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行古镇

2016-10-21 08:46
中国国家旅游 2016年10期
关键词:青溪古城古镇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古镇,古镇中的岁月、风情,是一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有些古镇早早被世人发现,游人如织,面目已非昨日;有些古镇默默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新的生活所取代;还有一些似乎特别被时光眷顾的,能守得一处静土,继续过着波澜不惊的寻常日子。四川境内不乏这样尚不太为人所知却自有故事的特色古城镇,穿行其中,体验的不只是历史、建筑、美食……更是生活本身的源远流长。

川北 青溪的柔软时光

有人倾心丽江的繁华暧昧,有人偏偏钟情青溪古镇的隔世清静。

青溪位于广元市青川县,青竹江和南渭河冲刷形成的平原上,沿高地而建,形如“靴子”,又称“靴城”。这是一座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边城,是“扼一城而拢全川”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川陕甘三省往来贸易的“商贾云集之处”。

青溪始建于公元229年,北魏时建有东西南北四街,城周达二里,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户朱路拆土城筑砖城,设置“青川守御千户所”,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由此形成了青溪最早的建筑格局。清顺治十年(1653),古城进一步修复和拓展,面积约300多亩,古城墙雄伟壮阔,高7米,底宽6米,长达3000多米,顶宽5米有余。

古城内的街道均由青石板铺成,四条正大街笔直宽展,随正街延伸的四条小巷曲折蜿蜒,跟着小巷道分了岔的四条弄堂深如迷宫。四条正街两纵两横,呈十字形分布,四街交汇的十字路口,就是古城繁华的中心。钟鼓楼横跨于四街之上,三楼一底,十六柱支撑,4米见方,可容二马并驾齐驱,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圆润。古时,这里是用来瞭望敌情、发号施令的指挥中心,偶尔也会搬来戏台,丝竹咿呀,给士卒以短暂的慰藉。如今,钟鼓楼化身成为远观青溪美景的“八景楼”,古城墙苔痕斑驳,从墙缝里探出的几株衰草、几朵野菊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向行人吐露古城沧桑的往事。

城中多是明清风格的川北民居,一幢幢吊脚楼随地形排开,简洁的人字屋脊上盖着深褐色的小青瓦,墙面刷成白色,墙裙覆以青砖,曝露在视野中的檩、柱、梁、槛、椽、门、窗都漆上了深重的古铜色,折射出古老的韵味。楼上挂着火红的辣椒串,有金黄的玉米垛子,“美人靠”上放满大大小小的簸箕,里面是圆滚滚的核桃、黑黝黝的木耳、白生生的竹荪、毛茸茸的蕨苔、红通通的灵芝,隔老远就能闻到草木的芬芳。

来自唐家河大草塘的雪山融水,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形成一条悠长的水街,一年四季清泉汩汩,让古城瞬间灵动、柔和起来。水流湍急处圈了几个小水塘,堆了几块形如圆桌的鹅卵石,浣洗的妇人在上面敲击着衣槌,几个小孩追逐着在水里晃荡的白鸭,在小水塘里滚成一片。

水街两旁是林立的商铺,卖山珍的、打核桃花生糖的、做饼子的、搅凉粉的、磨豆腐的,各家各户都有世代传承的谋生之道。白天,门庭若市,傍晚,客人散去,劳累了一天的店家也歇下来,各自盛了饭菜,坐在门槛上与左邻右舍盘点当天的收成,交流生意心得,调侃一下那些出手阔绰的、吹毛求疵的或是斤斤计较的顾客。

古城居民对花草情有独钟,一家家门口的一串红、金盏菊、鸡冠花、曼陀罗竞相绽放,桂树、兰草、栀子暗香四溢。有的人家门口放着长条板凳,方便走累了的过客休息,主人还会热情地出来斟茶倒水,分文不取,只须临走前夸奖一下人家的花种得好、茶水泡得香就行了。

元朝初年,一群躲避西域战乱的穆斯林穿越漫天黄沙来到青溪,是青川历史上最早到来的回族先民。明正统丙辰年(1436),回族人黑奎带领族人迁居于今前进乡黑家河一带。明万历八年(1580)及十四年(1586),陕西泾阳县塔尔寺的马、锁、赵、黑四姓,分两拨迁居于今大院乡花盖河一带。数百年以来,他们恪守清规,言传身教,始终保持了民族独有的气质。

客居他乡,信仰是慰藉,也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青溪的清真寺始建于明朝初年,现在的建筑为“5.12”地震后恢复重建,沿袭了传统的阿拉伯建筑风格。远远望去,清真寺庄严地矗立在东瓮城厚实的城垛里,金色的大穹顶熠熠生辉,雍容夺目。穹顶下面是宽敞通透的礼拜大殿,四周是尖拱的玻璃窗户,壁龛上刻着扇形的鎏金经文。殿外有风吹皂角树沙沙的落雨声,寺外还有溪水流淌的叮咚声。

