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6-10-15 04:19高艳辉周小芸
中国市场 2016年3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高艳辉+周小芸

[摘要]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对教育的投资能否得到大于成本的收益的问题值得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实验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各民族地区展开,形成了双语教育体制。这一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教育人才而实施的双语教育政策归根结底,需要对教育的长期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背景下进行教育投资,不仅实现教育的发展,对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更起到了带动作用。

[关键词]教育投资;少数民族教育;经济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094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对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方式。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对教育投入。教育投入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其关键在教育。教育的重头戏就是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保持教育公平,维持教育发展,落实到实际就在于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不管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长远大局来看,还是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当前存在的各种教育问题的现实需要来考虑,加大教育投入,找到少数民族教育投入的切入点都是相当迫切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致力于开发本地区本来就匮乏的人力资源,以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为基础与前提。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也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经济社会要发展,生活水平要提高,民主要更加健全,教育就应该更加发展。同时,教育投入对解决民族贫困问题回报率不低,对技术创新与进步有着显著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

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文章将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具体到讨论教育投资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投资的驱动机。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实际消费,挖掘越来越多的生产潜力,扩大生产,在原有投资拉动内需的环境下,也做到教育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如果教育的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就会缺少先决条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立足于资源环境、科学技术、教育等有足够的资金。在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投资的法律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人力资源,积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教育发展处于政府职能的优先地位。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能促进生产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投资不会只注重对教育的投入,也是对未来的战略投资,也会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各种消费问题。这说明教育投资不仅具有经济效益,也有其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

2.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和普及教育

经济落后不可避免地导致穷人的教育、落后的教育,必然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低下,必然导致教育投资的困境。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是边远贫困地区,由于历史等原因,现代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传统“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放缓。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上升,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学生因无力支付学费而辍学,对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2 缺少教育投资、教育发展缓慢

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在总量上有较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教育经费存在太多的历史欠账,教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过低,加大教育投资主要用在了教师工资政策和补贴。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少,大部分的财政赤字,反过来又制约了少数民族教育投资。由于缺乏教育投资,学校缺乏经费与配套设施,难以改善办学条件。

2.3 对接受教育的思想观念仍然落后陈旧

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了学生“不愿读书”“无钱读书”的情况。经济困难教育落后,除了客观因素,还存在着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思想等方面的因素。教育需求面临下降,在小学和中学,尤其是初中入学率仍然很低。

2.4 师资力量薄弱、结构复杂

就数量而言,师资总量增加,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需求。从质量上看,代课教师质量较低,师资队伍不完备,不能有效地进行高质量的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严重不足,对教学有着直接影响。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知识范围相对较窄,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观念落后。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学科受限,在教学方法上经常出现经验主义。

3 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民族特色鲜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夷夏观”,还是资产阶级观念的民族政策都不能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中国民族问题纳入宪法,使民族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教育、科教兴国。

(2)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也取得了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依然是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支出继续增加。虽然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但是相比于东部地区,仍属于在偏慢地增长。这种经济的困难增长,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必须以教育投资来增加人力资本,以人才聚集实现技术进步,缩小差距,均衡发展。

(3)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与利益实现不对等,教育投资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由于民族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主体与利益主体不一致,少数民族的孩子上大学就属于人才流动,大多数在不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形成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利益主体是本人和上学地,而承担了各项教育成本的少数民族地区却不是利益主体。

4 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1 教育投资积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积累人力资本,推进结构改革,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贫困、文化贫困的现状。人力资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求稳定求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人力资本将起到支撑作用。在教育领域,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并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优秀人才。教育投资缺乏或盲目往往导致社会对人力资本需求的不稳定。

4.2 教育投资的回报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及其运动关系的总和。而对教育投资的加大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发展是人才强国的前提,同时也是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投资把科学理论和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从而提高劳动能力,以满足不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和不平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教育投资的回报就是实现劳动力供求平衡。

教育是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对教育投资调整和更新教育内容和就业方式,用科技成果来武装受教育者,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支持鼓励再次创业或再培训下岗职工和失业者这种社会援助的教育方式解决就业难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弹性随着教育的投入而越来越大。

4.3 教育投资产出智力资源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是生产的重要因素,资本就是人类生产的催化剂,教育资本就是人类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软动力。教育投资产生的回报是高科技人才的发展,精心培育高水平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因此,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一环。教育投资的回报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参与者的持续发展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解决民族贫困问题,特别是文化贫困。知识、技术的发展,就是教育投资的利益实现,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决定了不发达地区的生产效率。教育投资的回报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掌握知识、技术,充分利用教育投资产出的智力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5 结 论

在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对教育的投资是阻碍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并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解决一系列的民族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加大教育投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守恒.教育动力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