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教育理念下快乐阅读操作体系

2016-10-18 17:27荀以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兔书籍读书

荀以勇

一、涵化教育背景下快乐阅读的思考

1.快乐阅读的好处

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到一种境界时,身上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我们时常提到的“书卷气”。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有书籍,家长要像懂得法律知识一样懂得教育的知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而作为学生,更要靠阅读来扩充知识量。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越感到学习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感光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阅读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有人倡议在全国设立“阅读节”,建立学习型社会。各地各校纷纷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班级书吧建设、中华经典诵读等。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而正当有效的阅读、理想的阅读,更应该是以阅读经典为基础的阅读,应该将经典阅读作为阅读的核心。何谓经典?凡是圣洁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富有意境的东西,都是经典。经典是经过一代代淘洗和沉淀的,阅读经典才是高尚的阅读,才能提升个人修养,提升国民的素养。

2.预期的诵读理想

多读经典必将会取得久熏兰草身自香的效果,建湖县实验小学在“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理念指导下的课外阅读主题研究能够让学生快乐地走进经典阅读的殿堂,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到阅读的美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融汇在经典诗文、名著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田。有助于学生形成“有敬、有执、有容”的人格品质。体现“教育是通过人类共同的文化来滋养儿童文化,使之不断建构并趋于成熟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就是儿童文化在人类文化影响下的生长”的教育主题。

二、涵化教育背景下快乐阅读的操作策略

1.选择好书,快乐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一文中指出:在学生的周围有一个千万本书籍汇成的书籍的海洋。其中有些书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既不能丰富学生的智慧,也无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另一些书简直是有害的。据估计,一个最勤奋的读者,毕其一生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2000本。因此,必须严格地挑选书籍。

(1)教师推荐。我们应当努力去揭示书籍的真正的美,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他喜欢的书。我们为孩子们推荐一些书――编制《建湖县实验小学课外必读书目》。当然,我们不能把一张目录纸让孩子们贴在家中的墙上,要知道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电视、网络上的内容精彩纷呈,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如果他们对读书没有兴趣或者是兴趣不大的话,那么这张目录卡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张废纸。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用“适切”的方法让他们“不可救药”地痴迷书。

根据年龄特点推荐。低年级可以推荐图片大而鲜艳,文字少的绘本读物;对于经典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可以跟着音像诗歌诵读;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推荐图少但是很有哲理的或者能培养抽象思维的作品,如《论语》《三十六计》《包公案》《世界百篇经典散文诗》。读故事性强、语言生动、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著,如《爱的教育》《郑渊洁童话》《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我要做个好孩子》等。先自己认真研读,然后选择精彩片段,每天阅读,美其名曰“精彩瞬间”,讲到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戛然而止:“欲知下文,请看——”学生的阅读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外纷纷找到这些书来看。这样,学生的阅读目光就都锁定在教师推荐的名著上了。

根据类别推荐。书的体裁众多,有童话、科幻、神话、小说等。读童话可以培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科幻作品能帮助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好的小说,总是讲究创意、想象、悬念、技巧,更讲究文字的色彩、声音和情感。那些优美、生动、惊险、新鲜、人物鲜活、妙趣横生的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许多启发。教师要有心地推荐这样的书籍。在我校“第四届科技节”上,专门请了《科学大众》的首席编辑谢飞老师给孩子们做了声情并茂、讲演结合的科学小知识讲座,我们及时向孩子们推荐一系列的科学读物——《小哥白尼》《少年1000个早知道》《十万个为什么》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按作者推荐。学校还把名家请进校园——黄蓓佳、曹文轩都曾来到孩子们的中间,和孩子们面对面地交流,他们教孩子写作方法、读书的方法,回答孩子们这样那样的问题,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欢迎。他们简直就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根本就不用教师提醒,校园里就迅速掀起了一股读黄蓓佳、曹文轩作品的热潮。

按照年代推荐。古代经典的读物——《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等,现代的经典读物——《毛主席诗词》《春》《寄小读者》等,网络、电视、报纸上也有不少经典作品,教师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课内阅读辐射推荐。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如下表:

(2)自主选择。放手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选的书籍是有意义、健康的。

2.营造氛围,快乐读书

时间的保证。减少孩子们的作业量,我们学校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低年级无作业,中年级半个小时,高年级1个小时的作业量,确保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

环境的保证。空间情景。一进校园便能看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铜字文化墙。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伟大理想。在教室、办公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既能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学校的图书馆每周开放,让孩子们尽情地徜徉在阅读的快乐中。“一多书吧”,让学生下课之余也能感受到书的芬芳。

人文情景。教师率先垂范。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作用更能使学生的内心产生震撼,生发出一种向教师看齐的内驱力。因此,要让学生爱读好书,教师自己必须与好书为友,博览群书,与他们一起交流、探讨,共享读书的情趣。

我校认真组织教师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书籍。还在校园网站设立教师“每周一读”栏目,要求每位教师写一写读后心得。学校还组织语文教师在诵读中,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熟悉教材内容体系,研究教材的人文精神,感悟教材的思想意境,从而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诵读这些经典作品。

