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研究

2016-10-21 06:12韩贺齐黎丽许轶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新媒体高校

韩贺 齐黎丽 许轶华

【摘 要】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已逐渐介入高校,具有信息来源多样化、受众话语权凸显、传播方式快捷高效等特点。本文在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新趋势下,探讨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路径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新媒体

2015年1月21日,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5698万户,总数达12、8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及3G、4G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一个以手机、电脑及各种数字媒体为平台的新媒体时代已逐渐介入高校这一特殊领域,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一、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关于新媒体的内涵

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当前学界已有比较一致的观点。主要是指基于诸多新技术,比如数字广播、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源与电视、触摸性媒体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并且,因为其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报刊、广播、户外相对应,而被称为“第五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1、信息来源多样化。通常而言,人们发布各类信息都需要一定的平台和机会。可以说,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为人们即时发布信息提供了可能,而且为信息的即时接收和传播创作了机会。与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下的信息发布、接收和传播更为自由,方式更为丰富、便捷性更高,同时任何人都具备了生产新闻的可能性,亦即提供信息的群体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记者”了。进入3G时代之后,隨着手机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很多人尤其是高校学生花费在使用手机上网方面的时间越来越多,他们将手机开发商融入于手机上的上网、拍照、录像等多种新功能使用得淋漓尽致。

2、受众话语权首次凸显。当前,新媒体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丰富,因而促使人们的交流更为便捷,自由度更高,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彼此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沟通与共享。可以说,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大众平等交流的平台应运而生。比较说明的话,新媒体出现之前,大多数人在信息方面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拥有了更多参与信息传播的机会,其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当的自主权。

毫无疑问,大众主动参与信息传播的热情在新媒体投入社会各个角落后而营造的便利环境下完全被激发出来,加之收发信息的便捷程度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互动,使得传播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受众话语权首次凸显,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

3、传播方式快捷高效。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人们的交流与信息反馈时间是受时空限制的,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这一过程的时间,使其变为即时性的。比如,各种信息都可以以手机短信或Email的形式瞬间发送到世界各地,从而打破时空对于信息交互传播的制约;其二,与信息只能单向交流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则是即时和交互的。大众借助新媒体则可以避免打开电视才可实现信息接收的不便,实现对于信息的即时接收、发布与传播,从而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得到质的飞跃。比如,我们可以手机这种新媒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不仅在发布信息和接收资讯方面就不会受到电脑终端设备、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局限,而且传递信息的速度更高,这些与传统媒体相比,优势极为显著。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趋势

(一)顺应时代潮流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的时代性很强,其是在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显著的时代印记,高校校园文化也不外如是。由此推展开来,当前所兴起的新媒体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其广泛传播于社会各个角落而又特色鲜明。当然,在不同的社会与时代,校园文化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体现会有很大差异。我国的校园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基调是外争国权、内抗压迫,以风起云涌的各种学生运动诠释着这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的内涵。新中国建立之后,又可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校园文化也各具特色。比如,大跃进时期,校园文化最明显的特点是激进,学生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以便能为国家建设服务;文革时期,校园文化充满了批判色彩,学生以批判精神为指导,批判一切。当然,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文化也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在此时期,学生们凭借新媒体与外界广泛接触,不断汲取各种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与判断,最终赋予新媒体标识性的时代特征。

(二)弘扬开放精神

和企业文化、部队文化、社区文化一样,高校校园文化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是孤立存在的。当前,高校和社会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变得更为密切,社会先进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为关注其文明和开放程度。客观地讲,高校校园文化也在此时代背景下变得更为开放,当然也只有如此其才能为社会主流文化接纳,避免被社会淘汰的危险。

(三)继续开拓创新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点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各院校应当抓住契机,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百年大计,积极创建利于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在这一点上,新媒体可以说当仁不让,其不仅对于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能够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更新他们原有的思维模式,最终影响着各个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比如,使用微博发布学校精神,开办校园文化论坛等等。 可以说,广大师生在新媒体飞跃发展的时代下,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获取知识的平台,这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韩贺:女,汉族,1982年1月2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学院新闻传媒系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新闻史、新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1]崔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80-8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新媒体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