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以《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例

2016-10-19 04:47蒋丽丽姜大庆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阶段技能班级

蒋丽丽,姜大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226007)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以《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例

蒋丽丽,姜大庆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226007)

文章以《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例,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项目化课程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对课程前期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优化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构建并组织教学实施。为判定教学效果选取翻转课堂班级与传统授课班级进行成绩对比、技能比拼与问卷调查,并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翻转课堂”对学生专业技能更好地提高和专业素质更好地培养有推进作用。

项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校企深度合作,完成了将工作过程作为主线,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的传授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完成项目的时间过于紧凑,往往需要将项目带到课堂外完成,而项目课程的精髓在于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完成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化和专业素养的升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要求,而当前流行的翻转课堂弥补了这一缺憾。

一、翻转课堂内涵与可行性

1.翻转课堂的内涵

FCM是“Flipped Class Model”的简称,通常被翻译为“翻转课堂”、“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或者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兴龙博士总结了翻转课堂的三个基本环节[2]:

问题引导环节: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些“热身”性质的问题,并将已经录制好的相应的课堂教学视频发放给学生。

观看视频环节: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

问题解决环节:教师收集学生不懂的问题,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解决这些问题,并鼓励小组之间通过竞争等方式积极参与解决。在开始学习新的单元之前,一般会有一个小的测试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

同时,他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环节归纳为“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把“教师的教”理解为知识传授,“学生的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流程变革所带来的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义所在。

2.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从当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来看,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为该课程开设翻转课堂是完全可行的。

首先,从师资角度分析,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能胜任常规学习资源的制作、发布,而近两年微课的推广让教师更具备了设计与制作教学微视频的技能。软件技术专业部分教师长期从事软件开发任务并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对软件技术行业中该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均十分了解,再加上该课程已完成项目化设计环节,也为该项目化课程实施翻转课堂奠定了基础。

其次,从学生角度分析,该课程的实施是在高职第二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登录各种网络平台,自主操作多媒体资源,完成各类在线测试,并能具备简单的信息搜索能力。更重要的是,该阶段正是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最浓厚的阶段,新的授课方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

此外,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已全面建设与开放网络精品共享资源库,这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网络环境。

二、对项目化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组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对赵兴龙博士的翻转课堂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拓展,将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程实施阶段以及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1.课程前期准备阶段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课程项目化的完善,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上传,该阶段是为第二阶段——课程实施阶段做充分的资源准备。前期准备阶段的建设内容与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前期准备阶段建设内容与思路

该阶段首先由软件企业专家、学校软件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小组,对软件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进行分析调研,以形成《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课程的技能要求,并进行典型项目的选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与巩固知识,我们将项目分为单元小项目及实训大项目,单元小项目完成知识点的构建,实训大项目中进一步推进技能的巩固和内化。在项目选取完成后,课题组完成资源库的构建与上传,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方案的设计、项目单元的设计;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点,需为学生准备好电子教材以及每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微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项目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知识,需为每个项目准备单元预习单;为了让学生自测以及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需为学生准备单元预习效果测试单;在课程中,为了让学生知道项目任务,需为学生准备课堂项目任务书,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准备单元拓展任务书,以拓展学生技能和知识面;在课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了解知识掌握程度,需为学生准备单元复习测试单。所有教学材料与资源均可以上传至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精品共享资源库,以供学生随时下载,同时资源库提供网上提问与教师解答平台,以方便学生对不懂的问题留言提问。

为了评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课题组制定了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项目完成考核指标是在每个小单元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了解“翻转课堂”的实施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是否能完成相应的项目并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评价小组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自评与他评指标体系是在实训大项目后进行的测试,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测试整个课程实施后,每位学生最终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形成情况,也是课程最终得分的重要判定依据。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前期也需做课堂的布置,如让课堂有网络环境,在课堂上依然可以访问精品共享资源库的资源;创建QQ群或微信讨论组,让学生可以围绕项目或知识自主交流;提供项目提交环境,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看到每组所做的项目。

2.课程实施阶段

课堂实施阶段是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根据课程项目的安排,我们又将实践分为两部分:课程教学阶段与实训教学阶段。

(1)课程教学阶段

课程教学阶段是“翻转课堂”的主体,也是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部分。课程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2所示。该阶段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学生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单元预习单进行预习,单元中的知识重点与难点教师均已录制好微课,供学生学习,学生同时可以参考电子教材,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进行网上提问,或者在QQ群或微信讨论组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在完成预习后,学生需提交预习效果测试单。

