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平台医患关系报道特点研究

2016-10-17 23:50姜雨佳
今传媒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浪微博内容分析法医患关系

姜雨佳

摘 要:近年来,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个别医疗纠纷甚至演变为极端的媒介事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微博上媒体的报道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框架理论得出以下结论:医方强音、患方消音,媒体积极发表意见,参与构筑医患关系;媒体对于正面医患关系和负面医患关系的处理手法不同;媒体倾向于报道负面医患关系,因为这类事件能吸引更多关注。当代社会,媒体需要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助力。

关键词:医患关系;社交媒体;内容分析法;新浪微博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035-04

一、引 言

近年来,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个别医疗纠纷甚至演变为极端的媒介事件,这与社交媒体近几年的兴起和发展是分不开的。社交媒体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孕育了一次又一次有关医患问题的媒介事件。例如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手术室自拍事件、肛门温度计事件、北医三院产妇死亡事件等,都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议。

社交媒体是即时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其消息更新迅速、及时,使受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讯息,但这也加剧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极端的医患纠纷事件能够被迅速放大和传播,进而可能导致群体非理性行为的爆发,使医患关系愈发紧张。而随着事件的反转、当事人的洗白,有关医患问题的报道存在的严重问题也逐步暴露了出来。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保障医患双方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政策上的关怀支持,也需要媒体积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成助力。

二、文献综述

戈夫曼最早将框架理论引入传播学,他在《框架分析》一书中将框架定义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1],框架“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2]。换句话说,框架是一种意义的生产过程,而它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影响。吉特林在戈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框架理论,他认为框架就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3]。也就是说,框架是一种用以选择的规范,它依据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进行内容的建构,并影响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认识的形成。

在框架理论应用于研究的历程中,早期多采用定性的文本分析方法,而坦卡特为了规避质化研究的主观性,设计出由11个指标组成的“框架列表”用以进行量化的分析,这些指标分别是:新闻标题(包括主标题、副标题),新闻图片,图片说明,新闻导语,消息来源,引语的选择,引语的强调,文章所属系列的标识,数据和图表,文章的结论[4]。这也奠定了目前将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一文中,作者孙彩芹总结出目前框架理论实证研究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将新闻来源、消息来源、引用方式、报道内容、报道对象等进行分类,进行定类测量,比较不同类别所占的比例”[4]。本文也将采用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

近十年来,中国的大众媒体呈现出从过去以传统媒体的声音为主到如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张思玮通过对《中国青年报》2006~2007两年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主题内容凸显了医患之间的矛盾纠纷,却缺乏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消息来源上,偏向医方、官方、学者和专家等强势方,患方的声音相对微弱[5]。迟晓婷对新华网2010~2014年医患关系报道做框架分析后得出结论,医患关系报道主题从注重负面报道为主向正负面报道均衡转变;消息来源虽然偏向强势方,但是开始注重倾听医患双方的声音,尊重双方话语权[6]。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传统媒体关注的重点;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呈现出正负面信息均衡的态势,话语权也由强势方向医患双方转移。

涂光晋、刘双庆指出,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医患关系进行报道时,“对冲突的关注是大众媒体建构该类事件常用的框架策略。[7]”媒体往往以一种聚焦冲突、反复插入符号化文本的模式进行构建,“大众媒体通过反复插入符号化的文本,建立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将极端的医患暴力冲突事件制造成一系列的类型化新闻,制造了医患暴力冲突频繁发生的拟态现实。[7]”社交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报道进行分析是一种发展趋势。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报道内容进行量化研究,以期在社交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报道框架上有所发现。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社交媒体平台上医患关系报道框架有何特点。基于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提出两个研究假设:

假设1: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体的态度立场倾向于负面。

假设2: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体更倾向于在事件未最终定论时发布消息。

(二)研究方法

1.总体界定

在网络传播时代,社交媒体凭借其时效性、交互性和易接近性广泛应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根据新浪微博官方发布的《微博2015年Q4及全年财报》,2015年微博月活跃用户数达2.36亿,比2014年增长了34%[8]。新浪微博自问世以来热度不减,在社交媒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这一平台信息丰富全面,故以新浪微博为代表进行研究。

首先利用新浪微博的“高级搜索”功能,以“医患”为关键词,检索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内所有媒体机构发布的微博,而后将这部分数据抓取下来。共得到微博442条,人工剔除广告、主题与医患关系无关的微博113条,将最终得到的329条微博作为研究总体。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本文采用全样本进行编码。

2.类目建构

结合社交媒体的信息发布形式、特点以及研究目的,本文制定出如下类目:

