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和声应用研究

2016-10-20 04:41何弦
艺术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和声

何弦

摘 要:和声学是一门讨论和弦以及和声与和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理解和声的语汇是理解音乐语汇的必要基础。而Jazz和声学是整个大和声学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在我看来,Jazz是一个独立而重要的美国音乐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一百多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演变,Jazz乐发展为一种即兴、节奏摇摆、大量切分旋律和节奏、约定俗成的声部进行核和声的高度严密的音乐风格。Jazz作曲家如Duke Elligton,Charlie Parker,Thelonious Monk,Thad Jones,Joe Pass等为Jazz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众多值得纪念的精细的作品遗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经典而流行呢?当然可能是旋律,还有和声、Jazz和声。本文主要讨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以及我们怎样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这些技术。

关键词:Jazz;和声;声部进行;和弦音阶

0 绪论

Jazz和声丰富炫丽的色彩成为Jazz音乐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在Jazz发展至今10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不同时期的音乐人的努力,Jazz和声语言发展成一个严密又新颖的体系,常人往往会觉得听不懂,从80年代开始有专门的Jazz理论书籍来讨论概括这一神秘的现象,给之后音乐人以指引。Jazz丰富了我们的创作,无论是经典Jazz的创造还是流行乐的创作,因为我们仍可以在众多当下流行音乐里听到Jazz和声的融合。比如台湾王力宏的音乐,香港创作才女黄丹仪的作品大量地融入了Jazz的技术,也有日本的小野丽莎以及台湾的王若琳会重新演绎一些经典Jazz,其和声也是经过重新和声编配过的,技术比其原版更有继续现代感的味道又不失经典Jazz的美妙感觉。笔者就在这样一种情形下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点,学习分析Jazz和声的精妙之处来为我们的创作服务,在当今音乐大量融合的时代,Jazz和声一定可以为我们的作品添加不少分数。

第一,Jazz和声的现况。当今流行音乐呈现出一个大量融合的现状,Jazz音乐也分流为多个支派,但是我们脱掉节奏音色的外壳,Jazz和声的本质是可以做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来研究的。据我所收集的Jazz和声理论资料来看,最早的是来自Berklee音乐学院的Harmony,其中讲述的内容可以说引领了接下来的整个20年,从欧美流行的音乐到我们日常听到的港台音乐,其中主要和声原理都可以在书中得到验证。

第二,Jazz和声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开始有大量的专业人士开始进入Jazz和声以及Jazz音乐的研究和教学演出等工作中来。我国比较有名的上海音乐学院的廖季文老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任达敏等人,他们有很多翻译的或是原创的Jazz和声的著作,可以作为Jazz音乐学习的重要参考。在流行音乐界可以听到越来越多的制作人将Jazz音乐融入到新的专辑作品中,新的和声语汇借鉴Jazz的很多。黄丹仪、陈光荣等音乐人的作品,可以听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音乐语汇。

1 如何建立爵士风格的和声

1.1 和弦素材

学习过和声的人往往认为爵士和声所用的和弦,至少是从7和弦开始的高叠和弦,的确,爵士和声使用很多大七和弦,大九,属七,属九,属七变化和弦,小7,9,11和弦等,也不排除使用简单三和弦的情况,另外还经常使用4度叠置的和弦。

1.2 爵士和声中和弦的排列研究

大七和弦和小七和弦类似传统的用法,5音是可以省略的,3音7音应当作为色彩特征音强调使用,当扩展到9,11,13结构时,我们叫9,11,13音位Tension,而Tension在即兴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往往这些Tension都出现在最高的旋律声部(Leading Voice)。所以,可以总结大九和弦好的排列是9音在最上面,13音和11音的最佳位置也应该在和弦排列的最高声部,以突出Tension的张力感。另外,常见排列还有把7音和9音放在内声部的,有一种模拟打击乐的感觉。

四度叠置和弦的排列,多在6/9和弦中使用。

当遇到更为复杂的高叠和弦的时候,如A13(#5),将Tension经常的放在旋律声部,有多个Tension的时候也把他们放在容易听出来的位置。比如由下往上是1,7,3,13,9音这样的排列。

2 Jazz和声的经典语汇应用研究

2.1 ii-V-I

ii-V-I进行在爵士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几乎任何一个爵士作品都包含各种形态的ii-V-I,小到一个终止式中的终止ii-V-I。这也是在传统和声中常用的,只不过在色彩与功能这对矛盾的处理上不同。

