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东农257密度试验总结

2016-10-21 12:08王艳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东农历年日照时数

王艳华

2015年八五五农场金沙科技园承担了玉米新品种东农257不同密度试验,以便更准确的掌握该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情况下表现的综合性状和抗性的数据。为合理利用玉米品种,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东农257在2015年表现出苗一般,但苗势强,能达到苗匀、苗齐、苗全、苗壮的状态。

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植,无空秆,适合机械收获;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瘤黑粉病;植株半收敛通透性好,综合抗性强。

东农257在2015年表现的特征特性:生育天数为129天左右,需≥10℃有效积温2476.9℃,花丝浅紫色,成株叶片20片。株高245㎝左右,穗位高120㎝左右,果穗柱形,穗轴白色,穗长20㎝、穗粗4.4㎝,穗行数16-18行,籽粒橙黄色、中齿型,百粒重29.1g,活秆成熟。

2015年东农257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具体实施试验方案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在金沙科技园,土壤类型属岗地白浆土,耕层25㎝,土壤肥力属中等,有机质:3.35%、碱解氮:154mg/kg、有效磷:15.4 mg/kg、速效钾: 152 mg/kg、PH值:5.81,前茬大豆。上年秋翻地、重耙一遍、旋地一遍、秋起大垄、春夹肥。

1.2 试验方法:采用大区示范,3个处理,不设重复,垄长250m、垄宽1.3m,每个处理12行区,共36条大垄,试验面积17.54亩。

1.3 其它各项田间农事操作同常规

5月1日封閉灭草(96%金都尔125 ml/亩+宝收3 g/亩),5月31日第一遍中耕、深松,6月6日进行苗后茎叶处理(苞卫6ml/亩+90%莠去津84g/亩+助剂115 ml/亩),6月17日进行封垄和追施尿素15㎏/亩,7月17日进行化控和健身防病(密高200 ml/亩+爱丰100 ml/亩+生命素100 ml/亩+磷酸二氢钾100 g/亩)。

2 气象因素的影响

2015年大于等于10℃的积温:2502.9℃。

终霜期:5月17日 无霜期:135天 初霜期:9月30日。

简要分析气象因子对试验总体影响

2.1 播种出苗期:5月份正是玉米出苗的关键阶段,由于雨水较大,降雨量比历年多1.5mm,5月上、中旬的平均气温比历年少0.9℃,日照时数比历年少58.1小时,所以造成这一时期地温低致使不抗低温的玉米品种出苗缓慢,有的品种甚至发生粉籽现象。由于低温冷害的作用使不同品种的玉米不同程度的延长了生育期。

2.2 生育初期:6月份正是玉米的植物生长期,平均气温19.5℃,比历年高1.4℃;降雨量143.0mm,比历年多58.5mm;日照时数170.1比历年少40.9小时,这一时期有充足的水分和温度,适合玉米幼苗的营养生长。

2.3 生育中期: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1.3℃,比历年高0.6℃,降水量308.4mm比历年多62.9mm,日照时数343.2小时比历年少58.2小时。此时正是玉米的生殖生长时期,不利于授粉,也不利于干物质的合成但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使不同品种的玉米有不同程度的秃尖和瘪粒,从而不同程度的降低产量。

2.4 生育后期:9月份降水量22.4mm,比历年少36.6mm,平均气温14.6℃比历年高0.8℃,日照时数189.1小时,比历年少16.7小时。此时高温、雨水少、日照时数也少,不利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与合成,日照时间短不利于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后期玉米籽粒脱水。

2.5 总体分析气象因素的影响

无霜期比历年多7天,活动积温比历年高13℃,5-9月份总降水量526.9mm比历年多86.3mm,日照时数846.1小时比历年少196.1小时。在玉米整个生育过程中不缺雨水,但是缺少光照所以导致玉米光合产物减少,产量降低,后期玉米脱水慢,收获期不同程度的延后。

3 室内考种调查

通过室内考种可以看出穗的整齐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秃尖长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加长;穗行数与行粒数都是处理2的最高;百粒重是处理1的最高;各处理实测产量如下:处理1的公顷产量是9027.8kg,处理2的公顷产量是9063.8kg,处理3的公顷产量是9388.3kg。

4 结论

2015年通过对东农257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试验的田间调查可以看出随着密度的增加成熟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延后,处理1在有效积温内能够达到完熟状态,处理2和处理3在有效积温内未能够达到完熟状态;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小幅度增加。

猜你喜欢
东农历年日照时数
不同春大豆品种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几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主要品质形成的比较
干旱和复水对马铃薯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