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6-10-21 06:09胡新兵
新课程·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探索创新

胡新兵

摘 要:“问题意识”是创新之源,我国目前的现代教育教学的现状是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师生协作努力解决学生的疑惑,以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今天的课堂,一种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不少教师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去解决自己的疑惑。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绝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而是有他深层次的内在基础。作為学习者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中,他们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学习也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互相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新知,让学生具有对知识探究兴趣,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解除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构建起对知识的理解框架。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习者可以对知识结构形成深刻的理解,形成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问题解决策略,并形成这一学科的积极态度。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新知,这是人们对传统教学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改革思路,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以使学生把各种概念、原理放在某种完整的任务中理解,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我们说,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被动的、不积极的,师生两张皮,老师讲自己的,学生听自己的,谁也不管谁,很难谈得上效果,很难谈得上问题的深入探究和创造性思维的带动。

我们国家的创造力为什么滞后,就是因为我们的创新意识匮乏,也是源于学校教育的缺憾--课堂上缺乏问题意识。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没有问题生成的课堂不是好的课堂,所以应该让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胡适先生说“做学问要在无疑处有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学生课堂问题意识浅薄的原因

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学的使命不是取代、压抑、削弱学生的学,而是要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但是目前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那么少?是时间不够,还是我们没有有意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是在追求一种形式,还是长远学习能力的需要?

首要的原因是课堂让我们的教师根据自己的预设操纵了。老师在自己的教学预设下,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二、三、四。不少课堂老师的教学简直如行云流水一样天衣无缝,完整到没有学生插嘴说话的空隙。尽管老师也根据预设提出了一些有可能是学生疑惑的问题,但毕竟不是学生提出来的。这样的课堂,大部分学生实际上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

其次一个原因就是,有的教师预设学生可能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会像老师那样想得周到和深刻,简直把学生预设成了弱智和白痴一样。有的老师也有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想法,可又怕学生提问题耽误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只好作罢。殊不知,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提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价值和意义。老师剥夺的不仅仅是学生提问的权利,而且是一种有可能影响其长远发展和创新思维的研究方法,这才是 问题的核心所在。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一直强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的理由。

再次是评价体上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所谓的好学生是上课认真听讲,现在又增加了积极回答问题,而没有积极提出问题这一说。在学生的骨子里,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万能的,无所不知的。至于主动提出问题,似乎有叛逆的嫌疑。长此以往,学生上课就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了,只管当“好学生”。当然有的学生也有问题,可能由于没胆量,也就不问便罢,课下也不去问别人。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好教师的教学应该使没有问题的学生有问题,使有问题的学生学会探究解答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和想法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假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达成了新课程设定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做以下工作:

1.不断提醒和教育学生懂得质疑提问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师要让学生力争做一个善于质疑的人,一个思维活跃、极其敏感的人,一个能及时提出新问题的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见解和思想的人。这是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也是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许多创造发明就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不要说牛顿、瓦特的发明创造是从问题而来,就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诸多发明创造也是从问题开始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是在对诸多“为什么”的思索中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的。

2.放下老师的架子,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式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就说,实话实说,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师要放弃课堂话语霸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表达出来,支持学生寻求答案。初级阶段,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不要怕耽误时间,这样的时间是花在刀刃上的;也不要觉得学生的问题提得幼稚,这或许就是一个发明家的起步;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这或许是给学生人生的一个支点。在严厉、严肃的课堂上学生是难以提出问题的。

3.老师不要怕学生的问题难住了自己

求实的科学态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老师有弄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课上共同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或课下师生一起努力寻找答案,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现在一个能提出将老师都难住的问题的学生,也正是我们教学成功的标志,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表扬并全力扶植。

4.指导学生学会主动预习,不断提高提问题题的水平和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不仅仅是教学自身的问题,而是关涉民族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的问题。如果我们教育的学生不折不扣地信奉一堆真理、一套理论和某一个人或一帮人的言论,那么他们就成了思想的奴隶。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有学生的听,老师讲对了,听;讲错了,听;讲反了,听;讲民主的,听。一切皆以听为准,而不允许怀疑,不允许有反对的意见,更不允许你顶嘴,否则便是批评和处罚;更不要说从学生的角度、思维模式来探究一套真正有益于教育的模式,这便扼杀了怀疑精神,扼杀了民主,扼杀了创新。我们这样默默地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虽说是“尊师”了,但也未必是重道呀!这样的教学模式培育出了书呆子式的人物,怎么能承担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呢?

参考文献:

[1]伊为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

[2]王伟鹏.中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M].长春: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探索创新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