具体,上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下至公共管理秩序、国民的衣食住行和言行举止。因此,新加坡通过教育、网络媒体、法律法规等各式各样措施和手段使共同价值观渗透到全国各地、各个方面,做到了全面覆盖。相比之下,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但其推广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短板和不足。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吴作栋.儒家基本价值观应升化为国家意识[N].联合早报,1988-10-29.

[3]崔志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新加坡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