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动态】

2016-10-15 08:59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7期
关键词:天津市污泥能耗

【天津动态】

2 015年天津万元GDP能耗下降7.2%

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7.2%,这是“十二五”以来天津市单年的最大降幅。

天津之所以在节能降耗上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根本上还是靠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这些年,天津连续推出一批又一批高水平重大项目,通过项目建设的增量,促进产业结构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2%,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50%,优势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89.5%。同时,天津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形成了计量准确、统计真实、考核到位的节能考核体系,促进了节能工作扎实推进。

另外,重点领域节能降耗贡献突出,天津全市上下围绕能耗占工业85%的冶金、化工、石油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国家重点监控211户重点用能企业,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挖掘节能潜力,实施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十二五”期间,工业在总量净增1.14万亿元的情况下,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2.1%,提前三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而在建筑领域,节能建筑占全市城镇建筑比重达到80%。(天津节能网)

天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年内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4%目标

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加快发展低能耗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在技术节能上找突破,日前天津市召开的节能工作中期推动会透露,“十三五”期间,天津市万元GDP能耗年均力争下降3.66%,今年确保完成下降4%目标。到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7%,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年均下降3.89%。

要从根本上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将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同时,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到202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0%。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在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方面,将加快锅炉节能改造,推广应用煤粉、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加大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发展系统智能控制,采用高效锅炉系统替代低效锅炉,应用清洁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到2020年,全市燃煤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达到80%左右。将推进电机能效提升,加大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等节能高效电机和变压器推广使用力度,加速淘汰落后低效电机和变压器,到2020年,淘汰在用低效电机230万千瓦,推广高效电机250万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50万千瓦,推广高效配电变压器880万千伏安。将推广电采暖、地源热泵、工业电锅炉等电能替代技术,到2020年,通过电能替代,使电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比目前提高1.5个百分点。

另外,天津市还将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100家绿色示范工厂,并建成南港石化、临港装备等5个绿色制造示范园区。(天津工信委)

天津市工信委通报2015年市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情况

近日,天津市工信委对2015年天津市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情况进行了通报。

从能源审计情况看,大部分单位对节能工作比较重视,配备专职节能管理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157家用能单位通过能源审计提出明确的节能措施共905项。其中,结构节能措施32项,管理节能措施243项,技术节能措施630项。预计总投资34.9亿元,实施后年可节能81.7万吨标准煤,年节能收益15.6亿元。

能源审计报告审核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较完整、符合要求的报告,共32家,占20.4%;第二类为基本符合要求、需补充修改的报告,共122家,占77.7%;第三类为不符合要求、需重新进行能源审计的,共3家,占1.9%。

审核结果为一类和二类的单位,能源审计报告中提出的节能措施,实施后符合节能相关奖励政策的,优先给予支持。组织推动能源审计工作的成效,作为区县人民政府、市属集团公司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2015年天津市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情况汇总表》详见本期公示专栏)

滨海新区:做活资源大文章

5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滨海新区为例,报道了近年来天津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循环链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补链”上下功夫,把各自孤立的行业,整合成闭合的链条,努力推进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共赢。

在滨海新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以前采取的是传统的填埋方式,占地面积比较大,同时产生渗滤液,对环境会造成不良污染。新区政府引进了废弃物处理专业公司,并为其申请了10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研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工艺。原本需要花钱填埋的污泥,最终转化成蛋白滤液和绿化土等产品,让污泥进入了循环产业链条。

污泥处理需要能源,新区政府又把距离不远的热电厂拉到这个项目当中。热电厂里使用的能源是蒸汽,污染物的排放为零。130度的蒸汽从热电厂出来,被送到污泥处理厂使用后变成了80度;再被输送到建材厂用于建材保养,温度再次降低到50度;随后被送去供热,完成供热后,冷却水又回到热电站用于冷却塔的降温,再次变为蒸汽。

现在,能否完善产业循环链条,已经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在引进企业、规划产业布局时的重点因素。“我们在原来不成链的地方,把断的部分补齐。”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在采访中说,要把像过去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没有产业聚集、有产业链条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这部分补齐。

如今,天津不光对循环经济的补链项目提速审批,还设立了专项资金补贴循环经济。相关法规的制定也陆续跟进。天津着手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如绿化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要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据报道,近几年,天津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结合,用高端高质高新实现耗能、污染、排放的“三降”。目前,天津已形成20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了42%。(滨海时报)

猜你喜欢
天津市污泥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有趣的云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