爵士音乐中的ii-V-I现象如此平凡,除了在这样经典的爵士乐中的平凡应用外,在当下流行的流行歌曲中也是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方大同的[Singalongsong]的Bridge部分从Am7开始,之后的进行如下:Dm7-Fm7-Bb7-Ebmaj7-Ebm7-Ab7-Dbmaj7-Gm7-Bb/C。可以看出,也是类似的一连串的经历的几个不同调性的ii-V-I,Fm7-Bb7-Ebmaj7和 Ebm7-Ab7-Dbmaj7之后的Gm7-Bb/C也是一个ii-V-I,因为直接进入了反复的副歌Chorus部分。

在Mark Levine的爵士理论书中说到,ii-V-I进行再爵士音乐几乎到处都在,是很平常的进行。

类似的我们也可以同样在王力宏的歌曲[Forever Love]中的Bridge中发现,其进行是:A-D-G-C-Fmaj7-Bb,也是连续的四度上行,只不过和弦的形式简单了点。另外,在The Doors乐队的[Light My Fire]中的前奏中,有这样的进行,F-Bb-Eb-Ab,也是连续的V-I,然后是新的V-I。可以发现在流行及摇滚中这类爵士和声的应用会相对简单些。

有很多ii-V-I的例子,比如[飞女正传],G-B7-Em-Dm-G7-C-D/C-Bm-E7(b9)-Am-Cm-G/B-E7-Am-Cm-Ebmaj7-Dsus-D7,目前流行歌曲里很常见Dm-G7-C这样的小V级到I级转向IV的ii-V-I,Bm-E7(b9)-Am也是常見的ii-V-I,因为I是小和弦,所以按照一般规律,前面的临时ii-应该是个减性质的,半减7弦是最常见的,在久石让的音乐中就经常可以看到iiim7(b5)-VI7-ii7的进行。另外,在B7和弦前面我们同样可以用ii-V-I原理来增加些和弦,变成F#m7(b5)- B7-Em,Em -Dm之间同样的我们可以添加一个A7或者是Eb7,替属和弦(Subdominant)来过渡,这样又构成了一连串的 ii-V-I,可以丰富在我们的创作中,当然也要适量,根据上下文的情况而决定是否要增加和弦。

类似的例子还有经典的[Moon River]的B段中,F#m(-5)-B7-Em7-A7-Dm7-Dm7/G,同样在方大同的[每个人都会中]也有,进行只是在F#m(-5)-B7-Em7-A7-Dm7-Dm7/G中对于个别和弦素材进行了变化。比如B7变化成B7(b9)(b13),在Em7变化成E7(#9),然后后面对于G7的变化是GAug7。可以看出,ii-V-I形态是Jazz和声中一个普遍的经典的和声语汇,从经典的Jazz作品到当代流行作品都充满着ii-V-I的身影,它其实就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词汇一样。

2.2 Line cliché

Line cliché,是指在一个单独得不变得和弦上存在的一个向上或向下的进行的旋律线。Line cliché可以用来为一些旋律一些乐句重新配和声。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使用Line Cliché 的例子,如[My Funny Valentine],[Michelle],和电影[James Bond]的主题曲[Bond]。

在韩国偶像剧[浪漫满屋]的片头歌曲的前奏部分也用到这样的技法,也是在Em和弦上低音线条上的Line Cliché,但是这里Em是I级和弦,在[旅行的意义中]是II和弦。

方大同的[爱爱爱]Acoustic版本中,和声进行是Amajor7--A7--Dadd9/A--Dmadd9/A,line cliché发生在G#-G-F#-F。这一技术在Berklee吉他教程以及和声教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Jazz还是流行的,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转折性用句。

2.3 Sub-dominant bI

替属和弦类似2-5-1①一样在爵士中很常见,bII和弦经常代替属成为所谓的Subdominant和弦结束到主,也常常作为临时的替属,到临时的主,bII有时候很短像是一个经过的和弦,但是由于它强烈的倾向性也可以把它分析出来,b2,4,b6,当把低音替换成属音时,其实又是一个属变和弦。这样看来,我们也可以把bII和弦理解为把低音换成bII级音的属变和弦,这样低音就具有能向更强的I的傾向了。

