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及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探讨*

2016-10-18 07:09马巧梅杨秋翔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专业

马巧梅,杨秋翔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微课设计及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探讨*

马巧梅,杨秋翔

(中北大学软件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针对当前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来指导微课设计这一问题,文章在分析微课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微课设计环节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微课设计具体过程,根据微课制作环节的基本步骤展开讨论,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微课设计;教师专业成长;制作过程

一、引言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可视化微型学习资源。微课制作不仅是一项资源开发工作,更是一项集网络课程的设计、规划、建设应用与研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作。[1]

好的微课不仅能使广大学生受益,而且能够通过微课的制作过程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目前业界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来指导微课的设计,不同的课程知识结构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本文通过微课设计具体过程,针对微课设计环节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微课的制作过程

微课的制作过程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知识点的选取、教学设计、微课的录制与合成、反思与修改以及教学使用与反馈。

1.知识点的选取

微课一般是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用微课处理。微课程本身短小、精悍、时间长度有所限制,当面对具有较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时,其学习效果会逊于具有较大容量的学科教学这一方式。

因此,对于知识结构简单、目的性强、简明易懂的知识,可以使用微课;而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不易阐述明白的知识,不宜过多地去为了“微课”而走“微课”的形式。[2]

在教学设计时要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有统一的掌控,对知识点的难易、课程进度、总课时、哪些知识点适合用微课讲解有整体的认识和规划。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点选择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得到了准备制作微课的一系列知识点,在设计教学进程框架的同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知识脉络,同时对整个课程有整体框架设计,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设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师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点有整体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C语言微课制作时,我们选取微课知识点时采用的表格如表1所示:

表1 知识点选择结果表

表格列出了每章需要微课处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每章的关键内容,但是又容易用微课来表示。所有的微课均可以采用树结构的形式放在网站,供学生课后学习,加深学习印象。

2.教学设计

这个环节是根据表1进行每一个微课的教学设计。由于微课时间非常短,但又要求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引入方法要引人注目,讲解线索要清晰,收尾要快捷,语言设计要生动有感染力。如何使得主题凸显,收到良好的课内课外效果,需要反复进行研讨。

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提前对微课进行设计,写出设计好的脚本,准备在下一个阶段使用。表2是我们准备的“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微课脚本的部分内容实例。

表2 设计脚本实例

脚本确定后,可以反复修改,直到符合要求。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的过程,对知识点和教学进度能够有更好的理解,从而强化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3.微课录制与合成

在微课录制前,需要根据脚本准备一些素材,比如教学PPT、录播软件、麦克风、背景音乐等。

基本步骤如下:

(1)安装需要的软件

目前用于录制的软件有很多,比如Camtasia、会声会影等。这些软件都能同时录制系统声音和麦克风的声音,同时还能对录制好的文件进行后期的修改和编辑。

(2)根据脚本录制微课

在录制前还要考虑录制画面的布局、教师在画面中的形象与位置、背景音乐、讲课的语气和语速以及字幕的大小等。

①教师在画面中的位置

教师可以在画面中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如果教师在画面中出现,在画面中占的图的比重大小要适中,一般来说尽量站在画面靠左的位置。同时教师要衣着得体,尽量减少手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②教师的讲解声音

语言讲解要清晰简练,亲切生动有激情,语速合理不拖沓,控制好节奏,注意不要出现习惯性的口语。

③字幕

字幕的字体大小要合理,持续出现的时间要足够长,使观众能看清楚。字幕和教师讲解配合出现的内容要略早于说话的时间,消失的时间要略晚于说话时间。

(3)编辑加工

后期编辑加工很重要,通过软件可以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整理,对声音进行调节。作为教师,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手段。这个阶段以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录播、编辑能力为主。

4.反思与修改

微课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反复观看,由于观看和自己讲解时的角度不同,完成制作后以学习者的眼光来观看,可能会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好的修改方案。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达到教学反思的目的,通过多次修改的微课,将会更加突出主题打动学生。

5.教学使用与反馈

教学反馈包括学生的学习分析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微课完成后可以请同事观看提意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改进。教师同事之间互助指导式的观课,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3]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意见反馈可以通过课后进行收集,并提取有益的意见进行微课的改进。

三、微课网站建设

为了方便同学们课后学习,课题组开发了基于C/S架构的网络视频播放平台,将微课程的实体内容托管至微课在线平台,通过网页播放器和移动端播放器达到课程的展示与分享。

微课在线系统主要满足三类角色的用户:

首先满足教师的需求,在系统中,教师可以方便地发布管理自己的视频信息,并且与学生进行相关交流与互动。

其次,普通用户可以浏览微课程视频并且下载相关教学资料。

最后,管理员登录系统,在系统层控制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

服务器后台系统实现了本地数据的缓存及维护、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微课在线后台采用非刷新式异步数据提交,通过Ajax方法中的Json进行通信。服务端以Struts作为接收容器,界面设计采用成熟的EasyUI前端框架,并采用Ajax和jQuery技术。

通过XMAPP搭建了本地论坛系统,以便用户和老师进行沟通,对微课程的讨论、对老师的评价、对网站的评价,都可以方便地在论坛子系统中实现。教师通过收集反馈的评价,对微课进行调整和修改。

四、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加入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实证来研究应该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以及微课与教师成长的直接作用。

本文通过微课设计的几个步骤和具体细节,分析了各个环节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为了完成这几个环节,笔者设计了专门的网站进行微课展示和问题反馈,旨在与众多教师一起为微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和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217(4):36-41.

[2]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和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2-13.

[3]刘海华,杨飞,焦伟婷等.微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3(71):13-15.

(编辑:李晓萍)

G642

A

1673-8454(2016)04-0059-03

2014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微课程及其在大学教师成长中的作用研究”(编号:201413);2015年山西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软件工程学科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G10)。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专业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