穆斯林们围绕着清真寺修建住所、经营商辅、开垦田地,方圆两公里逐步形成了大东街、小东街、东方村、东桥村等回民聚居的街道和村落,淡黄、淡蓝、墨绿、白色的明艳色彩,尖形、马蹄形、圆弧形、多叶形的精巧装饰,抽象多变的花卉、卷草、几何纹样,还有神秘的阿拉伯文描联,让人对这个民族的传统技艺由衷赞叹。

古城的生活简单而丰足,鲜有商业开发带来的市侩气息。店辅都是些寻常的营生,这几年游客多了,卖山珍的活跃起来,招牌林立,价格合理。没有人质疑山珍的品质,古城四周都是密密的森林,种着黑木耳,养着羊肚菌,藏着野灵芝。当地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城池,对历史如数家珍,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总是主动热情地跟游客攀谈,充当免费导游,正史野史齐上阵,古城瞬间鲜活了起来。在街上走过,总有婉转的青溪地道方言,或者夹杂着方言的浓重川普飘然入耳:“古城那前头是唐家河,那个沓沓(地方)可是比九寨沟还好看喔,有熊猫儿,还有盘羊,那癞瘟(畜牧)些,到处都是,越来越不怕人啰……”

青溪仿佛是一个古韵天然的清修之地,在古城里安享一段柔软的时光,一个人慢慢地踱着,打开身体,让每一个毛孔畅然呼吸,用心灵的触角与古城里自由生长的一株春草、一朵夏花、一块秦砖、一片汉瓦对话,不觉忽略了时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成都周边 “休闲之都”的文化风景

以“休闲之都”闻名的成都,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周边的6座国家级文化古镇,让人们在美食的诱惑、慵懒的时光之外,也能体验历史与生活的厚重。

洛带——客家天下

洛带是典型的客家移民古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镇以北,始建于三国蜀汉时期,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洛带以客家文化而著称,成为成都周边最著名的古镇之一。

清朝初期,随着“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客家人从广东、福建迁居到此,至今保留着乡音、乡情。洛带90%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仍然讲客家话,沿袭着客家习俗,当地除了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还有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

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古朴,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火龙节”是古镇过年时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年初一到十五,火龙每日飞舞、祈福,夏日还有祈雨的水龙。舞龙以“刘家龙”最负盛名,至今刘姓家族仍聚居在洛带镇宝胜村,以扎龙、舞龙为业,形成一套独特的舞龙程式,包括接龙、祭祖、迎龙归巢、杀鸡出龙、舞龙点睛等。

古镇的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间变化丰富。

五凤——

五凤古镇位于金堂县,是成都周边地区唯一的山地古镇,一面临水,三面环山,黄水河穿镇而过,汇入沱江。

古镇始建于五代,盛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是川西著名的水陆码头,兴旺时每天有100多艘船往来,将川西的粮食、手工用品运往重庆,又从重庆、宜宾、泸州运来食盐、水果和洋货,再通过山路转运到成都,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名谣:“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

镇上只有五条街,都以“凤”字为名,分别是:金凤街、青凤街、草凤街、白凤街、小凤街,顺山势和河道而建,高低错落。当地旅游开发较晚,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观音堂、福音堂、火神庙、王爷庙飞檐翘角,关圣宫、南华宫、江西馆等客家会馆雕梁画栋,环绕于镇周的十余座庙宇终日香火不断,悠悠暮鼓晨钟,声声唱经祈愿,令人忘却尘世,飘飘欲仙。”

近年来,五凤还深入发掘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为了拯救沱江号子,当地曾特别组织人员寻访老船工,拜谒传承人,搜集整理出一批珍贵资料;为了恢复打更的传统习俗,镇上专门聘请了打更人员,购置专业器具,编写了200余段仿古打更词,每天夜晚的更鼓声,让人泛起淡淡的怀古之情。

Tips

洛带一日游路线

甑子场—下街—湖广会管—字库广场—土楼—博客小镇—五凤楼—江西会馆—湿地公园—艺库美街—洛带车站—金龙长城

成都6大国家级古镇

成都有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洛带、平乐、黄龙溪、安仁、新场、五凤。

古镇代表着成都的古蜀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等,20世纪90年代起,成都开始对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保护和开发,今日的古镇旅游已颇具规模,有着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不仅能看到民居建筑、宗祠、书院、寺庙、码头、茶楼、酒肆、道路、桥梁以及古树名木等有形的景观,还能感受民间歌谣、民间灯舞、戏曲坐唱、传统工艺、农事节庆、交易方式等非物质文化的厚重。

