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生与临摹

2016-10-19 14:40陈木坤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摹写生设置

陈木坤

摘 要:临摹,历来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中国画的教学过程中,临摹方法从古代一直传授至今,成为教学手段的重要章节,以其掌握技法的快捷迅速而受到重视。它的特点是可以将导师的技法和品味,通过教师的一种最直观的教学范本,直接地述诸于学生的体验之中,使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易懂、快捷

关键词:历史;写生;临摹;设置

许多油画爱好者经过数十次乃至百次的写生,仍不清楚油画是什么,许多人正因为油画如此难学而放弃了这门艺术。那么,油画是否真的那样难以掌握?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教学方法的偏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认真地研究才发现,我国的油画基础教学方向,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沿着偏颇轨道运行,其焦点就在于学习方向单一地倒向写生课。而在西方,油画教学都是从临摹入手的,作为传统作坊式的师徒间传授技艺的方法,最基本的导入方式就是临摹课。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和19世纪前的欧洲油画家的基础技艺,大都来自于临摹课的体验。

在中国,油画是舶画画种,油画教学对临摹手段的重视程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重视程度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至今,在发表过的教学大纲里,只有中央美术学院一画室的教学纲要里才第一次出现“临摹课”的字样:“临摹课,根据条件有选择地临摹优秀的油画作品。……使学生能了解欧洲传统油画各流派大师的技法和材料使用的知识。”除此之外,许多艺术院校,包括开设油画专业课程的师范院校,大都没有设置临摹课及其相似的课程,这里有许多原因。

一、历史原因与理论问题

大家都知道,临摹的范本最好是油画原作。自从1927年油画教学在中国兴起到70年代,中国只有留学生带回的极少量的欧洲绘画原作和临摹品,这原作和临摹品也有许多在“文革”期间被勇掉,少数剩下来的就显得十分珍贵,成了收藏品,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对这几幅原作及高级临摹品进行研究临摹。因此,向我国大多数学员提供临摹范本就不太可能。而那段时期的印刷品质量力准低下,对印刷品的依赖程度受到怀疑,所以,开设临摹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50年代,中国画坛受苏联的影响,使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成为难一正确的创作方法,尤其是“文革”十年,探索西方繪画观念与语言的画家,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没落思想的反映而被彻底否定和排斥。“到生产斗争中去,直接描绘广大的工农兵形象”已成为评价艺术品的标准和口号,所以写生课,创作课,这些从前与临摹课同样重要的课题,走向了绝对的前沿,而临摹课这个在基础教学科目上尚待出世还并未正式诞生的胎儿就被彻底地扼杀了。

二、写生与临摹

在全国美术院校的油画教学实践中,油画的学习操作是百分之百地在写生课中进行。写生课,历来因具备直面客观和语言生动灵活等特性而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写生,面对客观事物直言不讳的描绘,确能带来自发性的火花,它所带来作品的生动性创造性不容置颖。然而,多年的写生课的实践告诉我们:当油画语言风格枯竭僵化时,并未因写生课的延续而引起转机,而是由于艺术思潮和观念的转变而起了大变化。

因此,对初学者说,油画课首先的目的,是让学员懂得油画是什么。学画者必须懂得油画的视角和方式去操作。在体会油画方法的同时,对西画的基本特性如绘画性、油画气氛、用笔、用色、边线等一系列课题的导入,使写生的方式显得慢而笨拙。而有目的有选择地临摹范本的操作练习则简便直接。在油画ABC尚未认识的情况下,直接写生等于发明油画语言,只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临摹必须与写生结合才显出优势,长期对一种摹本描绘钻研,也会带来程式化的东西,但这并非临摹本身的错误。临摹只是一种学习手段,是走向成熟艺术旅途的基础驿站。临摹可以开拓新的,精神与幼象的运动方式不可能脱离人本身单独存在。而临摹的方法既可以是面面俱到,也可用概括乃至符号式的方法进行,古典写实的作品可以临摹,抽象表现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摹仿掌握规律。

在西方早期的教学模式中,写生只占相当小的比重。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文艺思潮的影响,写生才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从那时起,艺术形象从圣坛走向世俗,逐渐地生动起来。写生与艺术作品的真正不解之缘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教育彻底地摆脱了师徒作坊式的程序,艺术家个性解放的呼声,随着20世纪钟声的敲响而振聋发聩,传统程式化的课题——临摹也朝着19世纪的结束自然地被遗弃、消灭。

今天,当我们步出这些动荡的风云烟雾之后,安详地冷静地思考才弄清楚:这不过是两种授课方式而已。

三、临摹教学设置的假定性思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油画水平在几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的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各国博物馆的收藏家收藏的许多艺术精品频频在中国展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油画原作与印刷品的距离大大缩小,使用优秀的作品和印刷品当摹本已成为可能。

事实上,虽然临摹课尚未广泛地登上大雅之堂,但临摹的手段却一直被有识之士应用着,荷兰画凡·高曾大批地临摹过米勒的作品,在我国,许多著名的油画家都在学习的时候上过临摹这一课。杨飞云在他成功之后还非常精心地临摹过鲁本斯的素描,揣摩大师的墨迹。临摹手段的有效性是勿容置疑的,许多成功的油画家都可以成为它的印证,但作为一个课程,它为什么不能走进课堂呢?

除前面所讲的历史的原因以外,临摹方式的单一化也是形成临摹课未走向课堂的原因之一。首先,临摹在许多人看来似乎约定俗成地具有一种相通地完整的品质。比如:笔笔到位、一模一样。尚未开发一种单因素的临摹方法,这就会使临摹的时间拖长。其次,临摹的目的尚停止的油画的技术与画法上,对于图式结构及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并未更深层地触及。第三,临摹一直停止在初学者不科学的自发的努力和实验中,在有目的教学实践中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艺术课程的分类应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紧密而有秩序地连接着,临摹也是一样,它既是一个链条,也是一个通道。它体现的许多课题无疑要在写生的课题中延续。它只是为写生课提供一个课本,一个读解的基点,一个原始的命题,而这个命题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是其一。其二,艺术教学又区别于其它的教学方式,它必须尊重学员的兴趣要求。比如,针对“表现性”这一课题,就可以拿出格列克、德拉克洛瓦、德库宁许多范本来,学员可以针对相同的课题及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的作品有针对性地临摹、研究,而要掌握这些规律,没有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在读画、临摹、写生训练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实践和有效地研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在学习中,只有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才能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临摹写生设置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