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不可轻信网络上的食品安全‘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

2016-10-19 08:28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刘斌资深药学

——食品研究领域某资深人士如是说。该资深人士认为,很多人一听说某食品对身体有害或有益就不敢食用或疯狂抢购,这些现象一方面与舆论引导有关,一方面也与普通人科学素养不够有关。消费者不应盲目听信网络或其他社交平台传递的食品安全信息,要加入自己的思考,至少要先从常识的角度出发,看这种说法是不是合理,不要被明显违反常识的信息误导。

▲插画/侯艺玮

◆“有时候不治疗也是一种精准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主任、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如是说。胡大一认为,知道患者不需要什么也是一种精准医疗。有时候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让患者去掉更多不必要的检查,意识到很多医疗是无效的,知道在什么时候喊“停”,是衡量一个医生成熟的标志。

◆“既然药学服务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药学服务就应该收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如是说。赵志刚认为,药学服务是有成本的,国家和被服务者支付成本是世界通行的做法和市场规律。医院不重视合理用药,不发挥药师作用,药师服务免费,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医改何时才能回归正轨?

◆“支持中药的发展,有时候还得冒着违法的危险。”

——某业内资深人士如是说。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我国现行的很多法律都是互相对立的,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等很多行业的发展。如:某些药材在药典里是指定品种,而在林业部门的保护法中却属于保护品种,不得采伐,这就将相关企业置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对此,国家立法机构应建立或完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

◆“社会对医疗水平缺乏正确的认识是当今伤医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刘斌如是说。刘斌认为,由于医疗发展水平的局限,客观上仍存在漏诊、误诊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等困难,而国民对医疗的这一特点缺乏常识性了解和宽容,求医的困难和负担过重加重了患者对疗效的苛责。患者对医疗水平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医疗总是赶不上疾病发展的现实有冲突;患者对医疗过程及医疗信息缺乏理解和了解,是伤医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

◆“靠增加课时和课程不能提高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湖南省委副主委张灼华如是说。张灼华认为,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增加课时和课程,如果学生面对大量的课业负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刘斌资深药学
纪念香港资深演员——吴孟达
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AL CONTROL OF A FRACTIONAL ORDER SINGULAR LESLIE-GOWER PREY-PREDATOR MODEL∗
BR Sounds
寻找快乐的机器蛙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公布第三批资深会员名单的通知
资深重装备来一套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