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产纪录片的文本嬗变

2016-10-17 00:28赵志洋
今传媒 2016年8期

赵志洋

摘 要:国产纪录片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沉寂,在近几年迎来了复苏并出现了一些现象级的作品。随着创作时代的更迭,纪录片在文本创作上发生了嬗变:受到创作技术、社会文化、观众偏好的影响,创作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逐渐契合市场的需要,纪录片的文本创作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国产纪录片随着时代的需要产生的变革。纪录片文本主要包含的影像文本和文学文本,由于这两者的相辅关系也决定了在嬗变过程中无法独善其身。

关键词:国产纪录片;影像文本;文学文本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117-02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产品,近年来在中国影像市场迎来了复苏,2015年第十二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公布了《2015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中国纪录片在电视黄金时段的年度收视率、广告投放、进入院线的数量和票房均打破了近几年来的记录,形成了市场的纵深发展。国产纪录片在市场上的复苏,特别是在院线和网络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取决于近几年来创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纵观纪录片发展的历程,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社会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改变,观众对纪实类影像作品的需求不断的提升,敦促着纪录片创作者在文本创作上作出改变;与此同时,市场也在进行选择符合大众需求的、迎合当下口味的作品。这两者构成了当代国产纪录片文本嬗变的内驱力和外驱力。影像得到了技术的提升,清晰度和信息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镜头选择和更高的审美价值。但影像文本的革新并不足以推动纪录片创作的嬗变,应和时代特征与大众审美需求的文学文本创作,才是当代纪录片形成创作风格的关键。纪录片是使用符号构成文本的创作,即创作文学文本,并将之符号化重构影像文本。这也是创作者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体现创作价值的过程。

一、文本价值与纪录片文本创作的嬗变

纪录片的文本价值既体现在创作价值,也体现在传播价值和经济价值上,可以说既体现在内部,又体现在外部。从纪录片本身来说,文本价值体现在审美和文献作用上,这也是大多数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初衷。作为影像作品,纪录片应当具有审美性,提供审美享受也是其基本功能。但是纪录片由于记录对客观空间的限制,影像文本上的美处于艺术和非艺术的临界点上,一方面追求影像极致,一方面又要追求“真实的记录之美”。这两种追求形成了复杂的纪录片美的标准,创作者一方面在拍摄技巧上下功夫,一方面又要保证纪录片对“社会美”的发觉。对于“美”的发觉,是对有价值的自然活动、社会活动的记录,并从此体现出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纪录片对“非虚构性”的强调体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所倡导的美学精神内核,同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化表现则对“美是生活”有了新的演绎。这种真实的记录作为具象化的文献,除了影像文本的记录,文学文本的记录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下创作者的思路。

对影像市场来说,外部价值更容易衡量一部纪录片的好坏。除了纪录片院线票房、广告投放等直接经济价值,还有不少商家看中了纪录片的传播效应,借助其进行商业宣传。纪录片的发展则取决于市场是否认可和取得市场回报的多少,但其活力根源在于其良好的社会价值。纪录片文本对主题的选择,挖掘主题的深度,表现的角度决定了取得的社会效应,进而体现了传播的价值。

近年来,纪录片文本价值的取向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在创作手法上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技术进步带来更加高清的摄录设备和多样化的拍摄角度之外,纪录片对故事性有了更高的追求。纪录片偏重于创作人物的表面,这是其客观记录的创作规律决定的,在客观的基础上,创作者总是试图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加工,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通过故事把记录的事实展示给观众。在文本创作上,选择和加工成为了新的问题,在创作的初期阶段,经过调查,如何赋予主题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文学文本创作的关键,在客观的基础上,对可选的角度、采集的素材选择加工,把故事具象化、人物化。在主题的选择上,反映中心社会的纪录片逐渐增多,对政治、经济等敏感问题敢于触及,对一些冲击力较强、矛盾尖锐的记录主题敢于深挖事实真相。比如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高考》、2016年播出的纪录片《养老中国》,都是针对中心社会话题创作的纪录片。纠正了纪录片行业过度使用“主题先行”的创作方式形成的思维定式,把占社会主要地位、能够代表社会整体水平群体的生活状态纳入纪录片的视野。