指导学生家长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利用开家长会或者和家长交流的空隙,渗透营造家庭读书氛围的方法。

讲名人指导孩子读书的故事。如著名的文豪托尔斯泰全家在一张明亮的大灯下温馨读书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互相提问。

家长也可以在孩子过生日时送一套书,或者在某个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他就会形成阅读期待。

出门带上书。家庭旅游时,让孩子带一本心爱的书同行;外出用餐时,也可以带一两本书,让孩子有书可翻;家长出差、旅游返家时,给孩子带一本课外读物作纪念。

用个小本子记录下孩子平时所说过的精彩的词语或者句子,不定期地让他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背诵诗歌。在用餐前、就寝前或是全家坐在沙发上之时,不妨念一首诗给孩子听。

特殊节日、特殊地方,可以有针对性地多读相关的书籍。每逢重要的节庆,选一些关于这个节日的书来看。例如,春节、端午节,可以查找有关春节、端午节来历、风俗的书来阅读,从而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对春节、端午节都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知。还可以借着旅游的雅兴,朗读一些描写记录旅游趣事,介绍旅游目的地秀丽风光、风土人情的文章。

课前预热。每节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三分钟的推荐诵读。这样的诵读有个要求:每天请一名学生推荐一两句经典的名言警句,如《三字经》中“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等带领大家读几遍,诵读后要让学生说说对于诗文的理解,从而对美文有更深刻的体验,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积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随机积累的好习惯。

3.教给方法,快乐读书

连猜带读。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不要急于查字典,这样会影响阅读的兴趣,我们建议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猜一猜词语或者句子的意思。

边读边画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建议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摘录下来,或者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我校学生都有读书笔记,孩子们在笔记上涂涂画画,尽情地体会阅读的快乐,如今,这一阅读方法已经成为学校阅读教学的一大特色。

运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教会孩子们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段落反复读,熟读成诵。学会在读的过程中筛选对自己有用的材料。

注意提供积累好词句段的方法。创新背诵形式,提高背诵效率。对于书中精彩的片段,我们建议孩子背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师生赛背、接火车背、同一时间内看谁背得多等。

边读边想象续编故事。我校孙蕾老师执教的阅读指导课——绘本故事《逃家小兔》让学生通过想象续编故事。当淘气的小兔变成小鱼溜走的时候,兔妈妈变成钓鱼人等到小兔;当小兔变成石头的时候,兔妈妈变成登山人找到小兔;小兔变成小鸟,兔妈妈变成大树,让小兔飞累了休息;小兔变成空中飞人,兔妈妈变成走钢丝的人来接着小兔。小兔还会变成什么?兔妈妈又是如何找到的?学生想象编写故事,终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小兔怎样地变化,妈妈总是能找到他的,因为妈妈爱小兔。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释放,同时也明白了母爱无边的道理。

诵读。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这不仅能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诵读者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朗读时要声音洪亮,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找准诵读的情感基调。如诵读马凯臻《永远的九岁——写给小萝卜头》时,因为小萝卜头的生活年代和现在孩子们相隔太久,孩子们不能够理解小萝卜头追求自由的迫切的心情,此时,语言是苍白的,文字是生疏的。老师组织、引导学生看电视剧《红岩》,孩子们在镜头前真切地感受到敌人的残酷、生活的艰难、小萝卜头的可怜……这一篇文章的诵读,孩子们的感情处理得相当到位,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表达着“你,瘦骨嶙峋却挑着一颗大大的脑袋,令所有见到你的人都心生怜爱。当你像羽毛一样飘落在血泊中时,你只有九岁……”

班级读书交流会。多人读一本书,制作成读书卡片,贴在教室对外展示的戗板上,与全校师生共同交流读书心得。读书抢答赛高年级读《三国演义》,教师根据其中的故事情节设计相关的竞赛题。一人读多本书。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找相关的书读,如:聪明的 (一休,梁启超、邓小平、区寄)。学生从不同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到“聪明”的内涵,从而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在生活、学习中也能变得聪明起来。

4.开展活动,快乐读书

成立冲浪文学社,每学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节”“诗歌朗诵”及以“读书与做人”“道德教育”等为主题的读书征稿、演讲活动。并作为课题的研究载体和展示平台。

以班级为单位,每月组织1~2次与课外经典著作有关的活动。如读书故事会、感恩活动、红领巾书市、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古诗词诵读大赛、我最喜爱的图书推荐评选活动、读书知识竞赛等。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交流活动。可以采用表演情景剧、音乐剧、成语对抗赛、古诗诵读大比拼等方式。

期末组织“书香班级”“阅读之星”“小小朗诵家”等评比活动,并进行宣传、奖励。

读书贸易会。在校园里进行好书漂流,使学生手上的经典诵读材料更加丰富,读书积极性更加高涨。

搭建媒体平台。学校建立了雏鹰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台长、站长、采访、撰稿人、播音员均由学生担任,学校还出资和县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了“西塘少年”栏目。校内校外的这些平台都成为学生诵读展示的大平台。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小兔书籍读书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帮小兔逃跑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