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后期与筑巢引凤

2016-10-15 03:28韩小凌
综艺报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制片厂

韩小凌

火热的暑期档因为近百部影片的扎堆上映显得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这让人又想起了此前沸沸扬扬落下帷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众多的公司酒会、发布会,以及这些会上各自拉出的华丽片单。对于任何一个融到钱、雄心勃勃策划了故事并且开了发布会的公司而言,我们善良地相信每一份片单都是认真负责的、可信的。

可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又不得不怀疑起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发布会电影”的可信性。

不说“做好”一部电影,只说“做完”一部可以放映的电影,必须要经过的是拍摄期和后期制作期。除了动画片,拍摄期需要演员、摄影组、录音组、服装组、化妆组,当然还有为所有人服务并进行管理的制片组。既然是“组”,就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有技术含量的、合作默契的团队。而人的培养速度肯定跟不上投资热钱涌入的速度。眼下的“演员荒”和“工作人员荒”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困难。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后期制作单位不足和优秀后期人才缺乏。如此情况下,横空出世的几十家新公司、每家动辄十部起的片单,真不知如何能完成。

放眼中国大陆各省市陆续出台的各种鼓励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无非是税费减免的策略,有些地区大概还给出了办户口和工作居住证的“大招”,可为什么但凡做电影的人还是会群聚在被誉为“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质差”的北京呢?难道只是因为传说中的那若干家咖啡馆的信息交流吗?

非也。

因为中国完整制作电影后期的全套流程相关公司只在北京有。如果不考虑出境做后期的话,要想在有效时间内、在合理的财务成本前提下把拍摄的素材剪辑、调色、做特效、做声音混录并最后输出成为可供放映的DCP拷贝,目前只能在北京做到。

虽然在上海等其他城市也有零星的DI调色、录音工作室等,但通常商业电影为了赶上映档期的要求,往往后期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同一城市里能解决所有问题会为制片单位和导演摄影节约很多奔波在路上的时间。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虽然前期拍摄显得更加便捷,却把更多的艺术再创作工作留在了后期阶段完成,因此数字时代的后期比胶片时代反而更长。一部影片可能拍摄只有45天,后期却至少要60天甚至更多。假设一部电影全部实景拍摄,创作人员从前期筹备到拍摄期都漂泊在外,而后期阶段却一定得去北京做。久而久之,自然会选择举家搬迁到北京,这样至少能让后期阶段处于相对规律的稳定状态。假如是类似《寻龙诀》这种强调视效的电影,后期则更漫长,七八个月到数年都再正常不过。

比照全国各地这些年出台的各种鼓励政策——有现金奖励的,有税收优惠的,北京却并没有给过同类政策。可电影人才最终还是会奔向北京,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居在距离后期公司近的区域内。例如大量电影人居住的望京、酒仙桥、望京等地区,周围就先后聚集了国内最主要的调色公司异彩、画林,声音公司声林等等。

所以,要想真的把电影作为产业引进和稳固在某个城市,单纯的取景拍摄政策、退税政策并非最有效的驱动力。上面提到的后期环节才是真正的秘诀。

这个道理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整个电影史上都已经证明过了。例如希区柯克仍在英国拍片的年代,英国已经有著名的Pinewood Studio了,今年这家老牌公司已经迈入它的第81个年头,至今仍是世界各国电影(包括美国六大)的主要制作基地之一。(本文没有译成中文的“松林制片厂”是为了避免误会,因为Studio这个词在电影行业里往往被狭隘理解成“工作室”或者“制片厂”,其实Studio在百年的电影发展史里,既是一种物理存在,包括摄影棚和后期制作棚,也是一种管理和运作的体系。)

著名的好莱坞Studio们更是电影拍摄和制作的基地,只是近年来出于成本、税收、工会等管理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离开洛杉矶去其他地方制作。例如,有Pinewood Studio在加拿大、马来西亚及亚特兰大的制作和拍摄基地,也有分布在德国、意大利的有针对性的一些制作公司。某种程度来说,好莱坞电影和诸多的美国产品一样,已经是全球制造了。

这其中最有产业模范意义的是新西兰惠灵顿。倘若Peter Jackson和Richard Taylor在拍摄制作了三部《指环王》之后,没有在当地逐步建立其后来的Weta Digital和Parkroad Post Production并保持技术领先的话,恐怕偏居世界一隅、人口不过40万且以大风闻名的惠灵顿再也不会和电影有关了。而现在的惠灵顿是覆盖了特效化妆造型、数字特技和全套电影后期的南半球重要的制作基地,不但又为Peter Jackson的《金刚》和《霍比特人》等提供了技术保障,更吸引了詹姆斯·卡梅隆来此制作《阿凡达》系列电影,并进而定居于此。新西兰的电影政策到今年才推出了后期制作补贴政策,可即便没有这项政策,其全世界公认的顶级水平也一直吸引着最高规格的电影来此制作,并进入到一种技术创新、技术领先的良性循环状态中。

回看中国电影史,我们也曾有过各省都办制片厂的年代,可那十多个小制片厂到了后期冲印配光阶段也只能去北影、上影、长影或者珠影这四家有洗印厂的兄弟单位去加工。这种格局,就和今天全国各地的电影立项拍摄以后还是要去北京做后期是同样的道理。

后期基地的建立从基建上来说并不难,难的是人才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尤其随着数字芯片速度的提高,数字后期技术更新极快,能保持技术上的敏感度和时效性,又兼具艺术的品位和格调,这使得后期制作人才培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且绝不会有幕前明星那种一夜成名的偶然性。

所以,所谓产业发展,筑巢引凤,真正需要引导的是建立优秀的后期基地和团队,不能只盯着幕前看得见的那些明星、导演、制片人们。因为电影归根结底是要依托复杂的工艺流程完成的科技产品,这些常人看不见的工序和技术工作是决定电影技术和艺术品质的核心所在,也正是因此才有“电影工业”的说法。任何国家任何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提升,毫无疑问,必须是建立在技术自主、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的。电影亦然。

猜你喜欢
制片厂
艰辛的探索:1958-2019年的山西电影制片厂
后疫情时代摄影棚紧俏 影视公司博弈不可避免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落寞或重生
动画片
重建潇湘电影制片厂建厂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