川西南 穿越时空的旅行

柳江——800年水乡烟雨

柳江古镇位于眉山市洪雅县城西南35公里,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已有800多年历史。在这里赏古树、逛老街、品小吃,让人有穿越时空、回归自然的意兴。

古镇四周环山,背靠峨眉山、瓦屋山,侯家山、玉屏山拱卫左右。花溪河、杨村河分别从东、西两面穿镇而过,镇中一年四季雨雾朦胧,素有“烟雨柳江”之美称。特别是雨夜,小雨淅沥,坐在客栈的二楼,在朦胧的灯火中听雨、望水,最能找到“烟雨”之画意。

古树是柳江的一大看点,古榕、麻柳、梧桐、桢楠等百年古树随处可见,挂牌保护的就有108棵。杨村河畔分布着二十多棵参天巨榕,姿态依然“青春”,与民居、江水、石栏形成和谐的水乡画卷。

柳江历史上曾有曾、张、杨、何四大家族,流传着一句民间俗语:曾家的房子、杨家的顶子、张家的丫头子、何家的谷子。曾家园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家族庄园,据考证是建于1927—1937年,布局为“四院三戏台”,院中有观景台、八字龙门、小姐楼、书房、石牌坊,以及牡丹园、荔枝园、休闲亭等,足见昔日的豪华气派。鸟瞰这座宅院,呈现出一个繁体的“寿”字,细看外墙和临河的楼房,形态有些古怪,据说就是为了顺应“寿”字的笔画而刻意为之。除了中式建筑传统,这座宅院还引入了西洋建筑的图案装饰,是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一个典范,展现出一幅百年历史风情画卷,被称为“百年建筑历史博物馆”。如今曾家园成为柳江古镇最耀眼的一景,参观是免费的,院中的一片古榕是品茶、休闲的最佳去处,戏台上时常有川剧表演,吸引不少游人驻足。

当地的饮食别具特色。夏日,可在小食店吃一顿豆花饭,或在路边小摊上买叶儿粑、米粑充饥;走累了,可进入河边的茶棚,饮一杯用山泉水冲泡的本地出产的绿茶;河中的十多种优质天然野生鱼类味美可口,此外还有糖心油炸粑、酸豆腐脑、肥肠豇豆粉、又麻又辣的白宰钵钵鸡、滚烫的羊肉汤锅等多种传统风味小食。冬末早春,可以品尝到熏得黄橙橙、香喷喷、油汪汪的老腊肉。

芭蕉沟——20世纪初的工业气息

芭蕉沟古镇藏于乐山犍为的深山之中,1938年,四川最早的中英合资煤矿在此落户,小镇以老矿区为中心,鼎盛时期人口过万,后来随着矿区的迁出日渐萧条,但完好保存了当年浓郁的工业气息,矿井,窄轨蒸汽小火车,与川西南民居并肩而立的英式小阁楼和苏式小别墅,拼合成一座时光机器,将人瞬间带回到历史的记忆中。

“芭石铁路”(芭蕉沟至石溪)始建于1958年,1959年通车,全长约20公里,轨距762毫米,被称为“寸轨”,这条铁路原本是为了煤炭外运而修建,1978年才开通客运专列。运行在这条铁路上的嘉阳小火车,是世界上仅存的寸轨客运蒸汽火车,被称为“工业革命的活景观”,它至今仍然是进出古镇的唯一交通工具,也是当地最受追捧的旅游热点。2010年,“嘉阳小火车·芭蕉沟·黄村井旅游矿井”成功入选国家矿山公园。

这个昔日的工业小镇尤其受到摄影爱好者和影视剧组的青睐,在高铁风行的时代,花一个多小时坐一坐百年前的小火车,在乡野间穿行,别有乐趣。

除了工业标签,芭蕉沟还遗留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印记。当年矿山公司的老办公楼上标着“东方红”的字样,如今是一座矿山博物馆,可以详细了解当地煤矿的历史。楼外的墙上还能看到“文革”时期的标语和宣传画。

和很多古镇一样,如今在芭蕉沟留守的多是老人,街上看不到什么商业化的设施,随处可见被废弃的房屋,依然古朴,有点寂寞。

Tips

“中国的诺亚方舟”

罗城古镇与芭蕉沟同属犍为县,距乐山市 60公里。古镇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1628年),造型奇特,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东西长,南北短,像织布的梭子,从高处俯视,又像一只搁置在山顶的大船。1982年,澳大利亚人依样在墨尔本建造了一座“中国城”,罗城古镇从此名扬海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其为“中国的诺亚方舟”。

猜你喜欢
青溪古城古镇
心里关着蝴蝶
青溪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古镇之旅
翘街古城
青溪
《古诗三首》拓展阅读
——青 溪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安居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