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6-10-18 01:09朱林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泌阳县龙头企业产业化

朱林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23-01

近几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泌阳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6家,总资产1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5家,3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0家,种植基地55万亩,畜禽养殖基地86个。

全县小麦、玉米、芝麻、花生、肉牛、生猪和蔬菜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重点龙头企业3家,县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营业收19.6亿元,利润总额6亿元,税金0.6亿元,从业人员0.1万人。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优质产品”2个。因此,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支柱产业。

1.1粮食加工业。现有小麦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小麦20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80.6%;主要分布在泌水办、泰山、羊册、郭集、马谷田、花园办、王店有代表性企业,雪源面粉、富顺面粉、喜凤面粉、龙兴面粉、绿州面粉、汇利面粉、福利面粉等。

1.2畜产品加工业。泌阳县畜产品加工产品主要为生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万头,占存栏量的26.3%,主要分布在杨家集、盘古、双庙、付庄、贾楼、铜山等地,有代表性的企业为省级的泌阳溢佳香、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盘古肉食品公司。

1.3油料加工业。泌阳县油料作物加工产品主要为花生制品及其花生油、芝麻制品及其香油。现有油加工企业3家。主要有懿丰油脂为代表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油10万吨,加工花50万吨,花生主要分布在盘古、贾楼、付庄、官庄、象河等地。

1.4蔬菜加工业。蔬菜加工制品有速冻蔬菜、酱菜类等产品。现有蔬菜加工企业6家(其中食用菌加工企业3家),龙头企业有2家,市级2家;食用菌加工1.2万吨,速冻蔬菜的产量0.1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城区官庄等地。泌阳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为省级的泌阳鑫发、三明食品等。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别门类过于集中,整体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相对集中,工商注册的有75家,占70%,且这些企业大多发展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存在着散而弱,重复投资、固定资产大量闲置。

2.2精深加工比率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一方面,绝大多数为粗加工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深加工体系尚未建立,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农产品二次深加工不足10%。另一方面,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的产品少,特别是缺少高、新、特的产品,多数产品的名气不大,档次不高,规模不大,难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2.3企业农户利益连结机制脆弱。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遇到市场风险抵挡不了,无法与农户兑现承诺;另一方面农民合同意识淡薄,有好处找市场,有困难找企业,合同连结缺乏約束机制。

2.4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而且其中有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组织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发展环境不优,其服务方式多以收购转销为主,全方位服务不够。

3.加快推进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应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事事项。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

3.2紧密配合,搞好服务。一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在产业化集群内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职能作用,为产业化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支持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向产业化集群拓展,为促进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粘合”和支撑作用。

3.3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会年会等形式,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二是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协调农发行、农信社、农行等金融部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为龙头企业争取贷款和奖补。三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利用农洽会在我市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举办或创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农产品交易会,利用外出考察、信息网站等,加强企业问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4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于产业化集群内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对产业化集群内的种植和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3.5落实用电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化集群内供配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产业化集群生产用电的需求;对产业化集群内龙头企业生产用电,县在电价调整中给予优惠。

3.6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产业化集群内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财政按银行贷款同期基准利率给予1年贴息支持;对产业化集群内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给予购置检测仪器设备资金总额50%的补贴。

3.7强化金融支持。加强涉农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产业化集群内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对产业化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融资项目,担保费率在市场同等条件下给予10%的优惠;对为产业化集群内龙头企业提供担保额度超过全年业务总量10%的,县财政提高对其代偿损失和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比例。支持有条件的保险机构在产业化集群中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财政部门应加大对涉农保险机构的补贴力度。扩大龙头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对符合上市条件涉农龙头企业的培育,尽早列入上市计划。

猜你喜欢
泌阳县龙头企业产业化
读迷作品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泌阳县
1989-2018年泌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