(1)新闻来源

即微博是由什么媒体机构发布的,这是为了考察微博医患关系报道话语的集中程度。

(2)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即报道内容的信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本文将消息来源划分为医方、患方、医患双方、官方(卫生部等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权威机构/专家/学者(独立于政府和医患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媒体、其他或不详共七个类别。

(3)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分为以下几类:正面医患关系、负面医患关系、政策或建议(政府公文、专家学者及第三方机构提出的建议对策等)、调查数据公布、医患关系评说、其他。

(4)意见多元程度

意见多元程度指报道中体现了几种意见、这些意见的一致性如何,包括一致意见、不一致意见、只有一种意见三个类别。

(5)态度立场

态度立场指报道赞扬或贬损某一事物的情况,包括正面、负面、中立三种立场。

(6)报道时机

报道时机指微博发出时主体事件进行的状态,包括未开始、进行中、已结束、不明确(时机无意义)四种情况。

四、研究发现

(一)描述性统计

1.新闻来源

从新闻来源看,关于医患关系发声最多的五家媒体分别是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视点、中国之声、财新网。在2014~2015两年期间,这五家媒体发表的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占此类报道总数的22.5%。从权威性上看,这五家媒体均为国家级,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力。

2.消息来源

在消息来源上,媒体最多(24.0%)。这里所说的媒体不包括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特指新闻工作者在微博上就某一话题发表了评论,而不是以某一事件或现象作为主要报道对象。与其他消息来源相比,媒体自己的声音更为突出。此外,消息来源为其他或不详的也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23.1%),但这并不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报道信源都不明确,而是指在微博140字的篇幅之内没有体现出信源。这反映出微博字数的限制模糊了消息来源,向受众呈现的信息不完整的弊端。

除了以上两种消息来源之外,发声最多的依次为医方(17.9%)、权威机构/专家/学者(14.3%)、官方(13.1%)、医患双方(5.2%)和患方(2.4%)。可以看出,医方的声音相对强势,而患方则较为弱小。医患双方同时发声、患方单独发声的比率都很低。另外,官方与权威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占比相近,可见媒体所选择的官方和第三方的观点数量是差不多的。

3.新闻主题

在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数量最多的是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占比27.7%;其次是医患关系评说(21.0%)、正面医患关系报道(18.2%)、政策或建议(14.0%)、调查数据公布(9.1%);除去以上几类主题,其他报道占比10.0%。

可以看出,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在微博平台上得到了媒体更多的青睐,而正面医患关系报道比负面医患关系报道的数量少了近10%。医患关系评说类报道也是医患关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博这一平台上,媒体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经常以“早安”、“晚安”的形式对医患关系发表评论,评说当下医患关系的热点。

4.意见多元程度

微博平台上绝大多数(86.9%)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都只体现出了一种意见,比如只有医生对于事件的叙述而缺少患者的声音;而反映多种声音不一致意见的报道占比10.0%;此外,多种声音表达一致意见的报道仅占3.0%。

5.态度立场

在2014~2015年关于医患关系的报道中,绝大部分(66.0%)的报道的立场是中立的,具有正面倾向的报道占比21.6%,而带有负面倾向的报道占比12.5%。

6.报道时机

大多数(占比58.1%)的事件在被报道时处于已结束的状态,即事件已经发生并产生了一定结果;有29.5%的报道属于非事件类报道,其时机不明确或无意义,比如媒体的评论等;另外,有10.6%的报道是在进行中即处于未完成、未定论的状态时被报道的,例如仍处于调查中的医患冲突类事件;还有很少一部分报道(占比1.8%)是对未发生事件的预先说明,比如即将推行的政策等。

(二)交互分析

1.新闻主题与态度立场

得到以新闻主题为列变量、态度立场为行变量的交叉表如表1所示:

在正面医患关系报道中,有83.3%的报道是有正面倾向的,负面和中立的报道分别有1.7%和15.0%。说明媒体在对正面医患关系进行报道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其表示出肯定和赞扬,力图对目前的医患关系有所改善。

在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绝大多数(79.1%)都是中立的,正面、负面倾向分别占比1.1%和19.8%。说明媒体在报道负面医患关系时大多采用了相对客观中立的态度,只有不到两成的报道在已有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表了媒体自己的观点,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不满和指责。

医患关系评说类报道中,56.5%的态度立场为中立;在报道政策或建议、调查数据和其他内容时,媒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达到80%以上。

2.新闻主题与报道时机

将新闻主题作为列变量,报道时机作为行变量,得到交叉表如表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报道时机这一指标仅对事件类新闻来说有意义,故这里选择两类典型事件——正面医患关系、负面医患关系进行探讨,省略其他主题类型的样本。

