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2016-10-19 02:10艾君
工会博览 2016年26期
关键词:孟子孔子思想

□艾君

文化
【国学讲堂】

孟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艾君

“亚圣”孟子与其教育思想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古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今年9月,我们迎来了第32个教师节。为讴歌教师,传播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艾君就与大家聊聊我国古代孟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后来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这个话题——

先讲个典故。古代有位少年,开始对学习非常有兴趣,可时间久了便开始厌学并时常逃学。为此,其母特别生气,当其面拿起剪刀将织布机上经线全剪断,并说,“我织布供你读书不易,这织布机上的布全都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今割断后无法再织。而学问也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学习与织布是同理,而今你常逃学又如何成为有用之才呢?今天不刻苦读书,惰于修身养德,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断机教子”(也叫《断织喻学》)的故事流传甚广。故事里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须有恒心,若半途而废,后果十分严重。“孟母断机”一幕在孟子小小心灵中,留下既惊且惧的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

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很多。“孟母三迁、孟子受教、断织喻学”三则故事颇具代表性。孟母三迁后,虽为孟子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但孟母并没因此而万事大吉。孟母认为,若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所以,不仅督促其学习,还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最终让孟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众所皆知的儒学大师。

那么,孟子是怎样一位儒学大师,有哪些闪光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思考。

孟子与“教育”一词的提出

中国是文明古国。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影响甚广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这就是中国古代出现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时期”。各种思想学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为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到了宋朝,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全面上位,被称为“孔孟之道”。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影响了相邻其它国家。根据“儒分八派”观点,孔子为第一代,“孟子则在第五代”。也有观点,把孟子作为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再传弟子。时空沧桑流变,这些世代问题今人难说得清。但据史料记载,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门徒周游列国,不被各国所接受,于是就退隐携弟子著书立说,汇编成《孟子》一书。此书问世后,在南宋被奉为经书,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一起称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说经典著作之一。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最重的一本,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也成为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思想,被称为“亚圣”(孔子是“大成至圣”)。

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是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距孔子故乡曲阜不远。孟子一生著作很多,《史记》记载,孟子有著述7篇传世,《汉书·艺文志》里说,有11篇。《孟子》一书里的《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尽心》(上下)等著作,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闪烁着思想火花,代表着传统写作高峰。

在他的经典佳作《孟子·尽心上》名篇里,不仅提出了提出“性善论”(即人性是善的,后来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后世也有学者提出“性向善”);而且,还首次提出了“教育”一词,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文献之中。文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里的“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这对后来教育的目的与教育学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与后来世界广义所说的“教育”一脉相承。

“心性论”与孟子教育主张和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教育思想,对后人有着巨大社会影响。眼下学术界对孟子教育主张和思想表述很多。其实,孟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心性论”。其教育理想、内容、作用和方法以及教育观点都是以“心性论”为基础铺开的。

孟子说过,“学问知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要保存“良心”和扩展“善端”。“存养善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物质欲望。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所以,教育就应保持并发展这一善性。有人后来变恶,是因失去原本存在的“良知”,这需要教育来培养和提升本性之善。

孟子又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所说“志”,就是“人之志向、信念”。一个人只要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态。孟子要求士人须“尚志”,“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孟子讲述了“志与气“的关系,就是“持志养气”,人之精神境界是“养”出来的,是靠平常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

孟子很重视人品修炼,主张“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因此,人要“寡欲”,识“大体”这是品德。孟子在道育方面非常重视“炼志”。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就是说,人之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些闪光哲思短语,阐明了“大丈夫”应经磨炼具有百折不挠之坚强意志,应为了道义、信仰,在必要时能“舍生取义”。这正是“存心养性”与“动心忍性”教育之辩证关系。

孟子所首倡的“心性论”。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他的思想和主张也说明了“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这样的道理。他在《孟子·尽心上》篇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而在《孟子·离娄下》篇又讲道,“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可见,服人服心,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是不可估量的。这也说明,无论有多好的思想,多好的治国方略,不通过培养教育,是难以让人理解而化为其思想和行为的。这也正是今天我们所强调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易子而教”与孟子教育方法

孟子不仅讲学,也培养出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徒弟。

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问孟子“有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孩子”时,孟子回答他:“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认为,父子情深,父对子教难严,对子之毛病也因溺爱而放任,好的教育难以为继。因“父子之间不责善”,应让别人来教,既能严教,也能保持父子之情。可见,孟子很重视“教师”在培养教育人方面的作用。所以,孟子推倡“易子而教”之法。

其实,孟子“易子而教”之法是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传承与补充。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校教育,也主张为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孟子把孔子讲“忠恕之道”思想创新为“反求诸己”,成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如果为物欲所蔽,失去了“善端”,就会做出不义的事。做了坏事,若知羞耻,就会重新恢复善良本性。孟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上知耻与否对人关系重大,对那些有意搞机谋权术人来说是用不着羞耻的。孟子还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不仅告诫人们,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多从自身找原因。也阐述了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学习工作态度。这表明孟子主张的“反求诸己”“知耻改过”的自我修炼式教育方法。

《孟子·尽心上》篇里也提出了学生要有“存疑精神”。他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效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可见,孟子主张教师要启发和诱导学生,采取“引而不发”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解疑。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其实,综合看来孟子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很多,许多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可取之处和现实意义。

孟子提倡的“自求自得”正是现在所倡导的自学为主的主体思想。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启发思维”等教育方法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在采用传承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于是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主张教学必须要“不盈科不行”“盈科而后进”。同时,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并专心致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孟子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人才培养”法的教育家。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他根据五种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五种“因材施教”法,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

孟子和孔子一样也善于“启发思维”。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孟子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活动,于是他也对教师提出标准,主张教育别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当今我们所倡导的“为人师表”“德高为师,学高为范”。

总而言之,孟子的教育方法和思想不仅在当时有其合理性,而且在今日改革开放的时代照样有着其先进性,值得尊重和学习。

“五伦”“五常”与孟子教育目的及作用

孟子与孔子一样主张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为“君子”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因而,倡导道德修养,并在“心性”“性善”上,进一步提出教育之作用在于“明人”。这就是孟子“明人伦”。

简单说,孟子“人伦”就是“人道”。具体说,“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对关系,后人称为“五伦”。“五伦”不仅体现我国古代社会宗法关系,也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标准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在中国道德文化建设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至今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文明建设。

孟子认为,人之本性仅具有善的萌芽,人之完善道德品质并非先天。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之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把已丧失之“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孟子强调,良好政治环境的基础是教育,其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这也就是“德治天下”之理。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其教育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之本,对于整合中华各民族文化共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世界教育史上珍贵的文化教育和精神财富。

新的时代,我们面对着社会信仰危机、道德滑坡,更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科学地审视、理性地继承儒家教育思想,让我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更充实、生动,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

猜你喜欢
孟子孔子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