图2 课程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

课中,教师首先对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统一进行讲解。随后,学生下载课堂项目任务书,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组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内分工协作,教师在教室巡回,解答每组出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及讲解,每个小项目均评选一组最优设计奖,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成绩进行总体加分。每次授课结束前,教师均对重难点进行复习巩固,对共性或易错点进行强调,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

课后,学生自行下载完成单元复习测试单,以测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能力的同学下载单元拓展任务单,完成相应任务。教师针对每位学生课前和课中的表现,完成“项目完成考核指标”,并进行教学反思,再根据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本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

(2)实训教学阶段

实训阶段是在课程教学阶段结束后的总结与提升,也是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及专业素养的进一步培养。实训教学阶段的实施内容与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实训教学阶段实施内容与思路

该阶段,学生首先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实训项目任务书,教师课堂上再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重新分组,小组内协作完成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掌握不牢靠的知识点可以进一步在课程精品共享资源库中下载微课重新复习、巩固,在项目整个完成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巡回,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项目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和讲解,并在网上完成项目提交。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素养的自评和互评,教师也需要在网上对每位学生提交评价单。

3.课程总结与改进阶段

在课程实施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课程资源的补充,并可以在课后实施选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及技能比拼,对比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态度与职业素养的区别,以确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实践与对比

为了了解“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课题组选取2013级的软件1班开展试点研究,该班教学过程与流程严格按照上述教学设计进行,并在学期末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2013级软件2班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1)在期末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2)组织数据库技能大比拼;(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期末测试结果对比

期末测试中,两班均采用上机完成从数据库、表格创建到数据完整性的建立,再到数据库中各类对象的建立等实战性任务的考核方式,两班考核内容与考核时间均一致,并同时开始考试,考试结果采用SPSS进行分析,选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对比,并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3]:

表1 期末测试结果对比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实施翻转课堂的班级平均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级;标准差显示证明翻转课堂班级离散程度较小,即班级个体差异程度较小;假设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双尾概率p值小于0.05,因此认为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该数据显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比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强,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符。[4]

2.数据库技能比拼结果对比

数据库技能比拼采取择优报名的形式,每个班级选取2组竞争实力最强的同学进行技能比拼,每组可以由3-4名同学组成。比拼通过真实项目实战的形式,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完成需求分析,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以及说明文档的建立等一系列材料,由评委组给出最终的结果,评委组由软件企业项目经理以及3位专业教师组成,评分采用盲评方式,即评委不知晓学生的班级和姓名,技能比拼最终结果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技能比拼最终结果对比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取择优的形式进行技能比拼,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职业技能较传统教学模式班级好。该数据进一步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较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好。

3.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测量,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LASSI量表并结合我院高职学生特点,同时融入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调查。为了便于统计分析,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每道题下设五个选项: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有些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分别为1-5分,调查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问卷调查结果比对

其中态度测量学生对追求学习成功,完成与此相关任务的总的态度和动机;动机测量学生完成具体学业任务所负责任的程度;专心测量学生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在特定学习任务上的能力;时间管理测量学生建立和使用时间的水平;学习辅助测量学生创造和使用辅助性技术及材料来帮助学习和保持信息的能力;[6]创新性测量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测量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在时间管理、学习辅助与协作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班级有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在采用翻转课堂以后能自主掌握更好的学习策略,并能更好地分配学习时间,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项目实训,亦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项目课程的实施,并能将项目课程的优势得以最大化发挥。但在“翻转课堂”推进的过程中,依然有种种的困难,对教师来讲,需要课程资源的大量准备,配合“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转变,课后仍需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辅导以及对学生的项目做出评价;对学生来讲,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课前预习和测试,这需要学生有更好的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故虽理论与实践证明“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效果,但普遍推广仍然任重道远。

[1]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9-85.

[2]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3]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92.

[4]段致平,王升,贾树生.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18-21.

[5]盛群力,钟丽佳,张玉梅.大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知多少?——高校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5(4):44-51.

[6]王晓晨.远程学习策略量表的研制和开发[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16.

(编辑:李晓萍)

G434

B

1673-8454(2016)14-0052-0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 2013/03/1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阶段技能班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