80.0%的关于正面医患关系的报道都发布在事件结束后;在5.0%的报道发出时,报道中呈现的事件还在进行中;此外还有15.0%的报道没有明确事件进行的状态。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61.5%是事件结束之后发出的;有三分之一(占比33.0%)的报道所呈现的事件还没有定论;报道时机不明确的占比5.5%。

相比正面医患关系的报道,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事件处于进行中的占比更高,这说明媒体向受众所呈现的负面医患关系事件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没有定论的。对于没有定论的报道,受众往往只能从中获知事件的表象,而对于更详细的来龙去脉、最终的责任判定却无从得知。

五、结论与讨论

(一)医方强音,患方消音

从上文描述性统计部分可以看出,在医患关系报道的发声中,医方是明显的强势方。但在很多医患纠纷中,患者往往和医生持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看到,医患同时发声的报道仅占5.2%。在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中,医患同时发声的比例也仅有11.0%。这显示出了社交媒体平台上媒体偏向强势医方、淡化患方意见观点的报道框架。

无论患方与医生所述是否一致、是否与事实相符,媒体都应客观地予以呈现。微博的字数限制了媒体只能摘取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报道,但在患者作为当事人的报道中,也应给予其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作为媒体要尽力赋予医患双方平等的话语权,尤其是在关于医患纠纷事件的报道中。

可以看出,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体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构筑医患关系。媒体通过评述当前存在的问题,致力于消除医患之间的误解、调和医患之间的矛盾。但是媒体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应避免过多的“鸡汤类”、煽情的文字。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评述医患关系,通过诠释利弊、报道典型等手段,努力促进医患关系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二)正面、负面医患关系处理手法的不同

从上文交互分析的结果来看,假设1、2均得到证实,即媒体在报道正面、负面医患关系时,在态度立场和报道时机上都存在显著差别。

从报道立场上看,媒体在报道负面医患关系时比报道正面医患关系时确实显示出了更多的负面立场。媒体的这种倾向性报道框架很可能会导致受众集体导向一方,非理性地对另一方展开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甚至网络暴力,从而导致更大的危害和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媒体应尽量避免引导性的用词,避免血腥、暴力场景的描绘,更多地关注事件所折射出的问题,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这一类报道博取受众眼球、为自身赢取更多的关注。

从报道时机上看,媒体在报道负面医患关系时也比报道正面医患关系时留下了更多进行中的“谜团”。针对这样的事件,媒体应跟进后续报道,还原事件全貌,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避免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三)倾向于报道负面医患关系

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在所有参与统计分析的报道中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明显多于正面医患关系报道,可见媒体对这一类报道的“偏爱”。分别用正面、负面报道与受众评论数做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说明,较正面医患关系报道而言,负面医患关系报道对于微博评论数具有显著性影响,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出负面医患关系报道能够吸引更多受众注意、带来更多互动。而受众的互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家媒体的影响力,由此可以得知负面医患关系报道为何得到媒体如此偏爱。

媒体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这种公信力是社会所赋予的。因此,媒体在确定报道框架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并非衡量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的唯一标准。在对新闻事件进行取舍时,正如新华社中国网事发过的一条微博中所说:有些新闻,媒体要学会“忍痛割爱”[9]。

六、结 语

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医患关系报道进行分析,初步梳理出了此类报道的框架特点。但同时,本文也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首先,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针对媒体报道特点做了实证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需要通过深入的话语分析来补充和丰富;其次,没有就特定的医患纠纷而引发的媒介事件做具体分析和深入挖掘;最后,本文仅仅简单地对正面、负面医患关系报道的评论数做了回归分析,而没有进一步对传播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

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需要多方努力,也期待有更多相关研究对这一议题作进一步地阐释,推动医疗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台)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A].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C].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18.

[2] (美)Erving Goffman. Framing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 tion of experience[A].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C].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19.

[3] (美)Todd Gitlin.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r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A].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C].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19.

[4]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9).

[5] 张思玮.《中国青年报》医患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D].河北大学,2009.

[6] 迟晓婷.新华网(2010-2014)医患关系报道的框架分析[D].河北大学,2015.

[7] 涂光晋,刘双庆.社交媒体环境下医患暴力冲突事件的媒介呈现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11).

[8] 新浪微博.微博2015年Q4及全年财报[R].http://tech.sina.cn/I/gn /2016-03-03/detail-ifxqafha0314064.d.html?vt=4&pos=18.

[9] 新华社中国网事.“手术室自拍事件”:有些新闻,媒体要学会“忍痛割爱”[Z].http://weibo.com/zhongguowangshi?refer_flag=10010 30103_.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新浪微博内容分析法医患关系
新浪微博数据爬取研究
新浪微博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与群体心理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微博的社会公信力现状探究及其未来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