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应用探索

2016-10-18 16:46孙云李健
科技视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新媒体应用大学生

孙云 李健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运用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充满了好奇心,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深度理解,借鉴新媒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索新媒体对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革命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应用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如网络、手机等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消费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模式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它已然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工具。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的网民突破6.8亿,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到了30%[1],新媒体对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新媒体的强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个人与世界同步发展的空间,新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展现自身才能的重要平台,大学生更加愿意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考虑新媒体对大学生红色文化的教育,而用传统的学习模式,就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媒体上到处充斥着无效信息和信息片段,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考量。

学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只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成长、消费、阅读、思维方式、思想道德以及犯罪、价值选择等方面的影响;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1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如电视对报刊而言是新媒体,网络对电视是新媒体,至今新媒体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就目前来看它可以定义为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依托,以各种数字终端和移动终端为传接工具,向大众传播信息,能够实现交互的传播方式和交互空间的新型媒体形态。每个时期的新媒体都不同,如在网络产生之前,认为讯息就是媒介,媒介就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在20世纪70年代,电子录像被认为是新媒体。徐振祥认为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博客/播客/维客、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电视、数字电视、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简易聚合、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是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和新的信息服务方式[2]。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成长、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便捷的途径和交互功能,很快吸引了大批大学生的关注。大学生群体行为活跃,思维敏捷,创新能力突出,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大学生(25周岁以下)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大学生总体的64. 4%。截至2011年12月,中国大学生手机网民规模达1.85亿人,同比增长8.9%。中国大学生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达80.0%,高出整体网民的平均水平10. 7个百分点。其中,大学生占大学生上网群体的13.60%[3]。新媒体改变了大学生交流、分享和表达习惯,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电脑、手机、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工具和新媒体社交软件,而不是报刊、录音机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和人际交流。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新媒体而日趋个性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体现了大众亲民的特点,参与者的广泛和信息的无障碍性,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交互式学习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在价值取向方面则表现出混乱和易被误导的特征[4]。

3 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主体在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认知、使用、加工和再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理性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由当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决定的,以适应不同的社会主体需求,从而使媒介素养理论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模式中更加完善[5]。学界已经开始关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滞后,不少学者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在形成阶段,虽然大部分人对自媒体所承载的信息有理性的认识,对新媒体的特质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依然有部分大学生的认识比较模糊,在新媒体这个“信息爆炸”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对事物的判断没有一定的标准,对革命传统文化更是很少接触,反而有黑客英雄的情结和滥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现象出现,在对待不雅文化上,他们也没有统一的价值标准,当代大学生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必须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和知识,才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提高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进而更有效地传播先进文化。另外,学校要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普及大学生媒介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4 新媒体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扩大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范围,但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脱离了时代要求,如何利用新媒体这个强大的工具宣传红色文化,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4.1 主动参与,提高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大学生是思想、身体极其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感到反感,被动的灌输红色思想只会事倍功半,倒不如将红色文化的思想和理念融合到开发的产品中去,结合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产品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乐趣,主动去体验和感觉,在快乐中学习。

4.2 优化新媒体环境,传播红色正能量

新媒体在传播教育过程中,信息传、受者的互动性、信息的及时性和裂变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性,使得信息交流产生的负面效应和传播失范问题伴随而生[6]。为了有效传播红色文化的正能量,必须控制传播效果,不仅从个人做起,不宣扬负能量,人人争做监督者,还要从法律层面控制,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的网络基地,坚持传播正能量,不弄虚作假,做好正确和完整信息的“把关者”,做合格的红色接班人。

4.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互为补充时,传统媒体着重道德建设,而新媒体利用自身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促进媒体对文化的传播和监督,有利于自身文化环境的净化和发展。在互为融合时,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传统媒体与微博、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最大程度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教育作用。

4.4 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一是,学校开设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媒体素养教育座谈会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利用学校的新媒体资源宣传革命传统文化,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体验新媒体在教育中的潜在魅力。二是,学生必须保持客观、冷静的头脑,在新媒体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掌握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学习新媒体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5.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2007,6:64.

[3]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16,5.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208/t20120816_33304.htm.

[4]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5]李玲.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4(5):10-15.

[6]胡钦太,林晓凡.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2014(5):5-6.

猜你喜欢
新媒体应用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