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特色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0-20 00:37阿布都外力·马合木提陈淑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阿布都外力·马合木提 陈淑英

摘要 介绍了伊利河谷林果业的现状,分析了当地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地林果业发展的措施,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关键词 特色林果业;问题;对策;新疆伊犁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08-0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tatus quo of the fruit industry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 analyzed the forest fruit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ruit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forestry and fruit industr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Yili Xinjiang

1 伊犁州林果業发展现状

1.1 林果业种植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底,伊犁州直各类林果总面积4.60万hm2。其中:苹果1.62万hm2,葡萄8 260.0 hm2,树上干杏8 813.3 hm2,核桃3 873.3 hm2,桃、李、西梅、鲜食杏2 400.0 hm2,其他(红枣、榛子、樱桃李、梨、文冠果等)6 486.7 hm2,已初步形成以苹果、葡萄、树上干杏和桃、西梅等时令果品为主的四大产业基地格局。2015年结果面积为18 640.0 hm2,其中:苹果7 086.7 hm2,葡萄6 013.3 hm2,树上干杏3 406.7 hm2,桃李西梅1 013.3 hm2,其他1 120.0 hm2。产量29.41万t,其中:苹果9.47万t,葡萄12.88万t,树上干杏2.92万t,桃李西梅2.94万t,其他1.20万t。林果总产值13.25亿元,拉动农牧民人均收入701元,较上年增收32元。

1.2 保鲜库、专业合作社、出口备案基地

州直(不含奎屯市)已建成投入使用低温保鲜库16.9万t,共有林果专业合作社65个,各类果品出口备案基地共有20个,州直共注册林果产品商标25个,审核认定州级特色林果示范园35个(表1)。

1.3 林果加工企业情况

州直现有大型林果加工企业6个,主营产品涉及葡萄、野酸梅、树上干杏等。固定从业人员292人,带动农户数7 050人,年销售额18 350万元,年利润3 26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林果基地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

低温冻害、倒春寒、霜冻、雪灾、冰雹、大风、暴雨、洪水等极端灾害天气连年给州直林果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州直林果重点县市近几年造林基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防护、灌溉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或者严重缺乏,致使部分县市新造林基地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退耕还林基地的毁林重造、四荒造林基地的嫁接改造、未达验收标准造林基地的补植补造、受灾受损基地的更新抚育尚存在较大的缺口等。

2.2 林果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

林果基地的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促农增收致富贡献率不稳。科技攻关投入力度不够,培训指导任务繁重,实用技术推广维艰,技术人员较为缺乏。

2.3 林果业加工转化能力,不能适应州直林果产业发展的实际

伊犁州果以销售鲜果为主,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落后,州直已建和在建的冷藏保鲜库容量仅为16.9万t。对上市期集中的果品只能优质果贱卖,等外果、残次果几乎没有销路。林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薄弱,现有的几家林果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林果仅2万余t,果品的收购、加工、转化率低,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与果农的利益连接机制缺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州直特色林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

2.4 林果业市场开拓能力亟待加强

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层次还较普遍低,内部运作还不规范,组织引导能力还很薄弱,销售市场集中在本地,对区内外、国内外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导致果品销售难的问题严重。

2.5 果园投入产出低,效益不高

2014年伊犁州直苹果生产投入为31 755元/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 790元/hm2。2015年由于伊犁河谷受早春低温冻害影响,平均投入更低,苹果生产环节物质费用平均为16 408.35元/hm2,人工费用平均为5 191.5元/hm2,平均总成本为21 599.85元/hm2。树上干杏的投入更低,尚不足15 000元/hm2。如此低的投入带来的是低产出,果品产量和品质不高,难以发挥林果业较高的经济效益。

2.6 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少,且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州直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共有65个,拥有种植基地规模518.0 hm2,占州直林果种植总面积的11.26%;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年产果品0.16万t,仅占州直林果总产量的0.54%,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合作社的规模来看,成员在50人以上的合作社不到合作社总数的50%,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薄弱。

合作社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极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无法发挥。由于果农分散生产,农业投入品、果树管理、采摘运输等环节不能统一开展,导致果品质量、上市时间等千差万别,无法充分发挥果树集中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二是合作社内部的规章制度缺乏,或是组织松散,或是由负责人说了算,没有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缺乏凝聚力和带动力,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三是缺少管理和技能培训。新技术和新方法是果品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受合作社成员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落后、资金不足、人员不够等因素的制约,合作社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大。三是对农民合作社的认识不足。虽然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很多农户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对合作社的性质认识模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容及好处不知情、不了解,致使有些农民对加入合作组织有顾虑,积极性不高。四是年二次返利额比例低,调查中发现年二次返利的合作社仅占合作社总数的18.6%。

