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文化视角下的当代高校文化建设

2016-10-19 15:12洪潇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亚文化引导

洪潇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亚文化概念的提出及其演变过程。接着重点论述了当代大学生亚文化的传播影响力特征,即新的媒介应用使得观念的文化极大地让步于技术的文化。在强调高校亚文化积极、正面意义的同时,本文也指出高校亚文化现象中的消极因素,提出了需要正确认识亚文化现象、合理引导亚文化建设的观点。

关键词:亚文化;高校亚文化;高校文化建设;引导

一、亚文化、后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

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886年。尽管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是某一群体所持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或整个社会的文化。加拿大学者布雷克如此定义亚文化:“由处在从属结构位置的群体发展出的一套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方式,以回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意义系统;它表明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试图解决那些产生于广泛的社会背景当中的各种结构性矛盾。”[1]亚文化的载体包括亚文化现象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和表现形式。

20世纪末,随着亚文化现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变迁,特别是出现了“后现代世界”的青年亚文化,当代亚文化进入了后亚文化时代。1987年钱伯斯在《大都市图绘:通往现在的可能性》中使用了“后亚文化风格”这一短语,而伯尔默斯1996年的专著《时尚的演化:第三个新千年我们穿什么》和马格尔顿1997年的文章《后亚文化主义者》则使得后亚文化这一概念变得广为人知。

2001年5月在维尔纳召开的“后亚文化研究:大众文化及其影响下新后亚文化的形成研讨会”被认为是后亚文化时代到来的标志。伯明翰大学在2002-2003学术活动年中的“青年、文化和社会”论坛上,专门用一周时间讨论了“后亚文化理论:从批评到拒绝”这一主题。这标志着后亚文化研究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得到了正式认可。

在后亚文化时代,亚文化这一术语被解构和重构,甚至一度出现了指称混乱。如班尼特称之为“新部落”,而雷德黑德使用“部落文化”,马费佐利则提出了“俱乐部”和“新俱乐部”概念。对此,霍金森评论道:“目前还无法明确概念和解释过剩的原因,但如果认识到不同的概念用于抽象不同的社会事实,这一困惑就能部分地得以减轻。”[2]例如,以“部落文化”指称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共同消费的“趣味”,而“新部落”用来分析当代城市部落视域中的变迁和杂交。一旦明白不同的概念可能是相容的,就有可能理解“后亚文化研究”。确切地说,后亚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新千年以来社会变革中发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致力于揭示在全球化主流文化与各地本土文化重新连接和重新结构的过程中,它如何产生种种新的混交文化。

二、高校亚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特征

各种文化之间从来没有明确的边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和不断深化,西方文化由音乐、书籍、影视作品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消费品裹挟着不断进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西方亚文化开始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产生一定冲击。许多亚文化现象开始在中国出现并迅速发展,如网络文学、黑客文化、粉丝文化和极客文化等等。

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受益于当代社会新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极其鲜明的技术和媒介特征。新媒介,尤其是网络的诞生,骤然增添了文化两端的张力。一方面,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都堪称前所未有;另一方面,文化公共空间以网络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青年亚文化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下被迅速流行化和快餐化,青年亚文化中所蕴含的抵抗和边缘因素在消费时代成为了商业文化的重要卖点。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青年高校学生往往既是社会中首先消费舶来品、接受外来文化的群体,又是最先利用新媒介、新路径来表达声音的群体。因此,青年亚文化在中国集中地表现为高校亚文化。青年学生走进高校之后,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变得相对宽松和自由。同时,处在思想成熟重要时期的青年学生往往个性比较张扬,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各种与校园主流文化不同的文化,这是孕育高校亚文化的独特背景。高校亚文化包括了寝室文化、网络文化、新人类语言文化、消费文化和时尚文化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往往互相联结,形成链条,在校园甚至整个社会形成巨大影响。

寝室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每一个学生的信息网络中最重要的结点。伯明翰学派认为,“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3]而高校学生恰恰是在与室友的交流、对照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生活诉求或者说个人风格。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同一寝室的学生在个性、审美和行为方式上往往有较多相似之处,而寝室与寝室之间则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或强或弱的差异,这可以说是高校中寝室文化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因此,寝室文化是整个高校亚文化的基本构成单元和传播渠道。

与现实交流相比,网络交流允许参与者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高的自主性。“互联网的优点是允许和陌生人形成弱纽带,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互相连接,因而扩张了社会交往”。[4]在高校校园中,网络交流和现实交流往往同时存在,互相重叠。网络世界中的热门话题往往在好奇敏感的青年学生之间引起热烈讨论,而这些讨论中产生的内容经参与个体重构之后又被反馈到网络世界之中,在这样的发现-讨论-反馈过程中,大学生追求随性、即性的语言习惯常常会创造出风靡一时的热门语汇,如“森女”、“嘻哈”、“粉丝”等词语都是如此产生;这一过程还常常对已有的语句赋予新的意义,如“人肉”由名词变为动词,“高端”由褒义变成褒贬兼备等等。这种语句创造和意义再赋予的语言现象,构成了高校亚文化语境下独特的网络文化。

