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药物防治

2016-10-21 16:00栾成泉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栾成泉

摘要:巴氏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之一,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病,任何野生动物和家养畜禽都能够感染该病,尤其是幼龄动物比较容易发生,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鹅巴氏杆菌病是由于感染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急性传染病,必须加强防治。

关键词:鹅;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154-01

1 流行病学

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具有较弱的抵抗化学和物理因素的能力,在比较干燥或者酸性条件下迅速发生死亡。除克辽林外的大多数消毒药都能够将该病菌杀灭,且只需要几分钟即可。任何年龄的鹅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雏鹅、仔鹅更容易发病,另外在机体达到性成熟且开始产蛋时也比较容易感染。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秋季9~11月份出现流行,而种鹅往往在春季产蛋期发生流行。带菌家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能够间歇性或者持续性的排出病原菌,导致周围环境被污染,从而引起其他鹅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通常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往往晚上能够正常采食,但第二天就突然发生死亡。有些病鹅突然表现烦躁不安,后仰到底,不停煽动翅膀,很快发生死亡,一般是高产或者体型肥胖的鹅容易出现这些症状。有些病鹅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增加饮水,独自离群,拒绝下水,容易打瞌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2℃左右,张口进行呼吸,有黄灰绿色的黏液从口腔和鼻孔中流出,排出淡绿色、灰白色或者绿色稀粪,且散发恶臭味,导致肛门附近的羽毛被粪便玷污,通常表现出临床症状后经过2~3天发生死亡。还有一些病鹅发生出血性、持续性下痢,出现贫血,体质消瘦,个别关节还会发生肿胀而出现跛行,导致无法稳定行走,且将肿胀部分的关节刺穿后流出暗红色的液体。

3 病理学变化

3.1 眼观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鹅,发现尸体发生典型败血症病变,皮下组织大面积存在淤血,胸部皮下肌肉发生条纹状出血。心包腔明显扩张,且有较多的淡黄色液体蓄积在腔内,心外膜和心脏冠状脂肪沟上能够看到不同大小的出血点,同时存在程度不同的出血性炎症病变;肺脏存在较多的淤血,发生明显水肿;肝脏发生明显肿大,蓄积较多的淤血,且实质发生变性,实质里面和表面都出现大量的灰白色或者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脾脏存在淤血,呈紫红色,且发生肿大。肠道发生卡他性、出血性肠炎病变。

3.2 病理组织学变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肿胀、脱落,严重时甚至导致管腔发生堵塞,肾小管间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并出现淤血、出血;肝小叶的固有结构消失,肝细胞存在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有些肝小叶里面散布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坏死灶,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存在其中;心肌纤维发生肿胀、断裂,且有少量的红细胞和大量的炎性细胞存在于间隙;肺脏存在淤血,有些肺泡发生代偿性肺气肿;小肠绒毛脱落,且有大量的黏液覆盖在上面,发生卡他性肠炎病变;大脑皮质神经元发生萎缩,还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某些脑血管的附近,发生化脓性脑炎的病变。

4 防治措施

药物防治:抗生素,每只成年鹅可肌肉注射青霉素5~8万U,每天2~3次,连续使用4~5天;也可肌肉注射链霉素10万U,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还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5mg氯霉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或者按每千克体重内服50mg,或者在饲料中添加0.05%~0.1%,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也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g土霉素,充分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3~5天。磺胺类药物,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磺胺二甲基嘧啶20%钠盐注射液0.5mL,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每千克体重口服0.2~0.3g长效磺胺,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或者在饲料中按0.4%~0.5%比例添加,每天1次,连续使用5天;复方敌菌净,在饲料中按照0.02%~0.05%的比例添加,混合均勻后饲喂,连续使用1星期。发病早期,使用抗禽霍乱高免血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每只可皮下注射2~10mL,连续使用2天。喹乙醇,用于对病鹅进行治疗时,可按每千克体重1次口服20~30mg;用于预防该病时,可按在每100kg饲料中添加3~5g,连续饲喂数天。

一般来说,治疗该病适宜先大量肌肉注射抗生素1~2次,同时,将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添加在饲料中进行混饲,连续用药3~5天。如有需要,首次添加磺胺类药物可加倍。另外,治疗该病时必须坚持用药1个疗程,即使已经停止发病和死亡后也要继续用药,不能够立即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非洲猪瘟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