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驾到》:掐准中国式代际沟通的痛点,呈现动人情感

2016-10-15 02:24
综艺报 2016年15期

每个周末的电视荧屏,都是综艺江湖激烈对决的战场,各大卫视抢明星、抢模式,挖空心思、各显其能。然而,受众对一种事物的接受心理很难具备长期的稳定性,一味用明星、游戏、搞怪等元素无法长久维持高收视和好口碑,这就给情感真人秀留下了突围的缺口。

主打素人的情感真人秀胜在本身的纪实过程和记录的细节,最终留下的是鲜活的人物性格、好看的故事情节以及动人的情感。江苏卫视《老妈驾到》以代际沟通为切入点,以素人为主角,借由妈妈的观察视角,在“老妈帮帮团”的帮助下,来到孩子生活工作的地方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反映当下社会的时代大背景,刻画出不同类型年轻人的精神风貌,歌颂亲情沟通的美好和温暖,传播正向积极的正能量。

节目开播伊始就达到了全国同时段收视排名第二,成为周间档22:00时段的一大亮点。而在追求娱乐、拼大牌明星和颜值的节目制作潮流下,《老妈驾到》制作方唯众传媒一直以传播正能量为己任,十年来一直坚持原创,制作了《开讲啦》《青年中国说》《感恩成长》《我是先生》等一批受到广电总局创新创优表彰的优秀节目,《老妈驾到》则是唯众传媒秉持初心的最新体现。

情感真人秀常被批狗血、不走心,

怎么解决?

电视荧屏的真人秀时代,最火的节目类型基本上集中在两类:户外竞技类和音乐选秀类,其中的很多节目属于版权引进模式,且多是由大咖配置搞笑综艺咖的明星阵容,但由于节目环节缺少新鲜感,加之明星“刷脸”过度,这类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疲态。单纯娱乐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伴随着各种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情感类综艺节目逐渐升温。

不过,以往的情感类真人秀同样受到诟病。这里面有两个大的类型,一是以“直播间情感调解”的形式呈现,主角虽然是普通人,但雷同的情节、似曾相识的各种桥段以及节目中常常出现嘉宾之间的恶语相向,很快引来外界质疑为“狗血”、口味重、缺乏社会责任,也让此类节目很快遭遇瓶颈。

另一类是明星情感真人秀。这类节目的取景地点从家庭、校园到户外,无论是聚焦于亲子、姐妹、兄弟、夫妻关系,还是促成明星婚恋,所涉话题也十分贴近时代和社会,同时又不乏情感内涵。观众从这种节目中既可以满足窥探明星私生活的八卦心理,同样可以对自己的情感有所思考。然而,由于明星天生具有表演欲望,加上剧本痕迹太重,这些节目也时常被指责“不走心”“不真实”“做作”。

由此,想走“感情线”的真人秀节目,很难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要剧本为主,还是明星为主?敢不敢拍摄本身性格上就符合剧本走向的素人?实际上,寻找普通的典型人物其实比寻找明星更有真实感。《老妈驾到》的办法是,录制从室内走向户外,主角从明星变为素人,所涉及的情感话题更加接地气、紧扣时代,最终是为了让最广泛的观众深有同感。

掐准代际沟通的七寸

探寻真实普通的情感

所有的真人秀做到最后都是情感节目。作为情感节目的一大类,从去年以来,亲子类节目已经更多回归到家庭类或家庭社会关系类真人秀。在这之中,代际沟通是另一种形式的“亲子”。在讲究传统家庭观念的中国,家庭关系尤其是代际关系节目永远不会衰微,更不用说“代沟”所具有的天然冲突点。

同时,当今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安土重迁”不再是年轻人恪守的准则,“拼搏闯荡”成为时代的精神。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外出打工超6个月的人数已达2.78亿人次,大量的年轻人也在其中。而当90后最新兴的人群开始踏入社会,有关专家研究60后父母和90后孩子是代际矛盾最明显的两个群体,因为他们和父母在本能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方面都正好是相反的两代人,这两代人的代际沟通也是有需求的社会话题。

此外,中国人情感的表达普遍比较粗糙简单,而在长期得不到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双方的误解,特别是生性敏感细腻的妈妈,她心中的不解和不满必然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程度。

从这些意义上看,《老妈驾到》正是找准了这样的时代面貌和社会问题,所探讨的情感话题正是打到了代际沟通的七寸上,从而撬起父母与子女间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的杠杆:一方面将90后年轻人特殊的职业与特殊的心理状态展示给观众,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妈妈”传统思维的角度,她们从最初质疑孩子的选择到逐渐理解孩子的人生。

同样,这些普通人的状态最能触发普通观众的共鸣,看完节目,许多观众在为主人公的境遇有所感慨时,自然都会想:“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是,要怎样去解决和交流?”如果能引发类似的思考,可促进更多人的理解,这也是《老妈驾到》所要达至的最大社会意义,也成了驱动节目的情感内核。