在网络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有些网络群体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来清晰地定义和表達自己,“给予青年以认同感和归宿感,他便有了归属感”,许多网络群体由此而成功走入现实。例如2010年左右进入我国的“森女”一词,最初就是由90后大学女生在网络社区中讨论,进而流行起来的。追求个性的女生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对话来探讨“我是谁”“为什么我和她们不一样”“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和上世纪60年代以朋克文化为代表的英国青年亚文化或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研究的,存在潜在犯罪性的美国青年亚文化是完全不同的。[5]

前文所述的一系列风格形成和身份定义,最终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由于相似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青年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十分容易形成流行风潮。这就为时尚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仍以“森女”为例,为了成为森女,女生就要去消费符合“森女”风格定义的各种产品,一个人数相当庞大的以“森女”自命的时尚群体就此诞生。但是,媒体对于时尚文化的传播导向最终必然走向文化商品化。利用新媒体爆发式的传播,商家巧妙引导着“森女”概念的拥趸去消费带有“森女”标签的所有产品。最终,“森女”这一时尚亚文化概念被完全商品化。而“森女”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主流文化,成为整个社会流行文化的一个分支。

三、正确认识、合理引导积极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建设

(一)正确认识高校亚文化现象

大学生处在身心两方面都逐渐成熟的时期, 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望,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他们希望尽量隐藏内心的紧张和苦闷而展现成熟、老练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亚文化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在形形色色的亚文化群体中,其成员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增长才干、增加自信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例如,喜欢网球的同学自发组成社团, 并定期请来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类似的亚文化群体为其成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自我实现。应当承认,高校亚文化有着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心理成长等积极作用。

然而,亚文化的产生和传播带有强烈的自发性特征,常常在行为与仪式上试图抵抗甚至颠覆主流文化。亚文化对于常规的质疑和叛逆,对权威的轻视甚至是挑战在高校校園里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对校园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比如不正确的消费文化往往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出攀比意识和享乐主义,而消极的网络文化、游戏文化也造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许多亚文化现象甚至演变为与主流文化激烈对抗的反文化,造成的消极影响就更大。

戈登认为: “亚文化是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例如阶级地位、种族背景、地域差异和宗教归属,但它们整合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并对其成员产生综合性的影响。”[6]他进而指出: “亚文化是一个世界中的世界,也可以说它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7]可见,亚文化群体有其特定的思考和行为方式,相对来讲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相对封闭,并由全体成员共享某种特定思维、采取某种共同行动的亚文化群体日渐增多,势必使得校园主流文化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为良好校园风尚的形成和健康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加不小的难度。

(二)合理引导高校亚文化建设

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的高校亚文化始终必然存在。这种亚文化可能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疏离甚至背离,但也可能是主流文化的延伸,或者能够被主流文化吸纳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实际上,宽容的主流文化往往将亚文化视为 “选择性文化”而纳入多样性选择,而僵化保守的主流文化则动辄给亚文化贴上“反动”和“逆流”的标签而予以断然压制。

因此,一种优秀的高校主流文化应当表现出对亚文化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吸纳。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不难看出,大部分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关系都经历了从反抗到融入,最终被主文化接纳的过程。[8]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校园文化的建设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以宽容的心态观察校园亚文化,对亚文化群体仔细甄别、耐心引导,增加校园主流文化的弹性、包容度和多样性。

对此,首先必须营造一个绿色的高校文化环境,建设一种有深厚底蕴和优良传统的主流文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帮助学生吸收有价值的外来文化,用人文精神和文化感召去吸引年轻学子。其次,要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对自我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观念,促使他们在面对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选择时更加审慎。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沉迷于不良亚文化的学生,应当以引导为主,同时以谈话、监督、与家长沟通等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逐渐靠近优秀的主流校园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应着力挖掘高校亚文化的积极意义,寻找其中的正面符号。大力弘扬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学习生活发展的校园亚文化形态,保持这类正面高校亚文化形态的存在。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独立决断能力以及审美情趣,以正面积极的思维吸纳优秀亚文化,遏制不良亚文化。

参考文献:

[1]麦克尔·布雷克著,刘亚林,胡克红译.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M].1990,(12).

[2]Paul Hodkinson,Goth: Identity, Style and Subculture[J]Oxford: Berg,2002,(23).

[3]陆扬.文化研究概论上[M].2008,(52).

[4]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第1卷)[M].2001,(444-445).

[5]余明泾,黄克非.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以“森女”现象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156).

[6]Milton M.Gordon.The Concept of the Sub-culture and Its Application.K. [J];Gelder and S.Thornton eds.,The Subculture Reader,1997,(40).

[7]Milton M.Gordon.The Concept of the Sub-culture and Its Application.K. [J];Gelder andS.Thornton eds.,The Subculture Reader,1997,(43).

[8]黄瑞玲.亚文化:概念及其变迁[J]国外理论动态,2013,(47).

猜你喜欢
亚文化引导
出圈: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的互相靠近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虚无的抵抗,模糊的收编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把脉“腐败亚文化”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