这一用法常常用为终止式的代替,创造更多的趣味感,在Blues的常用终止乐句中也常常可以听到bII-I的用法。在流行的创作中,往往会用在间奏转调的地方,或者是一个连接形式的下行到另一个和声语汇。比如iii-VI7(b9)-ii-bII7-IV/V,这里bII7的3音刚好是IV/V的7音,可以做一个比较有趣的连接。

经过以上一些整理,笔者归纳了一些常用的具有规律性的Jazz和声语汇,讨论了他们在不同作品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并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及通过有用的理论创造更多趣味,除此之外,还要多从实际作品中多汲取养分,验证理论,并赋予实践,最终为我们的创作服务。

3 结论

在经过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后,会发现爵士乐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神秘,尤其在明白了爵士和声的使用规律和常用用法之后。爵士和声之所以能有爵士的感觉,首先在纵向上要有一个好的排列,合理使用Tension,3音和7音以及根音是很重要的,根据不同的乐器配置在合理的音区,才能有爵士的感觉,才能符合流行乐的写作方式。另外,在横向的声部进行要突出3音和7音的引导,使整个横向的进行流畅。

当然以上讨论的都是一些可以总结的规律性的问题,尚有更多特殊的用法以及难以用规律来总结的用法。关于爵士和声进行固然也存在着某种套路说法,1-6-2-5、2-5-1、b2-1等,可以说都是套路,只不过我们用理论分析的眼光来看待它们,认为它们是一种语法,但在用词上,具体和弦的使用上却可以更多更丰富的变化。而笔者的另一个观点正如提到的这些内容一样,并没有从Chord-scale上面很多的谈论Jazz和声的问题,而是将和声更宽泛的看成真正的一种语汇。在Mark Levine的理论中其实还有很多例如3全音替换(Triton Substitution)重配和声语汇的一些替换等,但笔者将这些问题看做是一个语汇的复杂化,因为替换的方式无非也就是语汇的修饰,也就是2-5-1.而Triton Substation或者是Bass Note的替换,这个技巧来自bII替属和弦。所以,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归为一类看,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歌曲或乐曲的具体情况去分析去创作。

爵士和声不一定只能在爵士音乐中发挥作用,即使在我们平时听到的流行歌曲中也可以发现它们的痕迹。音乐存在着融合,而和声也是融合的。如今,有很多的流行歌曲都在借用爵士和声的技术手法、经典语汇等,有很多在编曲上尤其在管乐的编曲上完全参照爵士管乐的编曲技法。由此可见,我们完全也可以把爵士和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爵士和声就像爵士乐本身的即兴性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个人怎样理解运用它。

注释:①数字标记连接与用罗马数字标记含义一样,往往更口头和更泛指,只指示和弦级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指示和弦性质。

参考文献:

[1] Barry Nettles .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Harmony 1-4[M].美国波士顿:Berklee Press,1988.

[2] Jon Damian . The Guitarist`s Guide to Composing and Improvising [M].美国波士顿:Berklee Press,2003.

[3] [EB/OL]Berklee Arrangement讲义.

[4] Howard Morgen . The Ellington Collection For Solo Guitar[M].美国:Alfred Publishing Co,Inc,1996.

[5] Dick Lowell&Ken Pullig . Arranging for Large Jazz Ensemble[M]. 美国波士顿:Berklee Press,2003.

[6] Bill Dobbins . Jazz Arranging And Composing[M] . 1986.

[7] Mark Levine . Jazz Theory Book[M] . 1976.

[8] The Real Boo Of Blues Hal Leonard Corporation[M].

[9] Jazz Play Along Vol.12-Essential Jazz Classics[M] . Hal Leonard,2003.

[10] W Faris . Composing for the Jazz Orchestra[J] .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1998,47(1):13-33.

[11] 101 Jazz Guitar Licks[Z].

[12] Joe Pass . Fake Book Play The Blues[Z].

[13] 廖季文.流行爵士和声[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14] The Hal Leonard Real Jazz Book[M] .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15] Norah Jones . Come Away With Me[M] . Hal Leonard.

[16] Ted Pease . Jazz Composition and Practice[M].美国波士顿: Berklee Press,2003.

[17] Ted Pease. Ken Pullig. Modern Jazz Voicing[M].美国波士顿: Berklee Press,2001.

猜你喜欢
和声
塞缪尔·巴伯钢琴组曲《纪念品》之《华尔兹》作品分析
浅析钢琴曲《皮黄》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浅析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和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