2.7 精品园、高标准示范园少,示范效果不明显

2009年以来,州林业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州直一个特色林果县(霍城县)、10个特色林果乡(巩留县阿尕尔森乡、伊宁县多浪农场等)、22个特色林果村(霍城县莫乎尔牧场一村、特克斯县四乡阿克铁热克村等)、30个特色林果示范园。总的来看,林果示范园数量还是太少,覆盖范围不足,且具有较高科技管理水平的精品示范园缺乏,示范带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2.8 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不够

由于果农对病虫害的防控意识不够,苹果棉蚜、苹果小吉丁虫、苹果蠹蛾、苹果黑心病、腐烂病以及树上干杏细菌性穿孔病危害严重。

3 对策

3.1 完善规划,科学布局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林果业发展规划。依托规划区的水土光热资源,选定主栽树种的适生栽培区,合理确定发展优势树(品)种的最佳区域布局。发挥特色,实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不仅规划区内,树种、品种搭配要科学合理,更要考虑株行距和单位面积的适宜保留的有效株数,便于间作套种和机械作业[2]。

3.2 强化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

要强化对各级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水平,增强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林果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服务者,重点是强化州、县(市)、乡(镇)、村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科技服务水平;在州、县(市)业务部门建立二级技术培训基地(中心),建立完善县(市)林果技术服务机构,保证经费积极举办特色林果专项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技术上门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百名专家技术服务团”的功能作用,为广大果农和林果基地提供培训教材、指导、服务;要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林果技术服务网络,解决林果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素质偏低的问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非专业人员的转型培训、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定三挂”等措施加强现有技术干部队伍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校的沟通协作,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技攻关。

3.3 典型引领,示范带动

在州直各县建立一批高标准精品示范园,这些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标准建园、定植、修剪、改造、技术管理、培训服务等,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4 产品认证,打造品牌

要占有市场,解决好果品的销售工作,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就要重视品牌发展,打造知名品牌。要做好出口基地备案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申报认证工作,组织建立营销队伍,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特色林果产品的经济效益,增强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动力和信心[1-2]。

3.5 招商引资,加工促销

目前,州直特色林果业大型加工、销售企业少,仅有的新疆农夫基地霍城果业公司、伊犁特野生果业投资开发公司等几家企业也受市场风险、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不能正常加工、订单生产,难以保障果农收益。必须依托伊犁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扶持一批基地建设、收贮加工、冷藏保鲜、运输配送、销售服务型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各种经济组织参与林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和市场营销,形成辐射拉动基地的快速扩张和提质增效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群体,从而在根本上解除广大果农的后顾之忧。

3.6 减灾防灾,安全生产

采取多方面积极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对林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是确保林果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要继续加大国家援疆、林业援疆、对口援疆等多项优惠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在有条件的县市先行进行试点,尽快争取将林果业保险纳入国家政策补贴保险范畴,尽快实施全覆盖、低费率、广受益的林果业政策保险。多措并举,综合防控,确保州直特色林果产品的绿色生产、安全生产。

3.7 促进林果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林果业专业合作社在促进林果业规模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果品的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林果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真正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一是规范专业合作社内部林果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完善合作社投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社员的合作热情;三是扩大规模,促进合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联姻,实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四是用足用好银行信贷政策,加大金融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力度,针对一些运作规范、规模较大的合作组织,积极协助其与金融部门沟通,用足用活现有信贷政策,利用联保贷款和保证贷款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的灵活度,合理谋划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鼓励信誉好、有经营实力的林果专业合作社申报林业贴息贷款,保证收购资金,提高果品质量,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发展[3-4]。

3.8 科学生产,提质增效

伊犁河谷特色林果产业带初步形成,州直林果基地建设扩张任务已经完成,截至2015年,各类林果面积已达4.6万hm2,而结果面积18 640 hm2,占林果總面积的40.52%,大部分果园尚处于幼龄期。因此,提质增效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林果业发展的重点,具体应做到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简化树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单产和果品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姚永军.新疆林果业的发展优势整合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10-14.

[2] 郑娟.新疆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新疆财经,2006(3):20-23.

[3] 张连翔,孔繁轼.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全生态经营[J].河北林果研究,2000(1):24-29.

[4] 汤智辉,贾首星,沈从举,等.新疆兵团林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8(11):5-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