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抛锚式教学突破瓶颈

2016-10-20 04:10侯东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瓶颈新课标

侯东涛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学习障碍,有些知识点成了学生的学习瓶颈,如何突破瓶颈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抛锚式教学在突破瓶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设置物理情境突破学习瓶颈。

关键词:新课标;瓶颈;抛锚式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瓶颈则需要教师巧妙地应用抛锚式教学予以突破。何为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类似于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對问题的巧妙设置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达到学习知识、提升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有效的“抛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大某教授给一些中央党校的学员讲课,在讲到宇宙知识时,告诉这些学员地球是个球体,并且还在不停地公转和自转。这些学员基本没有什么物理知识基础,该教授考虑这些学员应该大部分都去过美国,就提出问题:“你们中哪位去过美国纽约?”“你们是怎样去的美国纽约?”学员回答了很多方式,如,有些学员先经日本东京再到美国纽约,还有些学员是先到了伦敦、温哥华最后到了美国纽约等。该教授接着问:“你往东飞,他向西飞,对不对?最后你们都到了纽约对不对?”学员豁然开朗,相信了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但他们仍然不相信地球在转。该教授问学员“中国有大海,那么地球那面的美国有没有大海?”“美国的海水会不会跑出来?”“中国的大海向上,美国的大海是不是向下呢?”“中国转到美国所处的位置海水会倒出来吗?”在解决了上述问题后,这些学员轻松掌握了地球在转的科学事实。教授“锚”抛得好,学员在教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了问题。如果我们在为学生解决复杂物理现象时,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还会感到那么抽象吗?

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学习“曲线运动”一章时感到力不从心,原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从未接触过曲线运动,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而“抛体的运动”又是曲线运动中的一个典例,如何突破这一课例呢?我决定用抛锚式教学突破其中的典型问题。在讲到物体水平飞行距离远近的决定因素时,先提出问题:马上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咱们怎样选拔铅球投掷运动员呢,是不是像赛马一样,都拉到操场上去投一投呢?学生回答:“当然不是”。有些学生会说我们选力气大的,我说:“如果一只蚂蚁力气很大,并且能将铅球举过它的头顶,它适不适合作为投掷铅球的运动员呢?为什么?”学生会想到,如果蚂蚁投铅球的话,时间很短铅球就会落到地上,所以它投不了太远的距离。于是,学生提出运动员需要选个子高的,那样会增加铅球的空中飞行时间。这时可以鼓励学生,能想到这一点你们真是很了不得。但是,假如一个人个子很高,但腰和芦苇一样细,他适合投掷铅球吗?学生会回答,当然不行了,很可能他会砸到自己的脚。这时,学生会想到投掷运动员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身高、一个是力气。这时帮他们纠正应该是身高和爆发力两个因素决定了他适不适合作为投掷运动员,因此,一般投掷运动员大都身高很高并且爆发力很强。然后,让他们观看奥运会中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及个人介绍,看看与我们讨论的结论是否相符。

在学习光电效应时,对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学生很难理解,而学校又不具备实验条件,我利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超过了极限频率不管光多么弱都能发生光电效应”这句话如何理解呢?比如,我给在座学生发核桃,只有得到10个核桃才能跑出教室,如果我拿个大盆装了一盆核桃,直接撒给大家,这时候我撒核桃的强度够大吧,可是我撒出一盆核桃后你手里能拿到10个核桃吗?下面,我换一个办法,大家看行不行,我用纸包将10个核桃装好一包抛给大家,这次是不是有学生会很轻松地得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呢?但是这次我抛核桃的强度并不大,所以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没有关系,而是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上面的10个核桃就相当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只要入射光的频率达到或超过该值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当然,拿到10个核桃跑出教室的学生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跑出教室他就没有能量趴到地上了。如果另一个人拿到了15个核桃,他跑到门口会消耗10个核桃的能量,但这时他还具备5个核桃的能量,还能跑很远才倒地。显然,可以利用这种方式突破“光电效应方程”的学习瓶颈,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便于他们正确理解这个问题。

在进行“天体的运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弄清楚地球既参与了围绕太阳的公转又参与了自身的自转,我伸平双臂围着讲桌转起圈来,并且在转圈的同时,加入了自转,并让学生观察我什么时候面对讲桌,即表示太阳可以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天;我背对讲桌时,即表示太阳不能照射到我们这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夜晚。另外,提出问题,要想在太阳落山时,多观看太阳落山时的美景,有什么办法吗?如果学生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的话,可以提示他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想到,可以以足够快的速度向西跑,这样学生对自转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可以再顺水推舟地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想到地球在自转,因此与地球相对静止的人也会随着地球自转。再提出问题,八万里有没有科学依据?不妨大家计算一下,这时告诉学生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以赤道处的人为例。学生通过周长公式计算得到赤道处的人随地球自转一圈走过的弧长为40.192千米,约为8万里。这样,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就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

上述教学案例实施后,我发现学生对这些课理解得很透彻,看来,抛锚式教学在突破学习瓶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尝试如何更好地“抛锚”为物理教学所用。

参考文献:

[1]郑强.实施高中新课程前沿论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5.

[2]刘晓明.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102.

猜你喜欢
抛锚式教学瓶颈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抛锚式教学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不忙不乱,让时间听我的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绕过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