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6-10-21 16:00孙玉珠陈瑞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室诊断流行特点临床症状

孙玉珠 陈瑞

摘要: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而导致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流行,且每年都会发生和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丹毒;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171-01

1 流行特点

猪丹毒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菌体非常纤细,呈小杆状或者长丝状。病菌具有多种血清型,目前已经确认的有25个,不同血清型具有明显不同的毒力。不仅猪只能够感染该病,其他家畜、禽类以及人类也能感染。其中主要是猪容易发生该病,尤其是2~6月龄的架子猪更容易发生。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带菌健康猪和临床康复猪,且能够经由排泄物将病菌排出到体外,并通过消化道使易感猪发生感染,另外还能够通过破损皮肤以及吸血昆虫进行传播。自身带菌的健康猪只,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发病,但当饲养条件较差,且机体抵抗力减弱时,体内的细菌就会侵入到血液,从而导致自体内源性传染而引起发病。该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夏季是流行高峰期,而冬、春季节只出现散发。另外,该病往往在某一地区发生,即呈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但偶尔有暴发性流行的情况。

2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猪往往突然暴发,呈急性经过,且死亡率较高,体温明显升高,甚至达到42~43℃。开始流行时,先是有1头或者几头突然出现死亡,且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病猪食欲废绝,发生呕吐,结膜充血,拒绝走动,排出干硬粪便,且表面有黏液附着,但小猪患病后期容易出现下痢。病猪往往经过3~4天发生死亡。如果哺乳仔猪和刚断奶的仔猪患有该病,通常表现出神经症状,明显抽搐,病程一般持续1天以内。

亚急性疹块型:病猪症状轻于急性型,发病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超过41℃,经过大约2天就能够在颈部、背部、胸部乃至全身形成具有明显界限的疹块,通常呈菱形、方形、圆形,且用手指用力按压能够褪色,也叫做“打火印”。疹块在皮肤上略微突出,直径在1cm以上不等,可形成若干个到几十个不等,但往往经过几天就能够自行恢复。如果病猪没有出现并发症,发病1~2星期后能够恢复。还有一些病猪能够转变呈败血型,从而发生死亡。

慢性型:通常是由急性型或者亚急性型转变而来,还具有原发性,一般表现出皮肤坏死、疣状心内膜炎和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3种不同症状。皮肤坏死通常单独发生,且局部皮肤明显变黑,并逐渐脱离新生组织,最终发生脱落,如果出现继发感染,会导致病情更加复杂,并导致病程延长。而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一般会在同一头病猪一起发生,病变关节明显肿胀、僵直,伴有疼痛,甚至出现跛行。心内膜炎会导致心跳加速,无法正常呼吸。迫使病猪行走时,也会突然倒地,最终发生死亡。

3 实验室诊断

如果能够看到病猪皮肤发生典型的病變,非常容易诊断该病。但部分猪场采取药物保健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只要停药就会出现散发或者突然死亡的现象,增加判断难度。因此,必须经过实验室诊断才能够确诊。即无菌条件下取病猪的心血、淋巴结、肝脏、脾脏以及患处皮肤等病料,先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之后用病料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阳性,且能够看到比较纤细的杆菌。在血液琼脂中接种病料,放于37℃恒温下进行24h培养,能够长出针尖大的细小菌落,如同露珠。接着挑取单个菌落采取明胶穿刺培养,具有丹毒杆菌的特征性生长,从而确诊。

4 防治措施

急性型病猪,主要是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病猪可肌肉注射由3支5mg地塞米松、1支10mL氨基比林、2支1g氨苄青霉素组成的混合药液,注意上述药物用量适合体重50kg的病猪使用,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猪及时采取治疗时,往往注射药物经过大约8h体温就会降低,且在24h内就会出现明显恢复迹象。另外,如果病猪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也可采取静脉滴注500mL0.9%生理盐水和5支0.5g乳糖红霉素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同时,肌肉注射1支10mL氨基比林促使病猪退热。如果病猪采取以上措施治疗后出现败血症状,可肌肉注射5支0.2g维生素C、5支10mg维生素K,每天2次,连续使用2天,注意上述药物用量适合体重在50kg的病猪使用。如果猪场条件允许,可给病猪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液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病猪患有慢性型或者受到威胁的健康猪只,可通过添加适量的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用于群体防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通常耐过猪只能够自行康复。

猪舍保持清洁卫生,并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或者双链季胺盐-碘消毒液进行定期消毒。改善饲养管理,保持良好通风,环境干燥,防止高温高湿,且不能够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每年春、秋季猪只分别免疫接种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育肥猪在60日龄左右接种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1次或者猪三联苗免疫。

猜你喜欢
实验室诊断流行特点临床症状
浅谈控制猪流行性腹泻不同技术路线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鹅副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浅析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一例肉鸡H9亚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猪肺疫的诊断与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