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硐室刷扩技术浅析

2016-10-18 03:15李青柏淮南矿业集团生产部安徽淮南232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6期
关键词:帮部卧底锚索

李青柏(淮南矿业集团生产部,安徽淮南232000)

组装硐室刷扩技术浅析

李青柏(淮南矿业集团生产部,安徽淮南232000)

本文介绍了液压支架组装硐室的刷扩技术,详细分析刷扩改进技术的应用,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讨论了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以供类似工作面借鉴施工。

组装硐室;全断面;锚梁网支护;综掘刷扩

1 问题的提出

淮南矿业集团潘一矿2641(3)工作面为大采高工作面,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及综采设备装备技术水平,该工作面选用ZZ13000-28/65液压支架;受井筒及主要运输巷道限制,支架在顺槽组装硐室进行整体安装,组装硐室的刷扩质量关系到安装的成败。

2 工作面概况及工艺比对

2.1煤层顶板岩性

老顶为中砂岩,灰白色,中粒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厚度3.45~6.28/5.0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灰色~深灰色,厚度14.19~17.83/15.9m。伪顶为13-2煤及泥岩。13-2煤:黑色,厚度0.8~1.4/1.1m;泥岩:灰色,易碎;厚度0.4~1.08/0.6m。

2.2传统组装硐室施工工艺

传统工艺是对原巷道进行局部卧底,以达到组装硐室需求的断面。优点在于保证了煤层顶板的完整性,顶板管理安全性较高;缺点是巷道卧底工程量大,一般要求卧底深度2m左右,宽度5.2m,长度约90m,同时组装硐室高度达到5.4m,且帮部全部为煤体,存在较大片帮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生产,且施工工期较长。

2.3组装硐室施工工艺改进

鉴于组装硐室的两个组装点有效使用总长度为14m,有效使用断面为:宽×高=3400mm×5400mm,从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决定采用挑顶取代卧底,挑顶高度为1.4m,宽度5.2m,总长度约19m;在2641(3)下顺槽的实践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图1 组装硐室剖面示意图

3 组装硐室的施工改进

3.1组装硐室断面设计

根据组装支架的具体需要,2641(3)下顺槽组装硐室采用台阶法分两次施工,先挑顶1.4m施工断面为:宽×高=5200mm× 3000mm的巷道,顶帮支护齐全后,综掘机铲底2.4m深,最终形成组装硐室断面:宽×高=5200mm×5400mm。

3.2锚网支护参数

3.2.1支护方式

根据该地点地质条件并结合潘一矿13-1煤层巷道支护经验,决定采用“锚杆+锚索+槽钢+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充分利用锚杆锚索的主动支护作用,以网格状的方式支护顶和帮部,使巷道顶板及帮部保持安全稳定。

3.2.2支护参数

顶部钢梁规格:14#槽钢,L=5000mm;11#工字钢,L= 6000mm;

锚杆规格:φ22×2500mm高强锚杆;

锚索规格:顶部φ22×6200mm钢绞线,帮部φ22×4500mm锚索;配用KM22-1锁具;

帮部Q235钢带规格:1900mm×300mm×3mm,横向布置;

金属网(10#铁丝编制)规格:顶部5600mm×1000mm,帮部3000×1000mm;

锚杆(索)间排距:顶部900×800mm,帮部950×800mm;

锚固剂:采用Z2355型树脂锚固剂,顶部锚杆每根配用2支,帮部锚杆每根配用1支;顶部锚索每根配用3支;帮部中空注浆锚索每根配用1支。

托板:顶部铁垫板为160mm×105mm×12mm;帮部中空注浆锚索采用29U型钢加工的铁垫板,规格为300mm×300mm;帮部锚杆采用配套W型铁垫板。

顶部锚杆抗拔力≥100kN,帮部锚杆抗拔力≥60kN,锚杆螺丝扭矩≥180N·m;

锚索预紧力≥210kN,抗拔力≥500kN。

3.3施工工艺

每个组装点先采用综掘挑顶掘出组装硐室上部断面(宽×高=5200mm×3000mm)并进行支护;待上部施工完毕后,再采用综掘机铲底2.4m深,并进行下部的帮部支护,直至达到设计断面,最后人站在综掘机上施工顶部起吊梁,并加固帮部。

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顶帮、瓦斯、工程质量等)→综掘机切割、出煤→敲帮问顶→铺顶网,用挑梁器上槽钢→进行临时支护→打顶部锚杆、索眼,安装锚杆、索→裁帮→打帮部锚杆眼,挂帮网,上钢带,安装锚杆→铲底出货→打下部帮部锚杆眼→上钢带、安装锚杆→起吊顶部钢梁→施工顶部锚索眼→安装锚索→打帮部锚索眼→上槽钢、安装锚索→完善工程质量并整理工具。

图2 台阶法施工顺序示意图

4 总结

在顶板稳定性较好的地质条件下,采用综掘挑顶的施工工艺(在下文中简称为后者)在煤巷中施工锚网支护大断面液压支架组装硐室,相对于过去采用卧底的施工工艺(在下文中简称为前者),有表1中的优点。

表1 

实践证明:采用改进后的刷扩工艺,工作量大幅减少,机械化程度增加,工期缩小近一半(这在接替日益紧张的现代化矿井意味着高效),材料费用也略有节约。从组装硐室竣工到安装结束,在两个组装点之间及硐室外侧巷道内共设置了3组顶帮移近量及顶板离层观测站,观测数据统计显示,该段巷道两帮移近量小于200mm,顶底板移近量在150~300mm左右,顶板离层量为0mm,说明巷道顶帮支护是安全可靠的,达到组装要求,鉴于该刷扩改进技术在2641(3)的成功实验,后期在1581(3)等工作面成功推广使用,并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TD264

A

2095-2066(2016)26-0096-02

2016-9-2

猜你喜欢
帮部卧底锚索
强矿压显现巷道锚杆支护方案特征研究
马兰矿回采巷道强帮护顶支护技术应用
煤巷掘进工作面帮部前探梁临时支护结构的设计探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诱捕卧底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车集煤矿2611工作面煤巷片帮机理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卧底机器人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