素人真正成主角,明星为配角

在广电总局新政策的引领下,“星素结合”必将是未来真人秀制作的流行方向,但目前亮相的这类节目中,不少节目“素人”只是一个幌子,节目依旧是在卖明星,消费大牌。相比较而言,《老妈驾到》做到了真正的“星素结合”,并且真正以素人为主角,明星开始“靠边站”。

节目中,素人是身处不同职业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却辞掉年薪20万的体面工作,改当在母校门口卖凉皮的小商贩;有的是放弃稳定事业,坚持跳舞的舞者;有的是被妈妈不断催婚,但怀揣舞蹈梦想的网店店主;有的是只视妈妈为提款机,在横店跑龙套的“演员”;有的是发誓要让妈妈刮目相看的游戏女主播;有的是从小缺失父母的陪伴。这些有各种故事的年轻人,在一些观众看来,有点作,但实际上,他们诠释的是个性、梦想和坚持等一个个关键词,是独属于90后的思维:活出自我。

这些看似不断折腾的年轻人的后面,隐藏的是带有传统思想的妈妈。在她们眼中:到了年龄就应该谈恋爱结婚生子;有了高学历就应该找一个能让家族脸上有光的职位;女儿玩cosplay不是正当职业、也很费钱;女孩子就不应该四处奔波无着落,对父母的孝心是应该要多陪伴的。两相对比之下,在年轻人追逐梦想、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在妈妈看来就是不安分,不听话,没有按照自己的指令生活。显然,他们都需要相互理解。

所以,他们本身的“对立”和“碰撞”所产生的故事就足够需要时间去讲述,《老妈驾到》把镜头的八成以上都给予了素人,“帮帮团”明星也就成为了陪衬,后者的存在不是焦点,不以哗众取宠博出位,而是不断变换角色,从善意的角度协助老妈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孩子的工作和生活,为代际关系消除隔阂加强沟通。

在有限的“戏份”中,明星还是有相应的角色分配。很显然,这个阵容搭配虽然不是星光熠熠的大牌,但也非常符合节目要求。比如,《还珠格格》中皇后的扮演者戴春荣就代表着传统妈妈一代的想法,追求生活的安全和稳定,李菲儿和徐浩就属于年轻人阵营,敢想敢闯,这两方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冲突性,对推动节目的进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主持人李响就负责把控全局,指挥调度。他们就像是一台戏中的黄金配角,全部的努力就是要烘托主角,让他们焕发最打动人、最真实的光彩。

不刻意煽情,结局平凡却珍贵

真人秀+户外是一大趋势,情感节目也要顺应这一趋势,打破“直播间”的模式,走到户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妈驾到》是出品方唯众传媒在打造了《开讲啦》《你正常吗》等品牌室内录制节目之后,第一次真正推出的户外真人秀,显示了这家公司多产品类型的创作能力。

有人会好奇,制作从室内走向户外,制作费会大幅增加吗?其实不然,因为制作方并没有花大钱在明星身上,而是着重后期制作和为了故事需要的场景转换,并将室内和室外进行多样化相结合。室内更多呈现帮帮团与当事人的访谈环节,室外则是直接深入到90后主角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不断的切换也给观众一定的新鲜感。有的更是花钱营造如同大片的即视感,第三期节目中,老妈李晓红与帮帮团的聊天形式虽然传统,却是置于摩天大楼的顶端,相比演播室更加恢宏大气,更具有观赏性。

可是,在录制过程中不停转换场景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困难:如何在充满不确定的户外环境中还能把控全场?这不仅需要剧情的设置,还需要反复的沙盘推演,以及被拍摄者对节目组的充分信任。

比如,最惊险的是拍摄老妈和子女们的近距离接触。如第一期的主人公庄栋,老妈和儿子有“公交车跟踪”“卖凉皮”“进店吃儿子亲手做的凉皮”三个环节的近距离接触,这就要求节目组消除每一个细节的隐患,既要保证老妈不会被发现,又要处理好“老妈”和“儿女”两个拍摄组的现场调控问题以及隐蔽能力。

具体操作上,妈妈们在充分了解儿女的工作和生活之后,在关键的“妈妈与儿女惊喜相见”的场景中,节目只是给当事双方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爆发出人性的本能,表现真实的即时反应,他们要怎么做,他们究竟能否理解,愿望能否达成,完全不干预。因为所面对的是最真实的素人,节目组并不能控制老妈和儿女的情感走向,也无法控制拍摄过程中的变量。这同时也是因为节目秉承“真实”的原则。比如第七期录制时,王梓璇母女见面后两人的矛盾冲突仍旧无法调和,帮帮团面临任务失败的困境只好出手做双方的现场调解员。

所以,节目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过分追求大圆满结局,但起码他们都能借着这一次机会,各自重新审视自己,从而多一个角度看待对方。

节目的常见结局是,在母子两代人和“老妈帮帮团”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家庭的亲情破冰计划终于达成的,那些久违多年的拥抱和诉说,那些委屈和幸福交加的笑与泪,引人动容。这样平凡的情感线看似缺少了刺激和喧闹,却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