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及后续发展探讨

2016-10-20 23:39夏振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

夏振林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體,通过当涂县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以全县六大林业工程为依托,进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同时对建设成果进行了分析,对于指导安徽省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效;安徽当涂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76-02

Abstract The forest is the main body of land ecosystem.Thr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nty forest resource analysis,based on the six major forestry projects in Dangtu Count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 of ten million acres of forest growth engineering.It had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vince's ten million acres of forest growth engineering.

Key words ten million acres of forest growth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effect;Dangtu Anhui

1 当涂县林业基本情况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属于南方少林地区。从2012年全县森林资源清查来结果,全县国土总面积10.02万 hm2,其中:林地面积7 742.8 hm2,仅占国土面积的7.73%;非林业用地面积92 457.2 hm2,占国土面积的92.27%。在林地中,有林地6 934.5 hm2,占89.56%;疏林地24.0 hm2,占0.31%;灌木林地84.5 hm2,占1.09%;未成林造林地232.2 hm2,占3.00%;苗圃地133.3 hm2,占1.72%;宜林地310.9 hm2,占4.02%;辅助生产林地23.4 hm2,占0.30%。在有林地中,乔木林地6 868.9 hm2,占99.05%;竹林65.6 hm2,占0.95%。

2 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目前,温室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其中CO2排放是重中之重。陆地大约有90%的碳存储于森林之中,森林生产10 t干物质,可吸收CO2、释放O2的量分别为16、12 t。过去20年,我国增长的森林资源净吸收CO2 4.5亿t,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CO2年均排放量的1/2[1-2]。

2.2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蓄水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据测定,面积6 666.67 hm2的森林,蓄水量相当于一座200万m3的水库。在年降水量340 mm的情况下,林地、裸地的土壤冲刷量分别是900 kg/hm2、101.25 t/hm2。大量事实证明,若森林资源蓄积量不足,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灾、旱灾问题[1-2]。

2.3 森林是阻挡风沙的生态屏障,可防治土地沙漠化

大力发展防护林是遏制土地沙漠化、减少风沙灾害最有效的办法。在平原地区,防护林带迎风面30倍、背风面20倍树高范围内可以分别减弱风速40%~50%、30%。同时森林里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及庞大的根系网,可以起到有效固沙的作用,枯枝落叶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提高土壤质量[1-2]。

从2012年全县二类调查数据来看,当涂县的森林资源量少,分布不均,尤其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举世瞩目,国际社会联合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应对气候公约,我国是最早的缔约国之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保护好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大量的减排,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固碳,大面积进行造林,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是改变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工程建设情况

3.1 实施特色万亩经果林工程

2012年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引进桃、板栗、山核桃、蓝莓、牡丹等经济林新品种,改造老品种,新建新果园700 hm2,改造果园166.67 hm2,提高当涂县果树品牌“果满园”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全县建设葡萄新品种基地320 hm2。

3.2 实施万亩速生丰产林工程

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导致木材供需矛盾已不断突出,进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从合理配制全县林业生产力的布局出发,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在全县的外滩地、低畦地、丘岗地,选择杨树、外松、枫香、榉树,建设了866.67 m2州地速生丰产林、滩地速生丰产林和丘岗地速生丰产林基地。

3.3 实施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工程

近几年来分别在大公圩片、沿江片建设了林苗两用林1 433.33 hm2,以培育城市绿化用苗为主,项目基地造林为辅。城市绿化用苗主要品种为香樟、桂花、木兰科植物,同时兼顾绿篱、板块植物苗木和盆花、盆栽观叶植物的生产,重视外向型科技含量高的苗木生产,主攻容器苗和全冠苗,苗木品种和规格做到了与上海、南京等近邻城市全面接轨,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苗木基地[1-2],江林公司建设了近266.67 hm2黄山栾木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栾木基地。

3.4 实施林业血防工程

在规划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时,在全县血吸虫的重点疫区和一般疫区,通过林粮种植模式建设抑螺防病林866.67 hm2,改变了疫区血吸虫的滋生环境,促进了全县人民的身心健康。

3.5 实施湖滩增绿工程

在全县重点生态区域范围内,选择根系发达,株冠浓密的树种,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733.33 hm2。同时对500 hm2郁闭度<0.2、天然下种更新能力强的残次林进行封山育林,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降低土壤的侵蚀模数[2]。

3.6 实施“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

确立城市林业的管理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城区、郊区的绿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在现有的城市绿化规划布局基础上,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社区片林地建设,提高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森林覆盖;着重加强城郊森林生态圈建设、城市外围森林公园与风景林建设[1-2];建设护城河、襄城河周边城市森林景观,加强线路绿化和森林长廊建设,对国道、省道、高速迎面的山体进行林相改造,大力恢复废弃塘口植被。

4 工程取得的成效分析

4.1 经济效益

通过新品种经果林的建设、苗木花卉和商品林的建设,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前期建设的经济林已经开始挂果,各规格的苗木达到4 000万株,商品林的郁闭度达到0.2,平均树高达到3.5 m,胸径达到3 cm,到2020年,预计林业产值达到3.5亿元。

4.2 生态效益

通过长江防护林的建设,每年可以控制水土流失3 000万t/年,降低了土壤的侵蚀模数,森林覆盖率增加了8.3个百分点,每天可以放出氧气5 305 t;吸收CO2 7 226 t,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城市绿化、乡镇建成区的绿化,农田林网的建设,灾害性天气逐步减少,农作物受到了良好的保护,稻飞虱在当涂明显减少。通过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大涵养水能力,被誉为“绿色水库”,同时增加了固土保肥效益等。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减轻雨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根系可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改良效益明显,森林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和死根,通过分解与矿化,将逐渐形成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此外,森林还具有固碳制氧效益,不仅能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能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1-2]。

4.3 社会效益

通过城市绿化,集镇绿化,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变,特别是城市广场的绿化,给居民带来了修身养性的良好环境。当涂县护城湖的绿化已经成为了当涂县比较靓丽的名片,工程的建设带动了全县产业发展。通过护河镇桃树的改良和新品种的建设,利用桃花资源举办桃花节和摘桃节,每年可吸引游客50万余人,增加收入千万元,社会效益明显[3]。

5 后续发展

5.1 进一步拓展造林空间,完成创建省、国家生态县绿化指标

围绕“三线三边”绿色提升行动提升当涂县整体绿化功能,工程建设重点为村庄道路绿化、森林长廊建设、沟渠绿化。与此同时,加快林相改造步伐,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发展森林旅游和林果产业。

5.2 坚持适地适树,保证造林質量

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推行立体种植模式,合理间作,达到生态效益、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注重科学栽植,使用良种壮苗,推广普及实用栽培技术。实行科学管理,针对不同树种,不同地理条件,开展针对性的抗旱、施肥、防虫、防病措施,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4]。

5.3 加强造林后期管理,保证造林成果

新造林管理要明确责任,做到“谁栽、谁管、谁受益”,经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新造林能成活、能成材。同时对荒山造林要实行封山育林,对造林大户要落实专人对口服务。同时,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与林业的积极性。

6 参考文献

[1] 陈远树.我国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 周生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林业跨越式发展[J].生态文化,2003

[3] 李凤玉.宿州市森林增长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林业科技,2015(5):51-52.

[4] 卢升高.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