二、受众偏好与纪录片文学文本的嬗变

纪录片的文学文本并不仅仅是纪录片传达出的语言符号,而是包括了前期调查、创作文案、解说词稿件甚至包括记录创作过程、导演思路的衍生书籍。文学文本贯穿了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全过程,是创作者为自己的创作设定的信息参考,这个预设的思路决定了整部纪录片的语境和方向。文学文本的创作虽然掌握在纪录片创作者手中,但是决定这部分文本的是受众对纪录片的偏好,或者说是创作者对目标受众的分析和取得传播效果的预判,根据分析和判断,对前期调查内容进行选择,确定主题,完成文案和解说词稿件等。

纪录片的文学文本是创作的核心,包含了作品内和作品外的大量文字成果,比如2016年火爆网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前期调查文案就多达10万字,创作团队就将从这些调查报告当中,拟定拍摄主题、选择拍摄对象、编辑故事。可以说纪录片从文案策划到拍摄剪辑都围绕文学文本进行,甚至在播出阶段,还可以通过纪录片相关的衍生书籍进行二次宣传。但是所有的创作都基于一个设定:目标受众会肯定这部纪录片选择的主题、视角、语境。这是逐渐成熟的纪录片市场向创作者提出的必须要求,国产纪录片正在逐渐脱离政策扶持才能存活的生存环境,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已经试水了商业化市场的运作,并且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独立制作人。

随着传播渠道的改变,纪录片受众的群体正在细分、扩大,受众不再是纪录片传播当中被动参与的客体,而是主动参与选择的传播主导。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纪录片会在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体内部进行传播,并且这种传播非常高效,因为在网络媒体当中形成的用户群往往具有相似的知识背景、品味、文化需求,用户之间自发性的相互推荐、分享和开放的受众参与环境,使得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事半功倍。比如2016年热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在B站和豆瓣上受到了热捧,才逐渐获得了受众的关注。由于收视纪录片的人群相对固定,并且纪录片的文献性又可以明确对受众的划分,受众参与纪录片传播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种市场环境良性地影响了纪录片产业走向规范化、理性化,同时也向纪录片创作和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是否会因为受众的需求改变纪录片创作人的初衷,出现为了迎合市场而创作的纪录作品。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过度商业化的市场的确会带来这种情况,因为当纪录片的创作能够通过文学文本对主题和内容加以取舍和控制的时候,纪录片创作者将拥有较为灵活的操作空间,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甚至是投资人的要求进行命题创作,“命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将继续大行其道。

三、数字影像与纪录片影像文本的嬗变

数字影像技术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在数字媒体平台上,纪录片和其他影像产品一样,获得了比传统媒体更大的传播优势,几乎无限的数据空间、快捷的播出渠道、交互式的收视体验、自由的收视选择等都成为了纪录片传播的“新常态”。但是在创作上,影像文本受到技术的影响,加入了新的元素,逐渐改变了创作的规律。

纪录片借助了影像文本直接的、非推论性的感性直观形象完成了记录的功能,影像文本既是文学文本的符号化,又是创作者思路的具象,这两者一个决定了影像的主题,一个决定了影像的角度;一个源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一个源于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数字技术对这两方面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拍摄工具的数字化、微型化,降低了拍摄成本,让创作团队的创作周期可以无限延长,特别是深入自然环境等环境复杂的拍摄场所;在纪录片需要长时间跟拍的时候,减少更换胶片、磁带的频率,保证摄像机无间断的进行拍摄,可以确保不会错过精彩的镜头。但与之相应而来的是采集素材的几何式增长,简单的跟拍使摄像师不断丧失对画面的理解和思考,影像文本的质量越来越低,表达的信息量越来越少。

除了拍摄部分,对数字虚拟影像的使用是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纪录片最可贵之处就是对于拍摄对象的自然记录,数字虚拟影像打破了这一壁垒,对于一些影像文本难以表述清楚或者无法再现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真实再现”。而这种“真实再现”的做法,正在纪录片行业当中形成争议,因为实在是难以衡量创作者在“真实再现”当中加入了多少主观的因素。

国产纪录片正在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创作也在近几年迎来了又一次繁荣。随着创作环境、技术、受众的改变和市场的挑剔,国产纪录片创作的转型与革新,引发了纪录片文本创作的又一次嬗变,值得期待的是,这一次嬗变带来的进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改变中国纪录片创作和传播的固有形态,一个新的纪录片时代即将来临。

参考文献:

[1] (美)希拉·克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2]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3] (美)迈克尔·拉比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播大学出版社,2005.

[4] 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辉.纪录片:想法与做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6] 王迟,(英)布莱恩·温斯顿.记录与方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